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野生動物瘋城市…好好認識牠吧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3-09 05:21聯合報 翁億齡/公(宜蘭縣)


台中市長林佳龍曾在臉書發文,防夜鷹入住「撇步」,意外引發千名網友正反論戰。 記者林佩均/翻攝
你是否曾在好眠之夜,猛然被夜鷹陣陣的「追伊」聲驚醒;或在公園漫步突遭台灣藍鵲從後腦勺拍了一下;打開家中久未使用的櫥櫃時,被盤據在內的蛇嚇個半死…彷彿整個城市都成為野生動物居住的城市。
因為野生動物活動造成人類、農作物或其他人為設施利益損失或驚擾情形,可通稱為「野生動物危害」。常見的如夜鷹擾人清夢、獼猴搶奪食物、蛇類侵入居家等,其中又以蜂類、蛇類對民眾影響最鉅,請求政府部門協助排除。

值得思考的是,捕蜂捉蛇等野生動物危害,為何是政府的服務呢?或許是因為影響到生命財產安全,所以要求政府機關所為,但這只是表面因素,筆者認為還有四項深層原因值得深思:

一、「人是萬物之靈」觀念根深蒂固,凡事皆以人為中心的思維模式,造就只要惹到、嚇到、可能影響到人類的動植物皆會被「立即」移除,至於是否確實影響生命財產則非所問。

二、或因追求居住品質、或因房價過高,從市中心移居郊山、偏鄉等例子,近年屢見不鮮,但是都市人因為缺乏與郊山環境互動,不了解郊山生物,也不知如何相處應對,容易對野生動物的出現大驚小怪。

三、片段不完整的野生動物危害資訊,常只凸顯受害的程度與被害人的情緒,但根本、長遠的遠因卻很容易被忽略;鮮少正面教育民眾應如何應對、預防,致使類似案件一再重演。

四、民眾常希望政府對造成危害的野生動物進行「管理」(包括移除),但實際上,野生動物不可能管理,遑論山林原野幅員廣大,大自然間各種生物間又相互關聯、環環相扣,無法預知移除這些動物會造成什麼影響,自然不應自以為是去「管理」野生動物。

其實,許多野生動物危害類型多是人類所造成,或因土地開發造成頂層掠食性動物(如老鷹、大冠鷲等猛禽)日益減少,少了天敵,蛇類、鼠類自然肆無忌憚增加,加上人類聚落不斷往郊山環境擴張,部分習慣人類活動的野生動物種類自然而然就會出現在你我周遭。

然而若一味移除野生動物,不是最佳策略,更可能因為移除這些動物後,造成牠的獵物族群大爆發,惡性循環,人類將只能選擇寂靜或失控的自然環境了。

這樣的連結與循環其實早在一百多年的美國印地安西雅圖酋長宣言就已預知,他說:「…我們明白,萬物相依,如同血脈相連,萬物相互關連。土地所遭遇的,土地之子也將遭遇。人並非編織生命網的那位,他不過是其中一縷一絲。他對生命網所做的,也必定得到報應」。

想要減輕、降低野生動物危害的情形或影響,從現在開始,一起來認識周遭的野生動物吧!

偏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