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出「郭老大」與「高老三」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8-07 02:56聯合報 李清潭/中山大學企管系教授(高雄市)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右二)。美聯社資料照片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右二)。美聯社資料照片
這裡的高「老三」指的是高雄由全台第二大城市退居老三的地位;而郭「老大」指的是近日呼應川普政策到美國投資的全台首富郭台銘董事長。他們最近的動態,都躍升新聞媒體的重要版面,引發不同觀點的討論,也成為市井小民的茶餘飯後議題。
但是,值得注意的,在郭「老大」和高「老三」的動態之間有什麼關聯性呢?而這個關聯性又有什麼意涵,值得我們正面反思,並積極因應嗎?

首先,郭「老大」到美國的鉅額投資引發「商人無祖國」與「祖國無商人」的討論,而高「老三」的城市排名退步也併發了祝賀與歸責的評議,如從兩者背後資本出走的根源剖析,正由於鉅額資本從台灣出走引發的跟進效應,與自上個世紀的九○年代開始,高雄的去工業化過程中,資本出走的浪潮實則產業外移和卸除重工業至今餘波蕩漾。

其次,對應於資本出走的自主性,以國家權力為核心的治理機制,不論是中央或是地方層級,並沒有認識到資本做為全球發展到社區發展的樞紐角色。審慎觀察,台灣的政經決策者甚至在「全球視野與在地行動」的口號下,缺乏對於全球化年代中資本動態與動能的正視。

所謂的「商人無祖國」和「社會增加帶動」諸語,只是倒果為因的表面化敘述,真正造成這樣變化的動力,正是經過精準計算和追求利潤的資本運動。這種資本的自覺性表現的正是唯利是圖、擇優而棲,既不必譴責郭「老大」,也不必歸咎於高「老三」。而當面對兩個現象的警訊,我們應該進一步正視台灣在全球化過程的今日處境,為何是這般的茫然與無奈,恰如「悶經濟」所形容的悶呢?台灣的社會菁英為什麼無視於以資本為手段的全球治理及其實現方式呢?台灣的政經體制為什麼無法回應,以資本為工具的全球治理的價值取向呢?這些困境伴隨的效應將是產業褪色、繁華攏是夢、就業衰退、何日君再來?

對此,一方面,面對「資本為全球治理的樞紐」,在觀念、視野與因應步驟等,我們必須對於資本出走的效應防範與治理,提出全球治理正面的、積極的論述與政策作法。另一方面,各級國家權力體制必須重新調整,認識全球化年代競合形勢的現實,在既競爭又合作的潮流中,跨越冷戰對峙、福利國度的過往七十年舊框架,擘畫新一輪的政經對策。

眼下台灣,具體的政策作法,一是必須重建財經技術的經營團隊,使之具有全球化年代的視野與作法,二是新世代的政策執行者必須對資本具有溝通、協調與治理的能力,最後是一套可落實責任政治的,可持續性發展的政策與思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