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戰憲法政策 超越主權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2-02 01:30 聯合報 石之瑜、李念祖


對台海、南海最直接的挑戰雖是主權主張,但最巨大的影響則是美、日的介入。建立台灣超越美、日戰略的政治地位,是維持兩海現狀的重要參數。準此,應採取非戰不結盟的和平憲法政策,「不結盟」就表示台灣無義務參與美、日軍事圍堵或巡行,「非戰」表示國軍不會在兩海先採軍事行動。更積極,甚可配合東海和平倡議,穩住風雨飄搖的日本和平憲法。

馬英九靠不定期重申九二共識,維持台海政治現狀;蔡英文雖願意維持現狀,但不接受兩岸同屬一中。蔡英文以草擬兩國論而知名,先後襄助李登輝及陳水扁,因此蔡英文若要維持現狀,靠個人紀錄有不足以取信之虞。如因蔡英文就任而對兩岸關係帶來變化性的挑戰,以致馬英九後九二共識人亡政息,似乎說明前此九二共識實則是建立在人治基礎上。如今,各方所質疑的,可能是蔡英文維護兩岸現狀的制度化基礎何在?

首先,現狀的核心就是不統不獨,若依賴與美日結盟,來嚇阻北京,則其所謂維持現狀,不但不能操之在我,甚至因是以與大陸敵對為前提,故必須依賴武器或結盟維持。有鑑於此,台北亟需一種超越以統獨立場作為信用指標的制度,來形成、鞏固台灣海峽的政治現狀。這就是在台灣形成一個明確的、能讓美、日中立化,讓三海和平化的不結盟憲法政策!

非戰憲法的政策內容甚為簡潔,允為三點:一、中華民國之軍隊不於爭端中首先為解決爭端之使用;二、不於非領土鄰接區為救災以外之使用;三、不於外交結盟中承諾為盟邦戰爭之使用。可稱「非戰三不」。

非戰政策否決統獨雙方為認同而戰的合理性,也剝奪外力以盟邦之名御用台灣的正當性,更消解和平建設太平島引發南海緊張的現實性。相反地,因堅持非戰而油然生成的在地認同,將賦予現狀一個思想上有吸引力、論述上有說服力、政治及戰略上有凝聚力的全民、全區域、全世界的漸進式號召。

中華民國憲法規定宣戰權力同時屬於總統、行政及立法三者共有,較諸列國已屬極謹慎,又規定國防須以世界和平為目的,反侵略之旨至明。然而,非戰憲法政策猶能更進一步,對政府課以憲法責任,具體排除結盟攀附、越界遠征、先發制人的政策選項,從而超過個別黨、個別人的政治立場或政治紀錄。所以,即使是起草兩國論的蔡英文擔任元首,也不至於影響和平中立的信用。

透過憲法政策的非戰保證,凝聚朝野,如此所孕育的現狀,有穩固的制度與深厚的思想做基礎,有益於擺脫美、日戰略棋盤及統獨壓力,並醞釀出更大範圍的在地認同。

(石之瑜是台大政治系教授、李念祖是東吳大學法律系兼任教授)



聯合新聞網粉絲團 隨時上線都有新發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