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兵」與肉身衝撞的「特攻隊」
2015-07-30 02:12:57 聯合報 黃光國/台大心理系教授(台北市)
反課綱微調學生及民眾深夜闖進教育部,占據部長室,遭警方逮捕,旋獲交保。一名男學生高舉布條綁住的雙手,供媒體拍照。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及十三位綠營執政縣市長發表聯合聲明表示:看到高中生站出來,用「肉身衝撞」教育部,「我們被這股勇氣感動,同時也覺得慚愧,因為給孩子一個健全的教育環境和客觀的內容,本應是大人的責任」。

我想請教綠營縣市長:什麼叫「健全的教育環境」呢?「日治」或「日據」、「日本統治」或「日本殖民統治」、「慰安婦」或「婦女被強迫做慰安婦」,什麼才是「客觀的內容」?

周婉窈主編的《台籍日本兵座談會記錄》收錄一篇「櫻特攻隊」的訪問稿。一九四三年日本在南洋節節失利時,受訪者盧永發正在台灣北部礦區一所小學任教,配合動員協助軍醫辦理志願兵身體檢查工作。午息時,有位海軍軍官問他:「當老師的教學生忠君愛國、為國犧牲,你是不是跟今天受體檢的人一樣,也有志願從軍的勇氣?」身為獨子的盧永發只好簽上志願書,離開待養的母親,成為第三期志願兵,於一九四四年八月入營受訓六個月。

入營第一天,部隊長就說:「現在起你們的社會地位、學歷、經歷,什麼都沒有了,你們的生命價值只有一角五分錢(明信片一張),『為國戰死』,一句話便結案。」

「日本兵」入營後,原服務單位要付本俸給其家族作生活費,但盧永發是「志願兵」,所以他原來服務的小學也不必付生活費給他母親。不僅如此,「志願兵」和「日本兵」在軍中的職務也不同。

盧永發結業後被分發到宜蘭「櫻特攻隊基地」擔任整備兵。當時台灣四周空海已完全由美軍控制。他們是預科練習生,十七、八歲的小男生,經過飛機駕駛訓練後,一心一意準備為天皇犧牲性命,希望達成「一機對一艦」使命。

神風特攻隊員的黃泉之路是由抽籤定順序的。出發前三天,他們被招待到宜蘭市區的海軍招待所「吾妻」料亭,「日本妓女、朝鮮P、台灣查某豔裝相待,吃喝玩樂隨你便。體會一下大男人該有的全部享受,讓你死而無憾。」

「出發前一晚要舉行活喪禮。這一群小男生身穿白色襦袢(和式內衣),跪坐在神桌台上,供著水果,白陶皿杯盛滿清酒,如同供神。由神社的神主(神和尚)誦讀祭詞,驅逐惡邪及開導黃泉路後,飲盡清酒而結束喪禮。」禮成後就往寢室享受人間的最後一夜。

這時整備兵須趕回停機場準備。大約清晨四時,零式戰鬥機升空後環繞兩圈便往海上消失了。約十分鐘後,水平線上升起的微紅火光,就成為晨報的頭條新聞戰果,實現了「預科練」少年的玉碎夢,這些少年就如櫻花般凋落了。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軍投降時,許多日本軍人從收音機聽到天皇「御音」的投降宣告,個個痛不欲生,抱怨失去獻軀機會而放聲大哭。盧永發他們這群整備兵卻「莫名其妙,是憂?是喜?一時失去了綁身的枷鎖,卻像也失去重心的感覺。不得不佩服日本忠君愛國教育的成功。」

我們該如何體會上一代台灣人被迫「志願」當兵的感受?民進黨再度執政後,要如何扛起教育下一代的重任?「現行課綱」很明顯是要告訴下一代:日據時期不是殖民統治,二戰時台灣是屬於「戰敗」的一方,台灣「志願兵」就是「日本兵」,「慰安婦」並沒有受到強迫。我想請教綠營縣市長:這樣的課綱沒有扭曲歷史嗎?難道讓我們下一代相信:父祖是像「特攻隊」那樣「神勇」的「日本兵」,敢於駕機「肉身衝撞」敵艦,我們的教育就成功了嗎?台灣人就有尊嚴了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