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劉世芳:減碳 從生活中做起
2015-09-29 03:04:27 經濟日報 林政鋒

ICLEI東亞區執行委員劉世芳。 記者劉學聖/攝影
分享ICLEI東亞區執行委員劉世芳曾任高雄市首席副市長,是高雄市長陳菊得力左右手, 她認為宜居友善城市應減少碳排放與綠化同步執行,同時將環保觀念內化融合成企業運作及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如此一來環保城市自能永續推展。
劉世芳表示,2000年高雄居民平均碳排放量每人9.9公斤,在全球城市名列前矛並不光彩,城市要轉型不容易,首先要有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因此中油五輕希望能延後除役被拒絕了,今年12月31日將徹底關廠,經過細算,屆時高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從此大減350萬公噸,再伴隨公園綠化進展,城市環境大幅改善。

劉世芳說,高雄還像是一隻蛻變中的醜小鴨,黑色的絨毛慢慢掉落,但距離美麗的天鵝還有一些距離,轉型中的城市,市民的生活方式,應有更多改變與因應。

例如,鼓吹市民們、尤其年輕一代能多利用大眾運輸工具,有效減少機車載量,相對提供免費自行車等配套,讓高雄的空氣更乾淨,大家出門不必戴口罩,從生活中展開除碳。

劉世芳表示,環保節能如果政策面沒變法執行到最底層,都是假的,要做得到才說出口。

高雄規劃2017年實施長達一個月的「國際無車日」活動,可能選定哈瑪星試辦,除了大眾運輸以及無污染的自行車外,全面拒絕汽車與機車,將零污染的生活融入每一天的日子中,真正內化到市民內心深處,為高雄宜居永續城市,扎下深厚基礎。

社區關懷/ICLEI 城市永續發展的推手
2015-09-29 03:04:28 經濟日報 林政鋒
全球最大推動地方環境永續發展的國際非營利組織ICLEI,在台灣唯一一席的東亞區執行委員劉世芳,以國際視野的高度,除了創造高雄成為宜居城市典範外,更進一步率團協助馬爾地夫改善環境,讓台灣之光在國際舞台閃耀著。

國際宣傳 經驗交流

劉世芳表示,ICLEI中文翻譯成「地方政府永續發展理事會」,1990年成立於紐約,現總部在德國波昂,全世界有超過一千個城市是ICLEI會員,總居民數6.6億人。台灣第一個加入的城市是高雄,現全台共有11個縣市是其會員,占台灣總人口的七成以上。

2012年9月,高雄市捐助成立ICLEI高雄環境永續發展能力訓練中心(ICLEI KCC),KCC也是德國波昂總部外,唯一的能力訓練中心,專職東亞區,即日本、韓國、中國、蒙古和台灣區會員城市的永續培力訓練工作。

劉世芳指出,現階段期待KCC可以拉近與台灣11個會員城市的距離,集結台灣各縣市在環境永續上的實際執行成果,進行國際宣傳,共同推動台灣城市外交的工作,透過互動交流,學習先進城市經驗。

例如,日本與德國是全球最重要善用太陽能屋頂的國家,觸發聯想,南台灣陽光能源很多,高雄市府近年強力推動「百座世運,光電計畫」,鼓勵市民裝置太陽能光電系統。

這項計畫中包含六項創新法令,一項媒合計畫,一項補助計畫,統稱為「6+1+1」 光電政策工具。計畫主要目標包含整合市府各局處總體推動能量,並結合產業公協會及市民參與的能源創造行動。

針對全體市民,補助一般建築物設置太陽光電,每峰瓩(千瓦)設置容量補助金額可高達1.3萬元。

而針對石化氣爆區災民,補助設置費用最高可達49%,至今年8月底,高市總申請案件277件,居全國第三名,市府預計今年底前,總設置容量將達2.25萬峰瓩,107年底光電容量5.25萬峰瓩,發電2.08億度,達到減碳13.23萬公噸的具體目標。

濕地廊道 生態環保

劉世芳說,推廣太陽能光電過程十分有趣,阿蓮區知名佛教寺廟,以佛心為出發點參與設置,目前寺內有三分之二電力自給自足,能夠將環保概念深入民心,才能創造永續發展的基礎。

由於高雄是台灣參與ICLEI最久的城市,在因應氣候變遷等調適議題上,建立多項具體策略。包括因應河川汙染進行長期整治;面對水患的不確定性,全市建立21個濕地滯洪公園,其中19個在人口稠密的市區,連結成濕地廊道,兼具防洪和重現在地生物多樣性。

劉世芳表示,高雄濕地廊道已經成功恢復了高雄的「微氣候」,可能苓雅區下著小雨,前鎮區仍是陽光普照,新興區則吹著徐徐和風,整個都會區緩步回到工業煙囪林立以前,與大自然相生相惜的柔和美好環境,令人感到十分欣慰。

除了改善台灣環境,三年前ICLEI總部要求高雄扮演「導師」,劉世芳遠赴馬爾地夫,幫忙協助改善當地垃圾處理問題,贈送垃圾桶,分享垃圾不落地的實務經驗,台灣之光飄洋過海,持續在國際舞台善盡全球公民的角色。

好書導讀/專利訴訟審理 宜公開技術意見
2015-09-29 03:04:28 經濟日報 何愛文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我國智慧財產法院成立後,最令人期待的是對審理專利技術爭議問題能力之提升。專利訴訟高度仰賴科技與法律專業之結合,我國傳統法制下,多數法官並沒有技術背景,因此,法官就其審理之案件所理解的技術意見為何格外重要。然而,專利訴訟中法院所掌握之技術意見是否加以公開供兩造當事人辯論攻防,迄今仍有諸多爭議。
我國於設立智慧財產法院時即建立技術審查官制度,以協助法官判斷技術問題。技術審查官通常會製作書面報告供法官參考,雖然當事人希望技術審查官之技術報告能公開,但法院卻認為技審官僅幫助法官了解技術爭議的內涵,不涉及證據之提出,不須將報告公開。

此種不公開技術審查報告之情形迭遭批評,質疑該規定違反智財案件審理法第8條要求法院對已知特殊專業知識應予公開,若不予公開有違當事人程序保障。

此外,法院訂有「專家諮詢要點」,法院於必要時得依職權行專家諮詢,惟法官是否將其諮詢所得之專家意見公開給兩造表示意見,取決於法官之裁量。

在專利案件中,認真的法官可能自行研究、蒐集大量資料以理解相關技術,要求法官將其研究理解所得之資訊一一公開由兩造攻防有事實上之困難。但如果技術審查官已作出書面技術報告,應盡量讓雙方當事人表示意見,方能使真理越辯越明。

就法院向專家諮詢之意見亦同。於有關藥品專利有效性之案例中,智慧財產法院曾提出與專利進步性有關之問題,請藥學及醫學專家表示意見,其雖讓兩造當事人就法院所提出之問題向專家說明,但就專家對相關問題所表示之意見卻不向兩造當事人公開,無法讓雙方對專家意見加以攻防。

然而,藥學或醫學專家未必理解專利要件中之「進步性」所指為何,故其對於法官詢問之問題可能答錯方向。法官對於專家之回覆是否採用固然有其判斷,但如能將內容揭露給雙方攻防,應能使法官有更充分資訊得以做出更正確的判斷。

法院不願將技審官之技術報告或其所諮詢專家之意見公開給兩造表示意見,或為減少當事人之攻防以簡化案件之進行,或因掌握了當事人所無之資訊而維持法院之權威。

然為簡化案件進行及維持法院權威之結果,可能使法院之判決離真實愈遠。如果法院能用較務實的態度面對審判者對於技術知識可能不足之現實,盡量公開其所取得之技術意見供兩造表示意見,將能使真理愈辯愈明,法院方能作出更正確及令人信服的判斷。

(作者是常在國際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協助許多跨國公司及高科技產業處理智慧財產權相關案件。本文不代表常在國際法律事務所意見。本文摘自《我心常在─常在國際法律事務所50周年法律專輯》一書,出版詳情請洽張惠珍小姐,Tel:(02)2781-4111分機662,law@tsartsai.com.tw)

管理講堂/行銷三骨幹 找到對的顧客
2015-09-29 03:04:30 經濟日報 張威龍
行銷學的4P理論(產品、價格、通路、推廣方案)是行銷人員經常依循的思考方向。4P理論創始人傑羅姆.麥卡錫(E.Jerome McCarthy)強調:找出一群顧客,以他們為主要目標,來設計產品、價格、通路和推廣方案。由此可知,行銷的第一步,並非直接進入4P階段,而是要先決定:「誰是你的那一群顧客?」「你打算把商品賣給誰?」

《易經》「一陰一陽之謂道」,陽是大家看得到的顧客,是兵家必爭之地;陰是大家忽略不重視的顧客。

行銷學之父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也認為众,企業資源有限應集中火力主攻真正喜歡你的商品客層,而不是吸引每個人購買。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也強調,企業存在的目的在創造顧客,留住顧客。因為,只有顧客願意付錢,企業才有利可圖,因此企業認為自己的產品是什麼,不太重要,顧客認為他購買的是什麼,他心目中的『價值』何在,才有決定性的影響。

所以,想盡辦法吸引大家忽略的特定族群上門的做法,常常比歡迎所有人的做法還要有效。

1999年,美國服飾品牌Gap的店員發現對手A&F(Abercrombie & Fitch)在店裡播放震耳欲聾的舞曲,企圖趕跑年齡層較大、不喜歡潮流風格的顧客。要是有長輩意外光臨,A&F還會派打扮入時的青少年員工在店內走來走去,讓長輩發現自己格格不入而離去。

相較之下,Gap的服飾老少咸宜,店員總是親切地招呼每一位顧客。

沒想到,A&F公然拒絕30歲以上顧客的策略竟然奏效了,青少年熱情擁抱A&F等對他們示好的潮牌。結果Gap營業額連跌29個月。當時的專家認為,要確認Gap的目標顧客是很難的事,因為Gap把所有人都當成顧客,「但是當你想討好每個人,最後反而會一無是處。」

科特勒提到,「有效的行銷,是針對正確的顧客,建立正確的關係。」具體的方法就是透過市場區隔(segmentation)→選擇目標市場(targeting)→定位(positioning)的過程,集中行銷力道在較願意購買的人身上,才不會做了一堆活動,卻帶不進任何客人。這就是行銷策略三大骨幹,用其英文字母簡稱為STP。

根據STP的流程,在考慮行銷策略時,應該先將市場細分,從中挑出能超越競爭者滿足需求的對象,再想辦法在這些目標對象的心中建立地位,創造難以被取代的價值。

許多行銷學者指出,STP是行銷學最經典、最根本的理論,每件商品、每個品牌都可以運用STP找到對的顧客,進而提出精準的行銷方案。重點在於理論雖然不變,區隔方法上卻必須隨環境變化做更細緻的調整。因現今市場變化太快,用傳統的年齡、教育程度、所得和性別等過去常用的基本條件來定義目標客群,已經抓不準消費者需求。

行銷人員應先思考以創新的方法了解消費者可能的需求和購買動機來做區隔,當這些需求確立下來,再回頭用人口統計區隔變數去描繪消費者特徵。

例如,當你在車站便利商店買東西,只希望能快速結帳,方便趕車;但是想要忙裡偷閒一下或去風景區玩,就會想在便利商店的座位區稍作休息。由此可見,在不同的情境,你的年齡、居住地區、收入水準全都沒有改變,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需求。因此,廠商必須更積極地想像顧客購買的動機、情境和行為,才能提出有效的消費者購買行銷方案。

(作者是和春技術學院行銷流通管理系教授)

名家觀點/恢復專科制 正視技職教育
2015-09-29 03:04:30 經濟日報 童子賢
多年來的教育改革,嚴重影響技職教育的正常發展,舊的體制崩解,新的體制找不到方向,技職教育處在進退兩難之間。台灣年輕人,人人都有大學讀,很晚才進入職場,台灣成為全世界最多大學生的國家,競爭力卻沒有因此提升。

現在教育下一代的問題是,愛之卻足以害之。我們太愛護學生,開很多大學讓年輕人都可以念大學,大學成為自由供需體制,也變成一種恐怖平衡,大家都要念大學、研究所,隔壁孩子念了,我的孩子不念,好像就落在後頭。這就像全國貨幣政策一樣,大家都加薪兩倍,等於沒加薪,只是印了更多紙鈔,國家實質競爭力不會因此提升。

我生長在鄉下,當時生活不容易,國中一畢業就有很多遊覽車在學校門口把學生一車車載到加工區,幾年後我的那些女同學打扮花枝招展回鄉,她們去當女工也賺了錢;還有一些同學到外地當學徒,學做木工、糕餅的都有,學的都是很紮實的技術,而今他們自己開店、開工廠。在那個年代,不是人人都念得起大學,卻是台灣經濟發展無名英雄。

一直以來我反對廣設技術學院和科技大學。這些年台灣少掉一流專科學校,五專升等改制為混合技職和研究路線科技大學,非常可惜;我希望台北科大、台灣科大能重新爭取設立五專部。

五專是介於高工和科技大學之間,是短期大學概念,恢復五專、專科制度,這是我與幾位教育界前輩得到共識;因為,不是所有學生都要念四年大學,有專科制度,不僅重視實作,亦可讓學生提早就業,方向清楚後,再回學校進修。

台灣學生花太多時間在念書,學生不太清楚自己發展的方向,就一路念到研究所。年輕人很晚進入職場,很多民眾又太早退休,國家喪失生產力和競爭力。讀五專可讓學生提早就業,摸索自己的方向,不會浪費時間。如果再讓我選一次,仍會選擇五專,不會讀高中。

虛榮心普遍存在台灣家長和社會中,我們的學生不斷升學、追求學位,事實上這中間可能有1,000億元是不必要的教育經費。

在校園中,在台上教書的,沒有什麼理由,只是因為念到博士,只好教書;台下的學生也假裝在讀書,晚上還得犧牲睡眠去打工,因為學費很貴。擴張大學後,讓念博士的有工作做,被教的勉強學習,全台灣人人都有學位,結果卻是相互抵銷。

學習不一定要在課堂上,而是要塑造鼓勵學習、自己動手做的環境。回想我讀工專時候,還擔任校刊工業青年的主編,自己寫文章、排版、跑印刷廠,所以我對產業有多了一些了解,後來進入職場,我不會感到害怕,這些都是沒有學分,是我對學習保持興趣而得來的,對之後創業非常有幫助。

台灣教育問題已不是一、二任教育部長就可以解決,只有當念專科、念技職的學生愈來愈多,對社會做出更多紮實貢獻,台灣社會追求學位的虛榮心或許才能稍稍消退;我衷心期盼,台灣社會重新恢復對技術職業的重視,並且讓腳踏實地學習,能在台灣生根。(本文由和碩科技董事長童子賢口述,記者江睿智整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