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正義:兼顧房價及租屋供應的合理
【聯合報╱社論】
2014.10.05 01:45 am
民間團體發起的「巢運」,昨晚夜宿台北市仁愛路「帝寶」外的馬路,除抗議房價居高不下,也向政府施壓訴求「居住正義」。距離一九八九年的「無殼蝸牛」夜宿忠孝東路運動整整廿五年,前後兩次運動,說明政府長年來在住宅和土地政策上的作為不多,有待努力。
最近政府財經首長多次公開發言,都展現政府「打房」的企圖。例如,財政部正在研議「房地合一」課稅法案,一旦定案立法,當然對於炒房有壓抑作用。中央銀行的做法更為積極,用房屋購買貸款成數等管制手段,從融資面增加炒房者的資金成本。央行的手段已略見成效:台北都會區房價據報導已經跌逾一成,而高價新屋成交量亦銳減;即使是都會區二手屋市場,都已顯交易清淡。
任何政策都有正、反兩面,必須就各方面之利弊作出綜合研判及考量。我們先回顧打房政策的背景緣起:今年初,「國際房價負擔能力調查」列出全球各大城市的「房價所得比」,其中,香港最高,達到十四.九倍。該雜誌並未納入台灣資料,如果將大台北市的情況納入,則台北的房價所得比達十五倍,比香港還高。正因為台灣的都會區房價得到這個不名譽的第一,民怨沸騰,才有各財經部會的打房之舉。
台灣都會區房價過高,絕對不只是個「不名譽的第一名」的標籤而已。學者研究指出,今年三月學運即使背後有政黨取向及路線痕跡,但之所以會引發數十萬年輕人走上街頭,多少也與年輕族群薪資凍漲多年、經濟前景不明、居住成本高不可攀等相對剝奪的經濟壓力有關。前述種種經濟壓力,使年輕人感受到世代不公平,三月學運所抗爭的兩岸服貿協議,其實只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簡言之,過高的房價,對在都會區工作的低薪者、無恆產者、年輕而尚無積蓄者,是極不公平的。
除了「不公平」,當前台灣的房價與房市,也有其「不效率」的一面。根據中研院不久前提出的研究報告,台灣的房屋持有成本太低,一棟價值兩千萬元的房屋,一年所繳之稅,還不及一輛兩千西西的轎車;但車輛只會年年折舊,而房價卻是連年飆漲。這樣的「持有成本低、升值速度快」的房價房市結構,自然會吸引有錢人將資金投入房市,而不投入實質具建設性的投資。久而久之,台灣的經濟實體投資必然不足,而勞工的生產力與工作機會也就漸漸衰退。因此,過度蓬勃繁榮的房市,也是台灣經濟無效率的原因之一。
台灣房市過熱之害,相信多數民眾對於央行打房政策以及財政部研擬中的租稅改革措施,都是支持的。但從「居住正義」的角度看,政府要解決台灣民眾居住的問題,「打房」並不是唯一的手段,抑低房價也不是唯一的目的,更周全的做法,是要從改革房地租稅制度、防杜投機炒作及提高公屋比例等三管齊下,才能展現健全發展。
政府可以做的,除了著手「房地合一」、「實價課稅」等制度改革,應針對不同階層及年齡層「無住屋者」設計更實用而前瞻的住宅計畫,結合民間力量增加出租住宅的供給。其目的,一方面是減緩房價的不合理飆升,遏止民間閒置資金流竄房市投機炒作;另一方面,則要協助社會弱勢以及年輕族群解決「有所居」的問題,使那些不追逐購屋置產的人能有便宜可靠的租屋住所,而不致在房價飆風中變成棄兒。
必須提醒的是,台灣營建業向被稱為「火車頭產業」,其上下游連鎖效應極強;政府若為了打房,而連帶嚴重打擊其他行業之景氣,恐怕不是民眾所樂見,那樣的政策也未必能稱之為合理。尤其,台灣房價失控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大台北地區,政府打房不能沒有「因地制宜」的考量;而社會住宅的規劃,也必須有更具創意的發想,在經營手法及區位選擇上,皆須跳脫現有興建大規模集合住宅的模式。
我們認為,一味從貸款限制面壓制買房,其實不是正本清源之道,甚至可能帶來非預期的副作用。因此,行政當局應促請財政部加緊腳步,盡速提出房屋租稅合理化的法案,以求制度化的落實。無論如何,不能讓年輕人期待的房價合理政策虎頭蛇尾,否則他們的選票裁判後果將極嚴重。
公告版位
- Oct 05 Sun 2014 00:59
居住正義:兼顧房價及租屋供應的合理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