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山海說歷史 台灣觀光「心」戰略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1-21 02:11聯合報 郭瓊瑩/文化大學景觀學系系主任(台北市)


行政院在二○一五年起推動「觀光大國行動方案」,除提升遊客數外,更期深化國內旅遊之深度與多樣性;去年觀光客雖仍突破一千萬,但卻是台灣觀光轉折的一年。

世界觀光組織預測,至二○三○年世界最大之觀光旅遊市場,仍是歐洲,亞太地區則有快速增加之趨勢。而出國旅遊人口最多者為中國大陸,這亦是為何陸客之潛力,為各國引頸之故。

但就亞太地區言,日、韓、泰、馬等國亦各有成長,表示未來亞太旅遊市場之競爭,將更白熱化。在全球旅遊競爭中,台灣除突破「人次」外,其它優勢包括服務業品質、智慧運輸及特色觀光基礎建設之優化,與對「台灣品牌」之深化、行銷與體驗,均應有更開闊之轉型策略。

觀光成長不應只是各種KPI數字,聯合國大會宣布二○一七年為「國際永續旅遊年」,除刺激「觀光消費」,增加在地工作機會與經濟收益外,更期增進民間交流,提高文化遺產之認識與尊重,進而「促進世界和平」。

此新的核心價值即為拓展在地文化、歷史與生態資源之體驗經濟價值。準此,一條龍式之短線旅遊當然應改變。而就「促進和平」與在地人文關懷之理念,對銀髮族群、弱勢族群旅遊機會之拓展,更是新的產業責任。

近十多年來,澳門觀光一枝獨秀,但近期除受大陸禁奢令影響外,不永續、耗能之非綠色觀光亦漸失競爭力。環顧台灣海岸線,包括離島,均擁有豐富的人文與生態特色,又擁有多元的原住民文化;更為小眾旅客稱道的是高山景觀、生物多樣性及國家步道與自行車道系統。

澎湖獲寂寞星球選為「全球十大最佳世外桃源島嶼」之一,預計於二○一八年舉辦世界最美麗海灣組織年會,這是個契機,讓我們得以重新審視「海洋台灣」的資產是什麼?我們該如何行銷,如何讓人深度「體驗」?而不只有博弈產業之選項。

一位德國朋友說:「台灣的高山景觀絕對可媲美阿爾卑斯山,我們對雲霧帶森林著迷,對高山脊梁與越嶺古道嚮往…」,台灣的高山旅遊、文化歷史場域體驗與離島觀光同具國際魅力。如何整備、再造歷史現場,從安平、鹿港到淡水、基隆到高山與離島的生態觀光,這將會是跳脫「觀光夜市」,朝永續觀光之新戰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