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森雞養出口碑 揪團玩生態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1-25 07:40聯合報 記者翁禎霞/屏東報導

image
這一群被養在山林裡的雞被稱為「大武森雞」。圖/屏科大森林系社區林業研究室提供
分享
屏東縣霧台鄉大武部落,是莫拉克最後一個重建的部落,經屏科大森林系的輔導,今年開始力推「大武森雞」及生態旅遊,其中養在山林裡的雞群,原是為了自給自足,如今闖出了好口碑,讓族人很欣慰。

大武部落位於深山中的深山,莫拉克災後,因對外聯絡道路難以修復,只要遇雨,當地就成孤島,族人為了自救,開始養雞儲備糧食,沒有想到養出了口碑。

災後6年,如今進入大武部落的聯外道路終於重建完成,外界終於又可一睹大武部落的生命力。

image
屏東縣霧台鄉大武部落是莫拉克之後最後一個重建的部落,如今道路重建完成,才見部落之美。圖/屏科大森林系社區林業研究室提供
分享
大武部落就地重建協會執行長彭玉花表示,在屏科大森林系副教授陳美惠的指導下,部落特別選擇具野性、抗病力佳的黑羽土雞,以山上的紅藜苗、小米、牧草、中草藥等食材飼養,同時改善飼養環境,讓山裡的雞養來「頭好壯壯」。

去年試賣後反應相當不錯,今年部落又養了300隻,計畫12月9日出貨。彭玉花說,山裡出貨的雞大約養4個月,此時的肉質最鮮美,「是大武族人及汗及淚水養出來的」。

另外,屏科大森林系社區林業研究室也輔導大武部落開發生態旅遊,12月起開團,初步以一日遊為主,森雞訂購或生態遊可洽詢:08-7740475。

image
圖為大武部落的小米故事館。圖/屏科大森林系社區林業研究室
分享
image
小米是大武部落的重要文化產物,據說小米頭飾代表義結金蘭。圖/屏科大森林系社區林業研究室
分享

蜂巢、枝葉做釉藥 陶冶人情味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1-25 07:36聯合報 記者蘇郁涵/田寮報導

image
田寮區陶藝創作家林文貴,與好友「以物易物」取得樹木枝葉等作為天然釉藥後,燒製而成的陶器顏色深沉有韻味。 記者蘇郁涵/攝影
分享
田寮區陶藝創作家林文貴在當地廣結善緣,與好友「以物換物」取得虎頭蜂巢、菱角殼、樹木枝葉後,燒成灰燼製作天然釉藥,讓每件陶器都有當地人濃厚的情感與惜物的心意。

林文貴出身在純樸的田寮區竹山山腳,年輕時曾到高雄市從事機具生意,後來因不習慣市區快速的生活節奏及冷漠的人際關係,與太太一起回鄉下,在老家三合院附近經營雅藝盆栽園。

林文貴植栽的過程中,發現市面上販售的花盆顏色過於鮮豔,搶了植物的風采,7年前他向陶藝老師請益,學習製造陶器,「想要什麼樣的陶器,就自己捏塑」。

崇尚大自然的林文貴,堅持釉藥取自天然作物,他將這個想法告訴當地好友,大家都情義相挺。有原住民摘下風乾的虎頭蜂巢送給他;在那瑪夏教書的老師則是蒐集一整學期喝過的茶葉,打包送到盆栽園;當地農民則是在整地過程中,把砍下來的枝葉捆綁好拿給林。

「每一種天然作物都是上帝的傑作」,林文貴將好友們送上的150多種植物燒成灰燼做成釉藥,裝在噴槍裡,在陶器噴上一層明信片厚度的釉藥,利用1260度的高溫燒18個小時後,陶器大功告成。

利用天然釉藥燒製而成的陶器,顏色深沉有韻味,林文貴將作品放在展示櫃,好友都很驚豔,經過口耳相傳,有企業家一口氣買了1500個陶器送給歐美人士作伴手禮。

名氣打響後,林文貴不忘創作初期好友給予的協助,經常邀好友們到盆栽園喝咖啡,好友再次送上天然作物,他就會回贈親手創作的陶器,讓園中充滿濃厚人情味。

開放下田 農事體驗教育不可少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1-25 07:35聯合報 記者蘇郁涵、徐白櫻/高雄報導

image
美濃白玉蘿蔔田開放遊客下田體驗,希望遊客在享受拔蘿蔔樂趣之餘也要好好愛惜農作物,把農民的用心一併帶回家。記者徐白櫻/攝影 徐白櫻
分享
高雄除了美濃有拔蘿蔔體驗外,燕巢金山社區也舉辦採芭樂活動,主辦的金山里長林順輔表示,為了避免果農辛苦栽種的水果被遊客亂摘、搞破壞,社區都採預約報名制度,透過管控人數加上解說員詳細解說後才開放採果,以確保活動品質。

美濃農會則建議,近年各地採果、下田等農事體驗活動日增,應透過農事體驗教育來讓消費者更了解農業,學習「敬天惜福」的精神。

燕巢金山里長林順輔說,燕巢區知名的農作物包括棗子和芭樂,這兩種作物和草莓等水果不一樣,很難透過外觀辨別是否成熟,因此,過去燕巢區農會等相關單位很少舉辦一日採果活動,「農民就怕採果錢還沒賺到,先受一肚子氣」。

林順輔說,金山社區辦的一日農夫活動,須提前預約,人數限制100人內,通常是由小巴士載著遊客進入社區。遊客抵達目的地後,會先請導覽員解說芭樂的生長過程,以及摘採時如何辨別是否成熟等,「民眾都很配合,讓大家沉浸在田園樂中」。

「農田不是遊樂場!」美濃李姓農民說,自家農地非常歡迎父母帶小孩來體驗農事,但農業很專業,一般遊客常忽略,還有小朋友赤腳下田,一不小心會刺傷腳、割傷手等危害自身安全。

美濃農會表示,針對開放拔蘿蔔的田區,推廣人員都希望農民也配合提供解說教育,這樣才能讓農事體驗活動更永續、和諧。

蔡龍溪弄影人生 史博館展文物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1-25 07:29聯合報 記者徐如宜/高雄報導

image
史博館舉辦特展,回顧「皮猴仙」蔡龍溪的傳奇人生。圖/史博館提供 徐如宜
分享
已過世的蔡龍溪是台灣皮影戲史上最高齡的演師,後人將600多件具研究價值的劇本、影偶、舞台技藝、文獻捐給高雄史博館,作為建構台灣皮影戲史的重要佐證。

蔡龍溪出生在早年有「皮戲窟」之稱的高雄彌陀,23歲出師就挑大梁,直到87歲仍在影窗後演出,1980年過世,是台灣皮影戲史上最高齡的演師。

在台灣藝術大學教授石光生穿針引線下,蔡龍溪的孫子梓官區農會總幹事蔡清國將祖父遺留的皮影戲文物,悉數捐贈高雄市歷史博物館。這批文物總數達600多件,是國家級文化資產,也是建構台灣皮影戲史的重要佐證。

史博館目前正展出「一甲子的弄影人─蔡龍溪皮影戲文物捐贈展」,精選上百件皮影戲文物,向觀眾介紹高雄在地「皮猴仙」蔡龍溪的傳奇人生,展覽內容可上官網http://khm.gov.tw查詢。

蔡清國說,祖父的一生離不開皮影戲,能將祖父超過60年的心血捐出,讓民眾更了解台灣皮影戲藝術,他與有榮焉。

南州迎王 陸大千歲駕到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5-11-25 07:24聯合報 記者蔣繼平/屏東報導

image
南州迎王平安祭典,昨天請水儀式在林邊崎峰村海邊進行。 記者蔣繼平/攝影
分享
屏東縣今年迎王平安祭典最後壓軸「南州迎王」昨天登場,由於南州位處內陸,信眾一早就先前往林邊鄉崎峰村海邊舉行請水儀式,在全場引頸期盼下,「陸」大千歲於11點23分駕臨現場,揭開迎王序幕。

南州迎王平安祭典昨天登場,上午林邊鄉崎峰村海邊就漸漸聚集人潮,轎班、陣頭、神轎在海邊一字排開,吸引許多信眾前往觀看,相當熱鬧。

請水儀式由道士上台做完法會為王令開光後,轎班隨即起乩,手持頭籤步入海中輪番恭請王駕降臨,接近中午時分,第二支頭籤上台就報對頭銜,令信眾稱奇,乙未正科南州迎王「陸」大千歲於11點23分駕臨。

「南州鄉溪州代天府迎王平安祭典」是今年屏東迎王的最後壓軸,由於南州地處內陸並未臨海,因此歷來請水及送王儀式,都會在20公里外的林邊崎峰村海灘舉行,並遶境包括林邊、崁頂部分村落。

信眾說,第一天請水會先在當地崎峰村庄遶境,表示感謝該村「提供場地」,持續到傍晚才會啟程返回南州溪州代天府過火,入廟安座。

縣府表示,南州迎王為期6天,28日進行王船祭典法會與遷王船遶境,最後重頭戲送王燒王船,29日清晨在崎峰海灘舉辦,也是最後一場,請民眾把握機會,錯過要再等3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