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新總裁要能跨越「彭淮南障礙」
2018-01-23 23:47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即將卸任的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參加監察院巡察行政院會議。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即將卸任的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參加監察院巡察行政院會議。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再過一個月,十四A總裁彭淮南就要卸任;外界雖不斷傳出接任人選,但情況迄未明朗化。對於新央行總裁的條件,中經院董事長胡勝正提出一個有趣的說法:最簡單的作法,就是「複製一個彭淮南」。正因為彭淮南不可能複製,胡勝正之語可謂道破央行接班人選之難覓,但這也正是蔡政府挑選下任央行總裁必須突破的盲點。

央行的主要任務是發行貨幣、管理外匯及執行貨幣政策,每一項都跟民眾和企業的日常緊密相連。從過年換新鈔、存款利息、房貸負擔、出國換匯、進出口報價及企業財報損益,到調控房地產市場、打擊國際熱錢炒匯、運用超過四千億美元的外匯存底,無一不是央行分管領域。因此,央行總裁的職位極其重要,相對於財政部長、經濟部長的角色,其獨立性愈發重要,地位也更崇高。

除了央行職能賦與的重要性,二○○八年全球金融海嘯爆發後的因應與殘局處理,無疑進一步擴大了各國央行的影響力。例如,時任美國聯準會主席的柏南克採取激進的量化寬鬆(QE)措施,透過大舉購買債券向市場注入鉅額流動性,力挽經濟可能走向大蕭條之狂瀾。此外,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協同建立金融援助機制,助歐元區國家度過歐債危機,進而穩步邁向復甦。以迄於今,要安全撤除這些危機時的特別舉措,仍須持續仰賴各大國央行領導人的判斷與決斷;若稍有閃失,全球經濟復甦火苗即可能熄滅。處於這樣全球貨幣政策清算之年,更讓此際我國央行總裁的接班人選動見觀瞻。

不可諱言,這次新央行總裁繼任者選擇過程中,最難的考量,其實正是現任總裁彭淮南長達廿年的領導政績所設下的無形的「彭淮南障礙」。在政治上,彭淮南的總裁任期橫跨三次政黨輪替、四位總統、十五位行政院長。在歷次的首長民調滿意度排名中,他屢屢高居第一,呈現出他超越藍綠的超然與可信。這樣的信任與威望,除了與個人的修為有關,更需要藉時間與作為來累積;環顧當今官場,無人可及,當然也不可能複製。

在經濟上,彭淮南堅守台灣淺碟式經濟特質的政策原則,秉持「穩定中求成長」的理念,審慎調控雙率,努力保持台灣這條經濟小船能平穩航行於國際金融市場的驚濤駭浪中。因此,台灣能在亞洲金融風暴中擊退炒匯大鱷,在全球金融海嘯中力抗餘波衝擊。儘管政壇也迭有批評他政策過於保守的聲音,但那些論調畢竟只是基於假設;相形之下,彭淮南持穩的實際戰果已獲國際認證,則不容置疑。

最難複製的,還是個人風格。眾所周知,彭淮南作風強勢,言必行、行必果,他畫下不容熱錢炒匯的紅線,尤令外資抱怨不已,但他不為所動。原因是,他認定台灣經濟規模難以承受國際熱錢的翻雲覆雨,匯率過度波動只會肥了熱錢、苦了民眾,絕不能留給禿鷹想像空間。他的強勢作風更表現在積極面對批評,無論是廣發新聞澄清稿、舉行記者說明會,或在立法院答詢台上,彭淮南不厭其煩地為其政策辯護,這種廿年如一日的溝通作風非常人能及。這種強勢作風,自然也招致公共政策缺乏討論空間、央行內部民主度不足等詬病,這點,也是不能複製彭淮南之處。

彭淮南在任廿年,政績有目共睹,功過亦自有歷史評說。此際要尋覓新的央行舵手,新人要面對的政治、經濟、社會局面,必與彭淮南時代的情境不同。尤其,台灣經濟正需要加速轉型,央行總裁的功能與角色也須與時俱進。因此,蔡政府必須慎選新的央行總裁人選,財經見識、實務經驗、道德操守、決策膽識、面對利益爭逐的抗壓性等,皆須講究綜合性的平衡,才有可能跨越十四A總裁設下的「彭淮南障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