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暖暖雙生土地公廟 因西勢水庫而生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1-24 04:18聯合報 記者吳淑君/基隆報導

76
雙生土地公廟全台少見,這樣的奇觀,也是因為西勢水庫而形成。 記者吳淑君/攝影
暖暖的雙生土地公廟,兩座土地公廟緊鄰在一起,形成全台少見的奇觀,起因於西勢水庫。
文史工作者王國緯說,雙生土地公位在東勢溪與西勢溪匯合處雙龍潭旁,福興宮早年的位置在暖暖淨水場內的小山丘上。

1902年淨水場啟用,禁止民眾進去,民眾要拜拜很不方便,於是把土地公廟遷到目前位置。

1923年日本人為興建西勢水庫,集體遷村,施工第二年,儲水就快淹到裡面的土地公廟,工程發生很多意外事故,本地人向日本人建議,把土地公也遷出去,日本人是不信土地公的,但禁不起小事故不斷而接受。

王國緯說,如果是台灣人的做法,就把土地公遷到另一間土地公廟即可,但日本人不是,他們又再蓋一間土地公廟,給西勢水庫遷出來的土地公住,兩者成為鄰居,右邊的福興宮掌管西勢,左邊的福德宮掌管東勢。說也奇怪,從此工程順利,雙生土地公廟香火鼎盛。

從礦業退休的王國緯,今年77歲,談起暖暖的歷史故事,他如數家珍,眼睛發亮。

「暖暖是你自己的地方,不了解怎麼可以?」17年前,在寫暖暖社區計畫的前監委馬以工助理林孟儒的這句話,王國緯像被電到,開始投入文史資料研究。

他擔任基隆文史協進會總幹事時,申請多元就業,基隆爭取到35個名額,分7組進入7區搜集資料,他負責暖暖組,把暖暖各山頭都走遍了,尋寶、挖寶、展寶,至今,仍沉醉其中。

王國緯說,以前曾帶人進水庫參觀,這裡的故事風景如此豐厚,如果能把圍牆往後退,讓人可以上壩堤走走,看看紀念埤,該多好。

土地公﹒水庫﹒文史工作者

基隆西勢水庫美景 不應只在月曆見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1-24 04:14聯合報 記者吳淑君/基隆報導

77


西勢水庫美的像幅畫。 記者吳淑君/攝影
基隆市西勢水庫是台灣最早專供民生用的水庫,這座水庫91歲了,卻一直罩著神秘面紗。自來水公司今年破天荒推出水水月曆,翻開一月的主角就是西勢水庫,美到會滴水的月曆,更讓人想一親芳澤。
暖暖淨水場的幫浦間、八角井樓,2007年被市府列為歷史建築,同年並將6公頃的淨水場園區登錄為文化景觀,這是基隆市繼仙洞巖之後的第二處,也是全國第8處文化景觀。

淨水場內超過百年的建築物與淨水系統,仍持續運轉使用,是台灣自來水事業發展的「活」見證,但水公司大門深鎖,雖能預約參觀,但還要看水公司有沒有人力接待,去年僅500人看得到這樣的美景。

文史工作者王國緯說,1895年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當時基隆港給人的印象很骯髒,大陸帆船來排洩物都往海中倒,基隆又有霍亂等疾病,西方人很怕,日本人積極開拓基隆港築港工程,也明白基隆港要成為現代港,一定要能提供清潔的水和食物。

日本聘英國工程師巴爾登為台灣總督府衛生工程顧問技師,1896年他來台推動自來水事業,率隊踏勘暖暖地區,選定東西勢溪合流處施做攔河堰,1898年基隆水道工程動工,1902年淨水場完工,10月正式給水。
78
西勢水庫溢洪道。 記者吳淑君/攝影
暖暖淨水場供水後基隆港快速發展,原設計不敷使用,只好再往上游建造西勢水庫,民國15年水庫建造完成,基隆港開港成功,人口從1896年的7000人不斷爆增,水庫經過次3擴建,集水面積 6.5 平方公里。從最初設計給供3萬人使用,到現在可滿足7萬人飲水。

王國緯說,有句俗諺「基隆磅空口,暖暖水道頭」,這句話道盡百姓對打通基隆與八堵間隧道,及暖暖開設自來水這兩項重大建設的肯定,這座水庫也是帶動基隆現代化的里程碑。

「這樣的美景不能只在月曆見!」市議員林明智說,水公司關起門來很可惜,他建議參考宜蘭深溝淨水場朝生態園區營造。暖暖區長林文榮指出,暖暖秘境很多,串聯到淨水場、水庫,可規畫一日遊,觀光潛力無窮。

水公司第一區管理處處長董書炎表示,水公司將在新行政大樓設水資源文史館,展示基隆水道的歷史文物,後續再逐步把幫浦間及暖暖淨水場內八角井等歷史建物,開放民眾參觀,至於西勢水庫,還要再從長計議。

水庫﹒基隆港﹒文史工作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