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重度失智插鼻胃管 「病人未改善」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5-03 02:57聯合報 伊佳奇/元智大學老人福祉科技研究中心顧問(台北市)


瓊瑤在臉書上敘述照護先生平鑫濤的心路歷程,接著平先生的子女也表達看法。身為親身照護失智症父親十二年的人,充分理解與尊重他們的心情;身為長期專研失智症照護及政策、長照政策的人,看到這個案所反映台灣在失智症政策與照護的盲點。

類似案例早已屢見不鮮;高齡化急速發展,類似狀況很可能會發生在每一家庭。

目前九十至九十五%的失智症類型無法治癒,全球趨勢是,教育家屬與社會大眾,讓失智症患者能持續「生活」家庭中,以生活照護方式,支持患者繼續保有現存能力,維持尊嚴,以降低患者精神行為症狀及減緩退化,不是依賴藥物「控制」。

不同病程所需照護知識不同,政府失智症政策至今無法讓社會普遍認識失智症、無法提供照護過程完整的訊息、無法滿足家屬的社區照護支持網。

日本將失智症視為國安議題,二○○四年提出「理解失智症之社區建構十年計畫」,二○○九年有一百萬人參加學習,至今已培養八百萬成為社區「失智症支援者」,培養專科六萬看診醫師;在各都道府縣,建立多所讓患者生活的社區模式。

因病程長,家庭及早進行討論與學習,建立共識,避免在短時間內做成決定,可減少衝突,對患者權益也能有較周全的考量。

台灣看不見能對病程提出完整知識的課程。重度失智症患者是否該插鼻胃管、接受安寧緩和療護、預立自主醫療計畫等,均是重要課題,政府從未完整告訴家屬。

重度失智症患者安置鼻胃管的存活率是否提高?我兩年前曾發表「該不該為極重度失智症長者插鼻胃管?」,引用國外實證研究,鼻胃管餵食並未減少胃酸逆流和吸入性肺炎的機會、未提升存活率、未改善或預防壓瘡、未減少感染的機率、未改善生活功能、未改善患者的舒適度。

安置鼻胃管後,會增加口水分泌、增加感染、鼻胃管因阻塞而需重換、增加因插管入院機會、增加被約束,都會增加家庭照護負擔,影響生活品質。少有醫療人員提供這方面資訊給家屬。

這一堂課告訴我們,不是每位醫師都受過失智症專科訓練,不是每位醫師都懂失智症照護或擁有失智症照護經驗,政府有責培訓更多專科醫師。

這事不是單一個案,值得政府及早檢討失智症政策與方向,民眾去瞭解與學習;在高齡化發展下,有可能降臨在我們身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