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貨貿協議應儘速走完最後一步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1-25 02:07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在政府力拚年底完成兩岸貨貿協議談判的宣示下,原本各界對這次的第12次協商充滿期待,最後卻以下個月再談收場。各國為經貿談判所訂的時間表原本就是參考用,破局與否本應以平常心看待,但「2015年底談完」對貨貿協議不單純只是個時間點,更有重要的關鍵意義,因而我們期待兩岸能儘速完成協商。

兩岸關係複雜且糾結,因此除了少數鮮明的極端立場外,其實大部分的民意對洽簽貨貿協議可歸納為「既期待又怕受傷害」這句話:畢竟中國的龐大商機沒人能夠否認,但又擔心對其開放後台灣會承受不起。這些利益及擔心確實都存在,因此貨貿協議的談判指引,應該是尋求二者之間的平衡,而不是被單一議題所主導。但由於這個平衡點隨時移動並不好抓,而且對岸的平衡點又與我方不同,導致談判難度遠高於其他經貿協定。這也意味著「兩岸沒有貨貿協議」,或是「只求開放不求防守的貨貿協議」這二種結果,對台灣都不利。

在這個背景下,貨貿協議今年完成協商有幾重的意義。第一,中國與韓國、澳洲的自貿協定(FTA)都將於明年初生效,加上中國-東協FTA的升級版也完成談判,而中日韓三邊FTA也有加速的趨勢,對我國排擠的衝擊將逐漸增強;現在完成貨貿協議已經沒有「先機」可言,但至少給我國業者一些防禦的武器。

第二,明年台灣政壇將出現新局面,屆時兩岸關係的發展,變數必然增多而難以預測;對外無法排除我方著急但陸方冷處理的可能,對內也有新政府是否滿意結果、是否願意簽署協議,以及是否有能力讓立法院通過等一系列的挑戰,都會影響貨貿協議的進展。若我們能把握眼前雙方都有加速完成意願的機會,先完成談判,至少可以控制住一個變數,降低複雜程度。

第三是透明化的考量。目前各界對於貨貿協議的期待及批判,其實都建築在政府片段、局部的說明文件之上,對於整個貨貿協議的內容還是有「瞎子摸象」之感。若談判完成外界才能看到承諾及文本的全貌,也才能更為具體評估其利弊得失,而不是停留在捕風捉影式的討論。畢竟完成談判只是整個程序的第一步,距離生效還很遙遠,未來要修改要調整都有可能,因此儘速完成談判既有透明化的好處,又不會剝奪我國最後的決定權。

要如何達成今年完成的目標?按經濟部的說明,貨貿協議的最後一哩路約可歸納為三個瓶頸,分別是農產品的正常化問題、原產地規則的嚴寬問題,以及貿易規則(文本)的爭議。

這三個瓶頸的敏感順序應是農產品居首,原產地次之。對於目前我國限制大陸進口的700餘項農產品,我方堅持無法做出開放承諾,是關稅談判卡關的主因。農業議題一直具有高度政治敏感性,隨著大選接近,下個月貨貿第13回合談判時我方要改變這個立場的空間比這次還要更小。這個政治的現實問題意味著貨貿協議若要拚今年談完,勢將取決於北京是否有調整立場的空間;若陸方能展現彈性與決心就此一議題退讓,談完的可能性就大增,否則恐怕今年完成的目標就非常渺茫。

原產地規則也是類似問題。原產地規定得愈鬆,受益於貨貿協議的業者就愈多,反之則否。因此對於如汽車、工具機等最後談判結果是功是過,與原產地規則的內容很有關係,因而導致兩岸互相退讓的餘地有限,也需要政治決定。

最後,若貨貿協議真能突破萬難達成共識,後續的挑戰一樣艱鉅。為了使貨貿協議後續推動更為順利,我們建議主管部會要秉持「成事不必在我」的精神,今年談完達成共識,明年最終簽署的決定權留給新政府,對未來送到立法院通過以致於執行,才會順利,更是留下漂亮身影的好方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