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聯合/中秋和國慶只看到社會撕裂景象
2017-10-05 02:16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蔡英文提遠水 救得了賴清德的台獨烈火嗎? 本報資料照片
蔡英文提遠水 救得了賴清德的台獨烈火嗎? 本報資料照片
中秋節前夕,賴清德極力在立法院為他的「台獨論」消毒,稱蔡政府不會宣布台獨,也不會舉辦台獨公投。與此同時,蔡英文總統也透過官媒喊話,重彈兩岸關係「新模式」的老調,以期賴揆暴衝的「台獨論」不致在中共「十九大」引發重大後果。蔡政府對兩岸關係保持警戒,是正確的作法;但是,只看到「台獨論」對兩岸關係的傷害,卻忽略它對國內社會族群的撕裂,則是更嚴重的盲目。
事實上,不單單在中秋佳節嗅不到社會團結的氣象,在即將來臨的國慶日,更出現「國慶大典沒國旗」的爭議,國旗從總統府和凱道的矚目領域「被消失」。國慶籌委會主委蘇嘉全還說,「國旗不一定要用插的,要用心去愛」,簡直是掩耳盜鈴。不僅如此,一些我駐外使領館發出的國慶邀請函,除略掉國旗,更刻意不提「中華民國」四字,彷彿他們自己就是「新國家」的代表。這些景象,在在令人感到失落和憂傷,也為台灣前途感到茫然。
已經二度執政的民進黨,還在用陳水扁時代的思維來挑撥人民的神經,用台獨意識和國家認同來撕裂社會,用政治手法來掩飾他們拚經濟的無能,用兩岸關係來簡化台灣發展所面對的困境。試想,如果不是因為傲慢,賴清德如何敢公然在國會說出「我主張台獨」?而若不是因為冷酷,蔡英文何以對兩岸關係生變衝擊觀光業者生計而面不改色?如果不是缺乏認同,蘇嘉全為何敢大剌剌把國旗「變不見」?這種「有權就是老大」的心態,除缺乏民主素養,也配不上他們獲得的選票與期待。
不論公開主張台獨,或拋棄國旗國號,蔡政府都在公然撕裂國家,把認同中華民國的國民劃到他們的對立面去。這樣的切割手法,時不時把人民切成兩半,台灣的社會裂痕只會越來越大。民進黨或許可因此坐收一時政治漁利,但長期而言,一個離心離德的社會將充滿怨怒、衝突與仇恨,台灣將如何健全發展?蔡英文向下一代許諾的種種美好未來又如何可能實現?
再以高中國文課綱的文白比之爭為例,表面上看,教育部是在主張教育的「本土化」與「現代化」,因而降低文言文比例;實際上,此舉正是在應和蔡政府「反中」及「去中」的政策,遂行文化的去中,將對立及仇恨之根扎進下一代的腦中。一個有遠見的國家領導人,能留給下一代最好的資產,應該是更大的開放、包容、開明與和平;但蔡政府的作法,卻是在教導並鼓勵下一代自戀、排外、閉鎖與敵視。更可怕的是,即使在課綱這樣枝微的爭議上,政府也不惜採取極粗暴的手段,「表決表到贏」。這種作法,視民主為何物?
蔡政府如此在手段上粗暴、在政治上張揚,主要原因有三:第一,是在野的國民黨已大大失去制衡力量,又被壓制在討黨產的泥淖中,因此主政者可以為所欲為,毫無忌憚。第二,是民進黨缺乏長期執政的理念,仍習於用「打帶跑」的短期戰略因應時局,因此只能在「出招、因應、收拾」的輪迴中打轉。這種戰略,或可用來誘敵、欺民,卻終究無法有效治理國家。第三,台灣社會有日益崩解的趨勢,長年存在的勞資對立依然未解,太陽花運動又帶進世代的仇恨;再加上社會上原有的藍綠對峙和階級矛盾,社會大眾已無共識可言。尤其,一度蓬勃的社運及環保團體,都在民進黨的收編下失去自主性,變成了政治的附庸;這也讓一度趨於成熟的台灣公民社會,又陷入倒退。
賴清德不斷為其台獨論消毒,證實他的輕率和淺薄。然而,蔡英文在標榜「維持現狀」不成後,轉而呼籲兩岸建立互動「新模式」,她自己的答案恐怕也是留白,只能等著別人來填。最可悲的是,一場台獨的盲動過後,所有代價卻要民眾來承擔。
2017-10-05 02:16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蔡英文提遠水 救得了賴清德的台獨烈火嗎? 本報資料照片
蔡英文提遠水 救得了賴清德的台獨烈火嗎? 本報資料照片
中秋節前夕,賴清德極力在立法院為他的「台獨論」消毒,稱蔡政府不會宣布台獨,也不會舉辦台獨公投。與此同時,蔡英文總統也透過官媒喊話,重彈兩岸關係「新模式」的老調,以期賴揆暴衝的「台獨論」不致在中共「十九大」引發重大後果。蔡政府對兩岸關係保持警戒,是正確的作法;但是,只看到「台獨論」對兩岸關係的傷害,卻忽略它對國內社會族群的撕裂,則是更嚴重的盲目。
事實上,不單單在中秋佳節嗅不到社會團結的氣象,在即將來臨的國慶日,更出現「國慶大典沒國旗」的爭議,國旗從總統府和凱道的矚目領域「被消失」。國慶籌委會主委蘇嘉全還說,「國旗不一定要用插的,要用心去愛」,簡直是掩耳盜鈴。不僅如此,一些我駐外使領館發出的國慶邀請函,除略掉國旗,更刻意不提「中華民國」四字,彷彿他們自己就是「新國家」的代表。這些景象,在在令人感到失落和憂傷,也為台灣前途感到茫然。
已經二度執政的民進黨,還在用陳水扁時代的思維來挑撥人民的神經,用台獨意識和國家認同來撕裂社會,用政治手法來掩飾他們拚經濟的無能,用兩岸關係來簡化台灣發展所面對的困境。試想,如果不是因為傲慢,賴清德如何敢公然在國會說出「我主張台獨」?而若不是因為冷酷,蔡英文何以對兩岸關係生變衝擊觀光業者生計而面不改色?如果不是缺乏認同,蘇嘉全為何敢大剌剌把國旗「變不見」?這種「有權就是老大」的心態,除缺乏民主素養,也配不上他們獲得的選票與期待。
不論公開主張台獨,或拋棄國旗國號,蔡政府都在公然撕裂國家,把認同中華民國的國民劃到他們的對立面去。這樣的切割手法,時不時把人民切成兩半,台灣的社會裂痕只會越來越大。民進黨或許可因此坐收一時政治漁利,但長期而言,一個離心離德的社會將充滿怨怒、衝突與仇恨,台灣將如何健全發展?蔡英文向下一代許諾的種種美好未來又如何可能實現?
再以高中國文課綱的文白比之爭為例,表面上看,教育部是在主張教育的「本土化」與「現代化」,因而降低文言文比例;實際上,此舉正是在應和蔡政府「反中」及「去中」的政策,遂行文化的去中,將對立及仇恨之根扎進下一代的腦中。一個有遠見的國家領導人,能留給下一代最好的資產,應該是更大的開放、包容、開明與和平;但蔡政府的作法,卻是在教導並鼓勵下一代自戀、排外、閉鎖與敵視。更可怕的是,即使在課綱這樣枝微的爭議上,政府也不惜採取極粗暴的手段,「表決表到贏」。這種作法,視民主為何物?
蔡政府如此在手段上粗暴、在政治上張揚,主要原因有三:第一,是在野的國民黨已大大失去制衡力量,又被壓制在討黨產的泥淖中,因此主政者可以為所欲為,毫無忌憚。第二,是民進黨缺乏長期執政的理念,仍習於用「打帶跑」的短期戰略因應時局,因此只能在「出招、因應、收拾」的輪迴中打轉。這種戰略,或可用來誘敵、欺民,卻終究無法有效治理國家。第三,台灣社會有日益崩解的趨勢,長年存在的勞資對立依然未解,太陽花運動又帶進世代的仇恨;再加上社會上原有的藍綠對峙和階級矛盾,社會大眾已無共識可言。尤其,一度蓬勃的社運及環保團體,都在民進黨的收編下失去自主性,變成了政治的附庸;這也讓一度趨於成熟的台灣公民社會,又陷入倒退。
賴清德不斷為其台獨論消毒,證實他的輕率和淺薄。然而,蔡英文在標榜「維持現狀」不成後,轉而呼籲兩岸建立互動「新模式」,她自己的答案恐怕也是留白,只能等著別人來填。最可悲的是,一場台獨的盲動過後,所有代價卻要民眾來承擔。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