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都願景 豈是三言兩語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24 02:55 聯合報 孫振義/政大地政系副教授(台北市)


總統大選甫結束,中南部縣市首長紛紛發聲,高雄市長陳菊率先疾呼,希望新政府成立總統南部辦公室。隨後,台南市長賴清德則歡迎總統府遷台南;台中市長林佳龍亦主張立法院遷到台中。

「遷都」議題再度引發討論。多年前,李鴻源任內政部長時曾以防災、資源與人口容受力等角度,提出促使人口移往中南部遷移的觀念,並指出「遷都」可以是選項之一。中研院汪中和教授亦曾以台北盆地熱島效應、斷層與人口爆炸為由,主張遷都與疏散人口。

然而,雖然遷都可對台灣整體環境產生質變,亦能為民眾帶來希望與想像,但其代價亦不小,以二○○五年初公布將首都由首爾遷往世宗計畫南韓為例,初估建設和搬遷費用就高達四十五點六萬億韓元(約三百九十億餘美元)。台灣若要實踐遷都計畫,面臨到如此高額的資出、過程與風險,政府實在需要好好研究評估、詳細對人民溝通說明,「遷都」究竟為哪樁?

南韓對「遷都」起心動念,係因為目前首都首爾位處漢江距朝鮮(北韓)只有四十公里之遙,基於國防安全為其主因。

其次,首爾首都圈集中全南韓半數的人口和七成的經濟力量,相對制約了其他地區的發展,遷都可達均衡發展之效。而另一政治因素,源於當年盧武鉉總統以「遷都」作為競選口號,當選後必然得履行承諾。

反觀台灣,無論是為降低首都災害風險、提升國家安全層級,抑或是為達到南北平衡發展、實踐台灣政商分離雙首都概念,將中央部會集體搬遷至中南部某一城市,確實是可以平衡南北發展,亦可擺脫國家資源、統籌分配款長期重北輕南的現象。

然而,遷都所衍生的土地與建設經費需求、民眾與公部門對於遷都後的習慣適應、大台北地區房價波動及閒置後的中央廳舍、土地用途等,更需要新政府全盤考量。遷都涉及的層面與課題千頭萬緒,恐怕不是三言兩語、呼呼口號就能了結!

南北公平平衡發展、帶動中南部產業並創造就業機會、進而緩和大台北地區房價與人口密度,是新民意對「新政府」的期許,「遷都」或許是選項之一,究竟是曇花一現的口號,還是可以成為深謀遠慮的國家長程願景計畫,相信很快就會有答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