嘉縣六腳鄉成為極限村 教授批國小廢校是老化的幫凶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8-04-17 20:02聯合報 記者魯永明╱即時報導

聯合報日前針對全台老化極限村落專題報導,引發熱議,其中嘉義縣極限村六腳鄉永賢村每百人就有35人是老人,村內迷你小學六腳國小新生分校剩20多名學生,去年被縣府廢校,引發當地出身的嘉義大學教育系教授、前嘉大附小校長陳聖謨不滿,投書批廢校政策說,學校不見了,年輕一代更不可能留在家鄉。

縣府教育處長王建龍說,陳教授指稱的教育理想不符教育現況,極限村留不住人口,不是教育問題,是農村產業沒落,不能倒果為因,廢校讓家長選擇就讀國小,是為了孩子學習及同儕互動。

陳聖謨指出,一般人總認為,因為就業不足及都市磁吸效應,使偏鄉地區留不住青壯人口;再加上少子化與高齡化人口結構大趨勢,成為鄉村走向極限村重要原因,事實上,除上述因素,政府當局關注預算、政策執行,而不能體察在地發展需求,也是加速偏鄉人口凋零、老化嚴重幫凶。

去年村莊內新生分校被廢,原有20多名小學生,必須遠赴他地就學 如同西方諺語「沒有學校的地方,不適合住人」,社區務農收益,尚可吸引年輕人願意安土重遷,世居於此。但是當學校不見了,年輕一代更不可能留在家鄉。

當教育當局釋出廢校訊息,極限村落住民只能聽從安排,看不到激情抗爭,也沒對立異議。當有些縣市政府宣示,有學生就不廢校政策同時,訊息有限村民覺得交通補助費談妥划算,就將超過一甲子小學送入歷史。

政策擬議,若從在地住民教育福祉角度思考,應不至於只用冰冷制度或辦法定奪學校存廢,而是會去考量廢校對社區發展衝擊何其深遠,亟思如何讓社區小校孩子享有優質教育,課程教學運作與行政體制如何契合迷你學校特性,讓學校也能展現強大能量。

7D54D700-E876-4107-B9F9-DE9C6F90E3CD
嘉義縣極限村六腳鄉永賢村迷你小學六腳國小新生分校,去年被縣府廢校。記者魯永明/翻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