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年金改革方案 須突破六大盲點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1-21 02:23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教師團體批未來所得替代率只剩五成,將成低收入戶。圖為日前年金改革南部座談會場外,...
教師團體批未來所得替代率只剩五成,將成低收入戶。圖為日前年金改革南部座談會場外,上千名軍公教人員聚集抗議。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總統府在國是會議召開前,倉促公布年金改革方案,引起各方利害關係人熱烈討論,尤其軍公教等被改革對象,確定走上街頭,準備激烈表達不滿,使後續執行充滿變數。
副總統陳建仁前天公布的改革方案以及意義,可以歸納成幾個重點:
一、非永續性的改革:最早破產(2027年)的勞保,因改革方案只延長了九年,至2036年破產;相對較晚破產的公教退撫基金則延長了13年,顯然政府的策略是急其所緩,緩其所急,擺明第一波改革就是衝著選票占少數的軍公教而來。
二、軍公教被砍得刀刀見骨:18%優惠存款在六年內歸零,給付水準調降(投保薪資拉長為退休前五年),所得替代率天花板壓至60%,保費也提高,軍公教裡外皆輸,只能徒呼負負。
三、勞工只有微調:以漸進方式延長投保薪資採計至15年(等於降低給付),逐年調高投保費率0.5%(提高繳費額)之外,勞工的投保薪資沒有調高,給付也沒有調降,顯然有鑑於一例一休引起太大的衝擊,政府對勞保部分少動為安。
四、勞工將是下一波改革的對象:五年後檢討勞保費率入法,2023年之後上台的政府,馬上又要面對勞保最早破產的事實,且因為延後改革,勞工負擔的成數可能調高,未來的勞工勢必要面對更大幅度的「多繳、少領、晚退」的衝擊,資方也無法心安,下下任的政權更要頭痛不已。
五、政府操作「職業不均」過頭,反噬自己:這一波改革已經把軍公教的所得替代率壓到「地板」,則未來勢必要把勞工的所得替代率拉高,難度高過於「不破產」,因此非提高給付不可,亦即大幅調高保費是唯一的辦法,卻又對前述的勞資政衝擊雪上加霜。
六、世代不公的問題更惡化:雖然軍公教已退休的給付都被砍了,但年輕世代仍須多繳、少領;勞工部分,已退休或將近退休的人不受影響,但仍是最早破產,未來愈年輕的世代「多繳、少領、晚退」的衝擊更大。45歲以下的年輕世代瞭解真相後,可能會反過頭來反對政府的版本。而過多資金凍結在勞保基金,對經濟甚至產生負面衝擊,恐怕也是社會學者規劃年金的盲點。
至於政府在年金改革的手段和方法上,也有很多可議之處:
一、總統府在國是會議前兩天才公布年金改革版本,且未經過年改委員會討論,證明年改會的過場根本就是浪費時間,社會也已累積不必要的衝突和誤會,而軍公教勞都不太清楚內容,更不知個別的衝擊為何,為何如此重大的社會工程法案,政府卻如此急就章?壓縮各界理性討論的時間和空間,如果立法院在下會期倉促間通過,一定會留下諸多問題。
二、太多政治考量:從年改會的組成和運作,到不同職業和世代間的相互指摘,乃至於緩其所急的版本結果來看,看得出政府確實經過「選票」方面此消彼長的算計,可謂相當高明。
這也讓年輕世代和勞工團體產生不切實際的期待,將來若發現職業不均根本就是個假議題,也無從實現不同職業間的均等,副總統口中的「世世代代領得到」根本無法實現,反而讓世代不公更加惡化。屆時恐怕會變成反撲的政治力量,將使得下階段的年金改革無以為繼。
三、負責年金規劃的執行長一方面說「希望透過這次改革,避免不同職業不公平對待,或被污名化」,又指摘軍公教「繳少少,領飽飽」,說法有失客觀超然立場,而將箭頭指向軍公教時,卻忽略自己的「雇主」責任,嚴重打擊軍公教士氣,未來公部門恐怕很難吸引人才,導致嚴重的政府失靈現象。
因此,建議政府能再提出「真正永續」的版本,確立首要也是唯一目標是解決軍公教勞各自的破產問題,提出確定提撥制、個人帳戶制的改革,自然就會揚棄「職業不均」這個假議題,世代不公也可迎刃而解。
軍公教﹒年金改革﹒投保薪資
公告版位
- Jan 21 Sat 2017 21:56
經濟/年金改革方案 須突破六大盲點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