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寶可夢登台 隱私也曝光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8-07 04:17 聯合報 趙哲聖/開南大學資訊傳播系助理教授(桃園市)

..
精靈寶可夢手機遊戲昨天正式在台灣開放下載,民眾可以四處捕捉寶可夢。 記者林伯東、余承翰/攝影
風靡全球的寶可夢(Pokemon GO)終於在台灣開放。這款承襲動畫元素的立體感電玩,讓寶可夢化身為數位生活中一種「溝通」的文化消費。
這種數位文化生活的溝通,首重流行。

受到社群媒體的介紹或催眠,讓這款手遊成為「反射式」的流行模仿,不管是抓齊所有精靈的玩家、宅男宅女走出房間,或是闖入禁區、跌倒受傷等誇張個案,都讓更多模仿者隨流行而走,滿足自己融入數位化社會的需要。

想想曾經流行過的臉書開心農場、憤怒鳥,到現在的寶可夢,大家的話題都在談,你若不能「融入」,就易被「排除」在圈子外。

其次,溝通後便開始「深化行為」,開放遊戲後,將會面對各種現象面(擴增實境遊戲介紹)、環境面(遊戲地點涉及的公私領域衝突)、行為面(各類有趣或危險案例),到心靈面(遊戲快感、成就、沉迷、失落)等涵化而成的文化現象。

最終,遊戲現象產生「反思」。如美國導演奧立佛史東日前痛批寶可夢的流行,讓智慧手機產生「侵略的新境界」,可能導致數位化極權主義,因為遊戲軟體的座標建立和互動,進行大量隱私資料探勘;擴增實境雖將低頭族拉出狹窄視野,卻把風險放大到更廣大的空間中,虛擬與真實的拿捏,總在苦果發生後才會警惕。

低頭族﹒動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