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習近平訪美對大陸改革開放的意義
2015-09-23 03:07:06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就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並將與美國總統歐巴馬舉行第三次「習歐會」啟程之前,主持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並高調大談改革與開放的關係。習近平說,「以擴大開放促進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進擴大開放。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間。」

如何解讀習近平的言,如何觀察習近平的行?

就從鄧小平的改革開放談起。鄧小平之所以要搞改革開放,就是因為1978之前走的那條路走不通。那條路走的是三個「百分之百」:計畫經濟、公有體制、閉關鎖國。走不通就得換條路,換條路就得調整那三個「百分之百」,也即是「改革加開放」:第一,從計畫經濟往市場經濟改;第二,從公有制往混合所有制改;第三,從閉關轉為開放。

「改革」與「開放」雖然是兩個概念,卻是相輔相成,相互為用。以改革促開放,以開放促改革。在這個過程中最佳的典範例子就是中國在2001年的「入世」。

中國為爭取進入WTO,必須持續推動大範圍的改革。入世意味著更大範圍、更大程度地開放,於是入世後的更大開放就「倒逼」中國不得不推動更大的改革。

然而,仔細觀察,中國大陸在2001年入世之後到目前為止的15年,改革面對的阻力似乎愈來愈大,開放的速度似乎愈來愈慢。揆其原因,一在於意識形態的解放面臨到更大的困難,具體地說,相對於比較簡單的「價格改革」(即放開對價格的管制),「產權改革」(即改公有制為私有制或至少為混合所有制)卻因公有制觀念的牢不可破而難有寸進,老是在「國退民進」與「國進民退」之間進進退退;二在於既得利益階級的快速形成與壯大,且其中很大部分又與腐敗集團有關,他們對任何改革與開放當然盡全力排斥抗拒。

簡單說:現階段的中國改革開放已面臨空前的困境,而與此同時,來自於國際社會期待中國進行進一步改革開放的壓力則愈來愈大。這即是作為中共第五代領導人上台之後面對的複雜形勢。

面對挑戰,習近平2013年正式擔任國家主席之後的戰略思維與布局是:1.極大力度地進行反腐,目的之一就是排除改革面對的阻力;2.在意識形態方面,循序漸進,先推動「混合所有制」,開放國有資本,允許民資加入;3.借力使力,循「外來的壓力」,釋除「對內的壓力」。

根據這樣的了解,來觀察這一次習近平的訪美,也許就可以看得更清楚了。

在行程上,習近平訪美的第一站是西雅圖,事前的鋪墊是先由94位美國大企業的CEO聯名致函歐巴馬總統與習近平主席,呼籲他們能在中美雙邊投資協定(BIT,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y)上取得重大進展。

應該看到,中美全球兩大貿易國已互為對方的最大貿易對手國,這是互利,它在促進改革上所形成的力道遠不如投資的開放。中美BIT的簽訂,對雙方同時有利,但對中國卻多一層來自於境外「倒逼」進一步改革的壓力。這即是習近平說的:「以擴大開放促進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進擴大開放。」也因此,這一次「習歐會」,會前氣氛因兩國間存在著不少爭拗而有些微妙,但BIT仍將是各方關注、可以期待的重頭戲。

可以想像,如果中美BIT取得重大進展,則不但可以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注入新的正能量,而且也必將對中國大陸今後的改革形成巨大的推力,包括在產權改革上進一步讓許多現由國企壟斷的行業被迫開放;在價格改革上,讓最後的兩個金融價格(利率與匯率)徹底走上市場化;在民生改革上,讓教育與醫療產業更多地允許境內外的民營資本進入。

如果說,從1979到2014的35年,可視為鄧小平啟動的中國改革開放1.0階段,2015年開始,或許就可以視為由習近平主導的中國改革開放的2.0階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