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問題學生到身價上億CEO 廖埾佑寫下傳奇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3-14 19:55聯合報 記者王昭月╱即時報導


101餐飲文化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廖埾佑,求學歷程是一個畢業證書都拿不到的「問題學生」,但如今他是身價上億的CEO,事業版圖跨越兩岸,旗下事業體橫跨汽車、化工、餐飲、設計等領域,寫下一頁傳奇。

廖埾佑現年35歲,求學歷程與台灣的教育模式格格不入,他小學在美國念,中學回台灣接受義務教育,取得生平第一張畢業證書,但高中與大學都沒能念畢業,最後受樹德科技大學企管系老師傅懷慧鼓勵,以同等學歷考入中央大學研究所,拿到法律與財政雙學位,另考進交大與外貿協會合作的GMBA,派駐約旦一段時間。

「我從小是個問題學生」,廖埾佑說,念書對他來說並非難事,不愛上學是因為覺得學校給不了他想要的,因此念第一所大學時因學分不足被退學,念樹德科大後,老師認為他足以同等學歷直接考研究所,於是肄業,最後他到補習班上課2、3個月後考進研究所,一口氣拿下雙學位。

傅懷慧老師與廖埾佑很投緣,兩人情同母子,有一天廖埾佑告訴她,想成為她清大學弟,她順水推舟,讓廖找到人生另一個航向,樹德科大校長陳清燿打趣地說,「傅老師騙到一個不會輕易上當的人」。

儘管求學歷程有別於他人,廖埾佑從小就展露創業本能,幼稚園時有家「柑仔店」的冰棒買十送一,他專門幫同學代購,自己就賺那支免費的冰棒,國中時流行「天堂」遊戲,他拿過年壓歲錢買天幣,骨子裡就是想賺錢,大學時到新崛江打工,看準當地缺異國風服飾,後來與雇他的老闆娘合資經營,月入十餘萬。

有著投資創業的膽識,目前廖埾佑承接家裡七家化學分公司,也與志同道合朋友共同創業,觸角廣及餐飲、室內設計等不同業種,現在更進軍上海開車行。

他以「集成店」概念經營事業,旗下事業看似不相關連,卻具共構性,就像「迷你百貨」的縮型,未來的重點就是打出品牌,他相信「只有品牌,才是台灣的未來」,而創業正是他實現自我價值的舞台。

廖埾佑(右)受到樹德科大企管系老師傅懷慧(左)影響,發憤念到兩個碩士學位。記者王昭月/攝影

廖埾佑(中)以整合集成的概念發展事業,吸收多名留學歐學的志同道合夥伴,共同打拚事業。記者王昭月/攝影

廖埾佑從一個拿不到畢業證書的問題學生,成為身價上億的CEO,事業版圖跨兩岸。記者王昭月/攝影
創業﹒打工﹒補習

商業興觀點/和食進軍世界的魔法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3-14 05:08經濟日報 曾志成


日本政府讓農業變成「六次元產業」,從農田到餐桌,實踐「食文化」,並開始進軍海外市場。

日本農林水產省短短三年內讓日本農林水產品及加工食品與世界同步接軌。這個魔法,就是文化行銷。

和食強調「安全安心,營養健康,豐富食材」,便當(BENTO)是和食文化的縮影。和食要在世界競爭,必先擺脫「高貴」形象,接觸一般消費者。

和食故事從便當(「The Food of Japan」:不只美味而且使身心靈獲得滿足)開始。

日本農林水產省和食海外出口支援,範疇從農水產品(稻米、海鮮、蔬菜、水果、和牛、日本茶、調味料)到包裝食品、酒類飲品(日本酒),以及和食海外展店。

為使和食文化在海外市場普及,第一階段「認知度提升」,光是提升「認知度」就要花二、三年時間,和食與食文化魅力必須讓海外市場相關人士了解,變成和食「粉絲」。認知度提升方式是「體驗」,唯有切身體驗,和食美味才會存留在消費者腦海中。為提升和食的海外認知度,和食親善大使扮演極為重要角色,讓和食推廣活動更加聚焦與人性化。

第二階段「人才育成」,從事日本料理的相關人士,對於和食文化理解愈深刻,才能真正傳遞和食精神。

透過與海外開設日本料理相關學程的料理學校合作推廣,強化日本料理專業人才程度。這些人成為和食文化「粉絲」,開始講究日本料理的刀具與食材,形成「原汁原味的堅持」,有利於開拓日本工藝品與食材的海外市場。

第三階段「餐廳認證」。認證制度在海外消費者心目中建立起信心,透過海外日本料理餐廳認證,強化和食「安全,衛生」公信力。

日本農林水產省認為,一般大眾(消費者)推廣固然重要,但並非當務之急,關鍵專業人士(酒店主廚,學校,餐廳等)推廣,才是海外普及重點,透過這些關鍵關業人士影響力,自然能對一般大眾產生作用。

和食與食文化同時依賴「首長行銷(Top Sales)」廣宣,有效提升國際媒體對日本食與食文化認知度,再聯合國際盛事,海外餐廳,以海外大使館等關鍵機構與業者,共同推廣,使和食與食文化迅速普及。

(作者是商業發展研究院組長,本專欄每周二刊登)

薪火新苗/源鮮科技農夫 深耕智慧農場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3-14 05:08經濟日報 朱永光


2008年,光電科技出身的源鮮董事長蔡文清跨足智慧農場,種植水耕蔬菜,搖身變為「科技農夫」,擺脫水耕蔬菜「活不了三年」的魔咒,在科技技術的幫助下種植蔬果,蔡文清懂得從源頭解決「產出來」的問題,兼具量產、美味、口感、無毒、保鮮的市場競爭力,華膳空廚與長榮空廚皆是忠實採購者 。

供應商管理及物料審查是空廚業把關食安的重要一環,源鮮智慧農場吸引長榮空廚董事長嚴若琪的興趣,新自帶著大股東新航到訪源鮮智慧農場,也讓日式燒肉老乾杯的日本採購人員放棄進口食材,轉向源鮮下單,還改變法華素食餐廳的董事長洪銀龍夫婦對水耕蔬菜無菜味的想法。

一場病 開啟人生新旅程
當全球氣候極端化引發全球糧食危機,食安、鮮食意識抬頭,植物工廠的精緻農業商機正夯,儼然是一個熱門產業。然而,蔡文清建造一座座的農場,卻是在對抗癌症病魔過程中,立下的一個志業。

「健康取決於吃進的東西。」10年前的一場病,讓蔡文清改變飲食,開啟他另一個生命旅程,辭去興櫃公司巧州科技董事長職務之後,農業門外漢的他,才發現種「好蔬菜」是一門大學問。

「陽光、空氣、水、溫度與肥料」是植物生長的基本要素,但源鮮農場種的蔬果進一步從植物生理、病理以及營養調節下手,而這些與水耕作物產量及品質是息息相關的。

求教植物神醫 研發有成
抱著追根究柢的精神,源鮮團隊人員拜師求教有「植物神醫」封號的國立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教授蔡東纂,一開始蔡東纂曾因不認同水耕栽植拒絕協助。不過,從不放棄的蔡文清感動了蔡東纂,在教授指導下,源鮮獨家研發的微生物菌與益生菌調配的液態肥料,成功地解決水耕蔬菜硝酸鹽的高含量與無自然菜味的問題。

「源鮮栽培的技巧把蔬菜變成特有的短纖維, 因而富有水果蔬菜之名。」在蔡東纂證明下,源鮮的農作物肥料安全,能防治病害,提高抗菌抗病的能力,種出來的蔬菜還保有順口的甘甜風味。

「做對的事,而不單是把事情做對。」這是蔡文清投入種植無毒蔬菜的態度;「先找到問題,再解決問題。」更是他有效率管理農場的訣竅。

為突破水耕蔬菜面臨的三年魔咒,蔡文清開始思考如何克服水耕植物的水菌共生環境,易引發的壞菌變強,壓制好菌的隱憂;以及水耕栽培蔬菜每三年的產能年遞減,大量施灑化肥只會助長壞菌,最後靠施灑農藥殺菌,更加劇食品安全的問題。

奈米殺菌 打破三年魔咒
於是,他親自向交大客座教授王望南請益,結合王望南研發的奈米氣泡技術,能將水中的氣體奈米化,以奈米氣泡瞬間爆炸的高溫達到殺菌效果。同時,氣泡殺菌能提高水中含氧量,更有助於植物光合作用。

蔡文清管理的農場讓外界看到,原來陽光、空氣與水,搭配施肥的原理以及植物吸收營養的結構,將每個參數控制好,植物可以活得很健康。

蔡文清領軍的團隊有懂光、懂電,還有懂農業的人才,從LED光源到自動化系統,為降低營運成本,首要解決LED光衰的缺點,團隊因而研發一套熱電分離的技術,能有效節省電源與電費支出。

同時,結合大數據的資料分析不同階段農作物的生長關鍵,將資訊反饋到下一輪的生產流程中,持續優化農作物成長最佳化的環境因子,提升產能與維持品質。

蔡文清說,蔬菜耗損率大幅降低,也為源鮮客戶省下一筆挑菜人力成本,創造企業與客戶雙贏。

差異競爭 創投資金挹注
獨家的肥料配方與奈米氣泡技術,是源鮮市場差異化的優勢。

再者,省錢降低成本,增加利潤,使得源鮮在競爭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國際創投更是因看好源鮮的品牌經營而挹注資金投資。

今年8月,隨著落實擴大量產的建廠計畫,源鮮將從既有106坪的農場,3公噸的月產能,擴建至861坪的新農場,月產能將達至54公噸,僅次於美國Aerofarms74公噸的月產能,但其新農場的產效比(公斤/日/坪)卻是Aerofarms兩倍大。

蔡文清結合台灣資通、光電產業與精緻農業的技術,成功將源鮮打造為全球第二大規模量產、單位面積最高產出的植物工廠,未來發展值得期待。

(作者是美商中經合集團董事總經理,Start Up Latte發起人,本專欄隔周二刊登)

管理講堂/抓住需求 做大商機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3-14 05:08經濟日報 張威龍


一百多年以前,有位叫萊維的猶太人,他因對世代相襲的文職工作感到厭倦,想經商,但因為猶太人的關係受到當局的阻攔,於是他隨兩位兄長來到美國謀生路。開始時他專售線團之類的縫紉用品,貨源由他的兩個哥哥供給。三個月以後,他代表兩位哥哥去舊金山發展業務。

當時,「淘金熱」方興未艾。初到舊金山時,除了原有商品外,萊維還帶了一些帆布給淘金者做帳篷用。他未及下船,所帶一些小商品就售罄,只剩下一些帆布。下船後,萊維帶著帆布開始了他摸的「淘金」生意。

他遇到一位礦工,那人抱怨說:他們並不需要帳篷,而是需要挖金時耐穿的褲子。萊維靈機一動,立刻帶著那位礦工到裁縫店,用隨身帶的帆布給那位礦工做了條褲子。這便是世界上第一條工裝褲,據說也是今日風靡世界的牛仔褲鼻祖。

礦工回去之後,消息不脛而走,大量的訂貨單湧到萊維面前。萊維初次嘗到甜頭,並不就此滿足,他以全部精力與熱情投入自己的事業,他要尋找最堅固耐用而又輕便的纖維製作工裝褲。後來他在法國涅曼發現了一種斜紋粗棉布,以藍紗為經、白紗為緯。現在法語中「斜紋布」一詞便源於這個地名。

萊維奉行的一個原則是「顧客至上」。1872年他採納了內華達州一位叫雅各布.戴維斯的裁縫的建議,用銅鉚釘接縫口袋,使礦工粗實的衣服更加結實耐穿。不久萊維.施特勞斯就成了一家著名公司。

《老子》第16章曰: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複。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複命。複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妄作凶。

意指:儘量使心靈達到一種沒有貪念的狀態,牢牢地保持這種相對寧靜的心態。萬物都在蓬勃生長,我由此觀察到了循環往復的規律。萬物紛繁茂盛,雖然迴圈發展,但總會有返回到它的出發點的時候(才能進入新的發展周期)。歸回本原叫「靜」,靜叫做「複命」,複命叫做「常」,認識了常叫做「明」。不瞭解常,輕舉妄動就會出亂子。認識了常,才能無所不包;無所不包就能坦然公正;坦然公正才能天下歸順;天下歸順才能符合規律;符合規律,才能符合「道」;符合了道,才能長久,永遠都不會遭受危險。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而滿足不同顧客需要的「空擋」,財富便源源不斷。在某一地方做生意,必先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當地急需些什麼,然後「趁虛而入」,站穩腳跟,切忌跟在別人後面一哄而起湊熱鬧,趕時髦。所謂「機遇」,一定要根據不同時期不同地點來把握,同時還要顧及自身具有的條件,揚長避短,因時因地制宜。

萊維就是看準了這個需求「空擋」,以價廉物美的服務方式成為這家公司的創始人,其貢獻遠遠超過了他的兩位哥哥。1948年,萊維的重外孫瓦爾特.小海斯決定放棄公司的其他批發業務,集中全力經營斜紋工裝褲,後來這家公司事業大振,整個世界成了他們的目標市場。這家公司成為世界矚目的大公司。萊維這個當年不起眼的小角色,曆經幾代奮鬥,挖到了真正的金子,而這金子並非來自地下,而是來自人們的口袋:需求「空擋」就是最大的市場。

(作者是崇右技術學院教授,本專欄每周二刊登)

思考方塊/4321成事原則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3-14 05:08經濟日報 張俊鴻


曾經與一位陳姓主管(現已退休)共事兩年多,這是一個難得的經驗,該主管做事主動積極,勇於任事,有條有理。觀察他的做事方式,令人感佩,整理成幾個重點,不但可以分享,也可作為自己學習的榜樣。

首先,在作業過程,開始作業前,研擬計畫;如何處理,建立規範;進展過程,確實監督;作業完成,撰寫報告,不但可以展現績效,更可作成案例供參考。

再來,在作業成果方面,要求符合需求、功能與品質,更要求簡潔美觀,後續容易管理維護。

在人員溝通方面,不但主動任事,而且勇於溝通協調,謀取共識,以利作業進行。

歸納流程,以成事為最高原則往前推有幾個步驟,在此稱之為「4321成事原則」

4、計畫,規範,監督,報告。

3、功能,美觀,容易管理維護。

2、主動,溝通。

1、以成事為最高原則。

(作者是資深資訊主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