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新政府 親美日 遠中國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4-17 02:00 聯合報 楊泰順/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


台灣選舉向來著重「淘汰」機制,投票時選民想的是如何以選票,教訓某個他們不喜歡的政黨或政治人物;至於當選人將來是否做得更好,或是否可能錯誤解讀選票意義,則很少是選民投票時的考量。

針對選民的特質,台灣的選戰看不到太多的政策辯論,充斥著盡是負面文宣,目的便是在強化選民對對手的反感。

由於感受不到政策論述的重要性,候選人往往只有競選團隊而無政策師爺,反正只要強化選民對對手的負面觀感,就算被稱為「空心菜」也依然可以當選。理論上,選民所以拋棄舊的政黨,無非希望政策能改弦易轍,使生活過得更好。但在著重「淘汰」的選舉文化中,選民只急於把在位者趕下台,至於新人有何新政,便不是選民關切的議題。反正,做不好下次再轟他下台。

無論是學者或官僚,只要對公共事務有深入的關切,往往便會對政策有特定的執著。畢竟,同一議題的政策選項林林總總,如能源便有太陽能、核能、天然氣、燃油、燃煤等,學者專家透過不同的模型解讀,對政策偏好也會產生差異。這是為何,在著重換黨換政策的選舉文化中,競選各方會在選戰過程中便公開自己的政策班底,藉以強化選民對未來政策的信心。

因為,真正的學者專家是不會在政策偏好上隨政客起舞,選民只要看到某人為候選人捉刀政策,便幾乎可以斷定選後的政策走向。故英國有所謂的「影子內閣」,美國則未待選戰揭曉,相關個股便已在華爾街表態。

著重淘汰精神的我國選舉,對未來政府的組成則相對較不關心。好處是,當選人可以有較大的空間安插人手;壞處則是,選民對未來政策的走向,充滿了不確定感。由於當選人乃以個人魅力而非政策論述勝出,未來政府組成的人選,便取決於個人的政策偏好,政黨甚至無置喙空間。選前既無清楚的政策主張,國家未來的走向便更諱莫如深。故而,英國大選後新政府便立刻上手,美國則只有約兩周的看守期,但在我國各部會首長,卻要選後三個月才陸續出爐。

選民也許只想淘汰無能政府,並無意政策的大幅轉向,故蔡英文先前的「憲政體制」與「維持現狀」,的確讓許多選民放心的支持政黨輪替。但選前既未公開政策班底,便等於授予當選人空白支票,讓她可以在選後憑個人偏好,填補重要的決策職位。如果「人」確實決定政策走向,就目前宣布的人事安排,似乎已透露了政策轉向的端倪。

任何生嫩的觀察家都看得出,台灣未來的重要議題,是維持兩岸和平與參與國際區域合作。但即將上任的行政院長林全是財稅專家,未來施政的興趣應該在內政改革而非國際拓展。延續兩岸和平氛圍,使兩岸經貿保持活絡,或是新政府的急迫課題。但內定國安會秘書長與陸委會的主委,俱屬外交長才缺乏大陸交手經驗,少數民進黨「知陸派」如童振源,卻只被安排在幕僚性的發言人位置。相對地,不久前傳出大老謝長廷將被派駐日本,明顯是希望提升台日關係;外交部長又由長期駐美的李大維擔任,加強中美關係也不言可喻。就這些初步人事安排來看,未來政策的走向已很明確,那便是親美日而遠中國。

以此觀之,五二○的就職演說,若刻意的忽略北京政府感受,應該不會讓人意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