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聯合/柯文哲倒洗澡水時,把嬰兒也倒掉了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2-21 01:3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台北市國小學童寒暑假大解放,寫了四十年的寒暑假作業,可以不必再寫了。柯文哲說,要「讓孩子做自己的主人」;台北市教育局則說,學生可以決定自己的寒假作業,要學騎腳踏車、照顧寵物、陪家人等,都可以自己決定,什麼都不做也可以。此舉引起了廣泛討論,有人叫好,也有人認為柯文哲「割錯了盲腸」。

不寫寒假作業,柯文哲的想法是希望孩子「不要被想像所限制」;他認為,要求不同的孩子完成一樣的假期作業,是很奇怪的事。從鼓勵學童自由探索的角度看,校方不要再出千篇一律的制式作業,這是正確的觀點。問題是,如果學童從未學習過自理與自律,卻突然說他們什麼都不做也可以,如此的「大解放」,恐怕未必能誘發他們的想像力,遑論「做自己的主人」。

換一個角度看,柯文哲的鬆綁奇想,也可能是被他自己對寒暑假作業的刻板印象所限制。依據民國八十八年修正的「台北市各國民小學寒暑假作業實施要點」,學童寒暑假作業本來就是「以自行設計為原則」,要求作業設計「應具有啟發性、開放性、創造性精神,並富有教育意義」。近年各校安排寒暑假作業,通常會結合課程特色及學生和其家庭的寒暑假規劃,設計各種多元、創意的作業,未必只是養蠶、抄抄寫寫那幾套東西。

實際上看,許多國小的寒暑假作業多半以豐富生活經驗、鼓勵多元表現為主,摒棄過去簿本作業型態,更不拘泥於傳統紙筆形式。開學後的寒暑假作業發表,除了旅遊印象與參觀展覽外,也常可看到孩子會了一道菜、做了五件家事、學了一種樂器、讀了十本書,甚至做了一個元宵花燈,多元繽紛。柯文哲想像中的寒假作業,會不會是他自己童年的記憶殘留?

換言之,學生的寒暑假規劃也許未必滿足所有家長和學生的需求,但基本上是學習的延續和拓廣,也能以比較多元活潑的方式進行。但現在台北市拒絕以「活化」方式修改寒暑假作業規範,認為「活化還是由老師下指令」,所以乾脆廢除「實施要點」,放手讓孩子自己決定寒暑假作業要怎麼安排,甚至認為「只要自己覺得有意義,什麼都沒做也沒關係」。這種想法,不僅否定了教育和學習的意義,更是放空到顯得虛無的地步。

舉例而言,不同階段的教育有不同的目標,孩子應該學習的事,從生活的自律和自理開始,然後是對自然環境的探索,然後是對自身性向及能力的發掘,如此循序漸進。現在,許多國小學童可能連自律及自理的能力都未建立,突然就要他們「當自己的主人」,甚至鼓勵他們「什麼都不做也沒關係」;我們不難想像,許多孩子整個寒假都將把時間花在電腦和電視機前面。那樣,柯文哲覺得這些孩子能學會「當自己的主人」嗎?

一般中產階級的父母也許擁有比較開放的親職教養理念,一方面希望孩子快樂成長,另一方面也有更充足的經濟、社會、文化資本,可以培養孩子未來競爭力;對他們而言,廢不廢除寒暑假作業,差別不大。但對於多數勞工階級或弱勢階層父母而言,在孩子教養上,通常有賴學校教育的協助。如果「什麼都沒做也沒關係」,那可能就真的什麼都沒做了。廢除寒暑假作業的結果,可能也廢掉了這些學童寒暑假拓廣學習的機會。

出了台北市,城鄉差距與教育資源不均,會讓這樣的問題更為嚴重。一個寒暑假,有的學生出國遊學,有的學生夜市顧攤;開學後的寒暑假作業發表會和票選活動,將可能是學童間相互攀比或自我放逐的開始。從這樣的觀點看,台北市的寒暑假大解放,恐怕真的是「天龍國」才有的奢侈想像。

西諺云:「倒洗澡水時,別把嬰兒一起倒掉。」意即不要本末倒置。但現在,柯文哲因反對刻板作業而廢止寒暑假作業,恐怕就是在倒洗澡水時,把嬰兒一起給倒掉了。鼓勵孩子自主學習,是正確的;要求寒假作業盡量靈活,也是對的;但台北市卻把教師的引導都看成是「有害的」,這種觀念豈不荒謬?孩子可以發呆,但如果學校教育也發呆,台灣的競爭力還有救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