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感人背影 朱珮綺譜番茄故事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3-12 15:32中央社 桃園12日電
行銷系畢業後的朱珮綺看到父親長年辛苦的背影,內心留下難忘的悸動,決定回到台南家鄉,用行銷的專長,編織「最健康番茄的故事」。圖/中央社
大學行銷系畢業的朱珮綺,原本留在北部逍遙過日子,在一次返鄉時看到父親長年在農田中辛苦背影,內心留下難忘的悸動,決定回到台南家鄉,用行銷的專長,編織「最健康番茄的故事」。
朱珮綺的父親朱泰昌原本是台南的小農,10年前還開著小貨車賣水果,並批發別人種植番茄到市場販賣,但業績卻不能預期,面對家中還有3個小孩還在讀書,正值需要花錢的時候,朱珮綺回憶當初的父親真的是「蠟燭兩頭燒」。
朱泰昌在剛開始踏入番茄這一行時,想著「別人種不好,乾脆自己種」,除了一邊賣水果外,也一面學習改良番茄的栽種。剛開始的第一年,番茄栽種的品質無法令人滿意,朱泰昌仍試圖克服各種問題,找到利用「微生菌」栽種方式,沒想到在果菜拍賣市場的收購價格上,獲得台南學甲農會第一名,而當初朱泰昌配送市場的代號是「445」,也在家人的巧思下成為「賜賜福」番茄園。
這項激勵也讓朱家投入更健康的番茄栽種,歷經10年來的不斷研發,朱家的番茄品質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也獲得吉園圃認證,更把產期從每年農曆11月初,延續到隔年6月。
大學時就讀行銷系的朱珮綺,在畢業後,一度留在台北工作,享受穩定且待遇不差的工作;她原先一直認為脫離家鄉,能獲取更大的自由,但卻在一次回台南時,看到父親在農田中辛苦工作,「即便是番茄依舊健康可愛,但農作父親的身影,卻是令人難以割捨對家的執著」。
返鄉的朱珮綺,將就讀行銷系所學的行銷策略與體驗行銷的方式,運用在番茄的推廣下,她親自配送每一季特級品到果菜拍賣市場,自信「只要產品好,就不怕給人吃」,沒想到不少試吃者一顆接著一顆,從消費者滿意笑容中,得知當季的番茄品質,她也期許自家番茄是台灣「最健康的番茄」。
談到好吃的番茄具備什麼特色,朱珮綺說,現在各種加工的物品太多,食安的陰影讓台灣人聞之色變,因此好的番茄,首重要讓顧客吃的健康。第二就是番茄的質地要好,不能過於鬆軟扁塌,「因為新鮮、好的番茄需要飽滿而紮實,不小心咬上一口,甜蜜多汁的番茄汁液還能噴濺數公尺」,這都是檢視番茄的新鮮度。
朱珮綺說,她也發現年輕人返鄉投入各項農耕的比例越來越多,年輕人會把更新的觀念,運用在新的農作產業發展上,這與舊一代的傳統農作通路有很大的不同。為了讓父親減少對通路上的煩心,朱珮綺除了在既有的果菜拍賣市場上,她也發現在蔬果網路購物上,「口碑行銷」非常重要。
朱珮綺也發現,越來越多網購族群,希望直接透過「動動滑鼠」在網路上買到產地的優質蔬果,減少消費者與果農間的層層管銷,價格更可減少三分之一,而年輕人的創新、不受束縛的創新想法,也將改變新一代台灣農業蔬果的通路管道,「新鮮留給消費者,熟成的則可以做成健康醋等周邊商品」。
談到還有什麼是行銷人的新點子,朱珮綺說,摘採番茄的過程除了邀請附近鄰里的婆婆媽媽一起幫忙,促進地方產業,凝聚向心力外,未來也想利用網路直播方式,讓消費者即時看到田間的採番茄的風情與整個製作的流程,讓消費者不只吃到新鮮的番茄,更能吃到「滿滿迷人番茄的故事」。
大學唸行銷系的朱珮綺(圖)。圖/中央社
婆婆﹒網購﹒網路直播
他的筆抓到神韻 畫中人讚「有夠像」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3-12 07:47聯合報 記者蔡家蓁/金門報導
金門駐縣藝術家鄒佳哲(右)昨在金門辦展,他筆下的阿嬤出席時直呼「好像喔」。 記者蔡家蓁/攝影
在台擔任街頭畫家將近20年的鄒佳哲,去年造訪金門,深深的愛上這裡,不僅申請成為首批駐縣藝術家,更將在金門停留的180天裡,畫下200多幅大小作品,筆下的百歲阿嬤、豬肉販、甚至剖蚵阿嬤等「麻豆」到場欣賞時,看到自己成為「畫中人」,直說「有夠像」!
今年47歲的鄒佳哲從小喜歡畫畫,大學攻讀法律系,原以為以後與畫畫無緣,當服役派任政治作戰特勤隊,每天辛苦與危險任務,更讓他決定隨「心」而走。
他的「同梯」暨現任新北市秘書處長林芥佑昨天飛到金門力挺時回憶,跟他在半年的新兵訓練裡,總覺得他是位「浪漫的人」,因為不管多辛苦,入夜後總見他看著月亮作畫,甚至在連江縣街頭跑5000公尺時,還對路過的阿公、阿嬤作深入觀察。
「少年ㄟ,畫咧真好!」金門駐縣藝術家鄒佳哲昨辦「金門你有張美麗」創作展,共展出65幅,以他在金門期間的自然生態與人物肖像畫為主,畫中人物全都是素人,每天穿梭街頭與市場,也因此市場的人全都認識他。
鄒佳哲說,在淡水當街頭藝人20年,畫過2000多幅像,多年經驗,讓他可以快速抓到人物神韻,自己是「畫工一流、速度一流、人品一流」的「三流」畫家。
他說,金門的阿嬤相當熱情的擺POSE供拍照,優雅慈祥的笑容呈現樂觀的生活,讓他筆下的人物,透過光影展現出平凡中耐人尋味的故事與熱情。
金門﹒藝術家﹒街頭藝人
咖啡杯裡是古井!? 芬園社區成打卡聖地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3-12 07:47聯合報 記者林敬家/彰化報導
彰化縣芬園舊社社區上個月完成咖啡小棧公園,相當吸睛。 記者林敬家/攝影
彰化縣芬園舊社社區在東西南北中5個方位各打造1座公園,有超大象棋盤的「棋盤公園」、五分車車路「丟丟咚公園」等相當富有童趣,上個月最新曝光的「咖啡小棧」則將荒廢古井做成大型咖啡杯,還有3D咖啡牆面,預計再吸引遊客朝聖打卡。
芬園鄉位處彰化邊陲,老年人口居多,舊社社區多年來帶領長者當志工,投入社區綠美化,芬園圖書館長李玉蟾說,一群平均年齡超過65歲的阿公阿嬤連續打造了5座特色公園,搬磚、整地、鋪草、種花都自己來,還認養公園維護,社區的美獲文化局補助設計小旅行,常有遊客包車造訪。
位在社區中心的「咖啡小棧」上個月才完工,志工挽袖整20多年來雜草叢生的荒地,將古井彩繪為咖啡杯,廢輪胎作為把手,磚造水塔外觀巧妙成為咖啡機,休憩區則利用福興廠商的紙捲、台玻廢棄玻璃打造成桌椅,環境相當愜意。
舊社社區理事長張凰鳳6年多前是家庭主婦,她大方捐出自家66坪彰南路旁土地規劃為公園,找來幾個朋友整地,完成第一座「五里亭」公園,呈現早期小茶亭供路人免費飲水休息樣貌。
102年再捐出100多坪的土地,打造超大象棋盤的「棋盤公園」,得動員32人搬動「下棋」。其他地主見社區綠美化做出口碑,也無償提供土地,供社區做「丟丟咚公園」,以廢棄單車輪胎做火車頭,記錄五分車運送甘蔗的古早生活。
彰化縣政府社會處長黃淑娟說,舊社社區居民努力的成果,在今年彰化縣社區總體評鑑中獲得第一名,將代表彰化縣參加全國社區評鑑。
咖啡﹒綠美化
老屋活化 難在找不到屋主、產權難解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3-12 07:47聯合報 記者林敬家、簡慧珍/彰化縣報導
彰化市AGA Burger利用老宅空間營造溫馨店面,郭立媛與丈夫黃俊嘉尋找老屋的過程不容易。 記者林敬家/攝影
.
彰化市AGA Burger利用老宅空間營造溫馨店面,郭立媛(圖右)與丈夫黃俊嘉尋找老屋的過程不容易。 記者林敬家/攝影
台灣吹起老屋風潮,老房子獨有的格局以及具時代感的磨石子、花窗與堅固建材等都讓人傾心。閒置老屋雖不少,但想租老屋的人卻不一定租得到,不是找不到屋主,就是所有權人的產權難解,降低了活化的機會。
彰化市民黃俊嘉與妻子郭立媛原本在台北西門町經營外帶式漢堡店,生意有聲有色,因房東漲房租兩人決定返鄉創業。一開始就鎖定老房子,黃俊嘉說,店面找了半年,有些屋主已搬到外地卻也不願意將房子出租,現在的店面是透過熱心里長介紹才接觸到屋主。
這棟40多年的透天厝一樓本是醫事檢驗所,兩人為減少開支花了4個月裝潢。他們對老屋情有獨鍾來自於曾參加木工班,撿拾木料改造成實用的家具及裝飾,店面簡樸卻不失巧思。
鹿港子弟許書基成立小鎮資產管理公司當平台,引進年輕世代這股活水,代管、代修鹿港老屋。茉莉人文環境教育中心就是屋主免費提供給小鎮公司舉辦觀光、人文教育活動,用老屋、養老屋的成功範例。
許書基表示,「茉莉」這幢老屋荒廢半世紀,屋主不是不想利用,但因事業繁忙無暇管理,主動找上小鎮資產公司,如願讓老屋恢復往日風采,年輕人有創業空間,對屋主和家族光榮也加分。
彰化溪州一棟百年古厝因里長申請補助維護,鄰近社區跟著改變樣貌,彰化市火車站附近的台鐵老宿舍也從廢墟搖身一變成為年輕人打卡熱點。
彰化文化局科長張林傑說,老屋若由民間自主活化,能避免老建築受文資法束縛的限制。
彰化參考台南老屋的補助作法,去年開始受理民眾申請老屋修繕或經營補助,目前全縣有11例因此受惠,今年補助近期將公告。
老屋﹒創業﹒鹿港
化身餐廳、書店…老屋改造變亮點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3-12 07:47聯合報 記者林敬家、簡慧珍、鄭宏斌/連線報導
邱嘉婷與丈夫在三合院裡經營甜點店。 記者林敬家/攝影
邱嘉婷與丈夫在三合院裡經營甜點店。 記者林敬家/攝影
越來越多老屋經改造化身餐廳、書店或工作室,成了青年創業的最愛。他們看好老房子的魅力,寧願花大錢買下或租下改造,讓荒廢三合院成了受歡迎的甜點店面,褪色的老旅社翻轉為熱門的咖啡館,老房子因此再生榮光。
黃志宏經人介紹買下彰化鹿港鎮巷弄間的老屋,整理時覺得老房子住起來舒適,想讓更多人知道老屋的好,決定開書店「書集囍市」,增添鹿港書香。
黃志宏斥資450萬元買下86年屋齡的老屋,再花200萬元整修,加起來已可在鹿港買一幢現代化透天厝。
彰化市小西街上「紅葉食趣」建物前身是「紅葉大旅社」,56年屋齡的老旅社繁華盡失。2名年輕教師與屋主溝通半年,最後租下旅社一樓改造為輕食咖啡廳;屋主家族協議將租金作為修繕老屋的基金,這幾年鄰近文創店家因此聚集,老街再現活力。
店裡保留旅社花窗、磨石子櫃台、旋轉樓梯,臥室成了包廂,50年代的舊沙發成了聯繫過去與現在的代表物。老闆之一李宜芳說,為維護老屋盡可能不用明火,房東就住在二樓,「我們的共同目標就是讓老屋活下去。」
花壇鄉民施昆佑捨不得外婆家的三合院荒廢,與妻子邱嘉婷一起將老屋打造為專賣甜點的「麵包屑」手作屋,整修一年才開放,成為在地私房景點。祖厝獨一無二的風味在市場上有了亮點,不少人為看三合院慕名而來。
台南市新營區獨立書店「曬書店」也是老屋再生的例子,這裡是新營第一、也是唯一的獨立書店,老闆是新營社區大學主任張文彬。為讓更多台南人來新營,振興這個前縣治地區,不僅曬書店要開張,本月中旬還要發行第一本在地誌「新代誌 X-ing Life」,透過文化活動和在地誌,注入文化養分,凝聚共識、活化在地。
張文彬是屏東人,因工作緣故來到新營,卻產生故鄉之情。為讓新營也有辦展、座談和閱書的獨立空間,前年租下這棟老屋,視為文化資產,除作獨立書屋,也展售在地文創產品,希望有更多人走入鄉間,拉近城鄉距離。
..
新營區獨立書店「曬書店」,老闆張文彬3月中旬將發行第一本在地誌。 記者鄭宏斌/攝影
.
新營區獨立書店「曬書店」,老闆張文彬(圖)3月中旬將發行第一本在地誌。 記者鄭宏斌/攝影
同為老師的謝佳吟與李宜芳花了許多時間說服房東讓紅葉大旅社作為餐廳。 記者林敬家/攝影
同為老師的謝佳吟與李宜芳花了許多時間說服房東讓紅葉大旅社作為餐廳。 記者林敬家/攝影
.
同為老師的謝佳吟(圖右)與李宜芳花了許多時間說服房東讓紅葉大旅社作為餐廳。 記者林敬家/攝影
老屋﹒鹿港﹒咖啡廳
不管亮不亮 這些「台灣之光」美到讓人移不開眼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3-12 09:00聯合報 記者潘欣中、吳淑君、游明煌/連線報導
燈塔觀光「錢」力無窮,交通部航港局決定大力開發這群「台灣之光」。 圖/報系資料照、見下方圖源1
全台包括離島共有36座燈塔,其中,啟用134年、被譽為「東亞之光」的鵝鑾鼻燈塔園區,是最光亮、最賺錢的燈塔,即使去年陸客來台人數急凍,仍為公庫賺進7000多萬元,是燈塔界的「首富」。
台灣燈塔多,且深受遊客喜愛,「燈塔旅遊」也成為許多人重要的旅遊記憶。就因為燈塔的觀光「錢」力無窮,交通部航港局決定大力開發這群「台灣之光」,不論會亮或不會亮的燈塔,全部都要善用。
截至去年底,全台共有富貴角、奇萊鼻、鼻頭角、漁翁島、高雄、鵝鑾鼻、三貂角、東引島、東莒島、白沙岬、綠島、芳苑等12座燈塔開放供民眾參觀,每年遊客達120萬人次;基隆燈塔、澎湖七美燈塔也將在今年開放遊賞。
● 這14座燈塔 想去就能去
富貴角燈塔
富貴角燈塔位於台灣最北端的富貴角,對外開放後吸引不少遊客參觀。 圖/北觀處提供2
奇萊鼻燈塔
花蓮奇萊鼻白色燈塔聳立綠地,景色優美。 記者范振和/攝影3
鼻頭角燈塔
被知名部落格譽為「絕美秘境」的新北瑞芳鼻頭角步道,不只可坐擁群山海景,還有一座浪漫白燈塔,吸引遊客朝聖。 記者張芮瑜/翻攝4
漁翁島燈塔
漁翁島燈塔在西嶼落霞美景襯托下,共賞夏夜的寧靜與浪漫。 圖/澎管處提供5
高雄燈塔
高雄燈塔。 圖/報系資料照6
鵝鑾鼻燈塔
鵝鑾鼻燈塔是僅次貓頭鼻公園的人氣景點。 圖/報系資料照7
三貂角燈塔
三貂角燈塔。 圖/新北市政府觀旅局8
東引島燈塔
於1904年建造的東引島燈塔(民國前8年),經航港局人員努力修復,重新展現風華。 圖/交通部航港局提供9
東莒島燈塔
圖為2012年5月21號清晨中央氣象局人員在連江縣莒光鄉東莒島拍攝的日食景象,旁為東莒島燈塔。 圖/氣象局提供10
白沙岬燈塔
白沙岬燈塔。 圖/報系資料照11
綠島燈塔
綠島燈塔夕陽無限美。 圖/綠島鄉公所提供12
芳苑燈塔
最年輕燈塔─芳苑燈塔。 圖/交通部航港局提供13
基隆燈塔
基隆燈塔目前為管制區,已有110年歷史,航港局計畫在今年評估開放民眾參觀。 記者游明煌/攝影14
..
七美燈塔是澎湖最南的一座燈塔,也是日本人在台灣興建的最後一座燈塔,兼具地理和歷史意義。 記者朱家瑩/攝影15
● 鵝鑾鼻燈塔 3月底修復
本島燈塔界的老大哥,就是鵝鑾鼻燈塔,清光緒7年(西元1881年)動工、1883年啟用,當時為防備與原住民衝突,設置布滿槍眼的圍牆、壕溝,也使鵝鑾鼻燈塔成為全世界唯一的武裝燈塔。
100多年來的風雨歲月,鵝鑾鼻燈塔園區傷痕累累:但將於今年7月屆齡退休的彭念陸成了讓它重生的貴人。
彭念陸曾長期承辦港務工程,去年5月接任鵝鑾鼻燈塔主任,驚見園區處處坍裂,病因不輕:圍牆裂縫不斷擴大、雨水集水室漏水、壕溝邊坡坍陷、圓形塔身銑鐵鏽蝕。去年9月雙颱襲台,園區低漥處更淹水逾1公尺。
「知道它病了卻不去醫,對不起良心!」彭念陸去年底啟動修護工程,因為燈塔是歷史建築,修復時必須保存原貌,因此,他苦心研究傳統工法,引進新式修護與環保工法,動支200萬元整修,3月底就能修復完成。
清末建造的鵝鑾鼻燈塔武裝圍牆旁壕溝,側邊土方坍陷約三十公分,彭念陸以生態工法修護,還原早年樣貌。 記者潘欣中/攝影16
他說,鵝鑾鼻燈塔圍牆、壕溝以磚頭加紅土、糯米、紅糖混合的三合土砌建,修復時,以針筒注入環氧樹脂黏固、以長鋁片固定強化,壕溝側坡植被採生態工法,塔身銑鐵鏽蝕無立即危險,列為下波修護重點。
今年7月屆齡退休的鵝鑾鼻燈塔主任彭念陸(左),以保存原貎的修護法填補圍牆裂縫,每天親自監工,為最後一浬的公職生涯留下美麗印記。 記者潘欣中/攝影17
● 最吸金燈塔 為公庫進帳7000多萬
有彭念陸的修復,鵝鑾鼻燈塔更屹立不搖。在墾丁國家公園區中,鵝鑾鼻公園是僅次貓頭鼻公園的人氣景點,2013年創下入園160萬人次的紀錄,即使去年下半年起陸客急凍,只有100萬人次入園,但因墾管處去年元旦起將40元門票調高到60元,加上停車費,仍為公庫進帳7000多萬元。
墾丁資深導遊廖英傑說,鵝鑾鼻公園占地59公頃,珊瑚礁石灰岩的奇特地質與鵝鑾鼻紀念碑都是配角,主角就是鵝鑾鼻燈塔園區,21.4公尺高的白色唯美燈塔,配上「東亞之光」的美譽,成為必遊浪漫景點。
● 「不亮」燈塔也很美
航港局也開始發掘各地燈塔「錢」力,連高美、烏坵、球子山這3座「不亮」的燈塔,都是觀光旅遊的「潛力股」。
交通部發展燈塔觀光,全台唯一一座紅白相間、位於高美濕地旁的高美燈塔,預計今年開放。 圖/報系資料照18
航港局副局長李雲萬說,高美燈塔的燈因移到台中港而被取代;烏坵燈塔今年將重新點燈;球子山燈塔將與鄰近景觀串成帶狀觀光線。
有百年歷史的烏坵燈塔,是島上歷史最悠久的建築物。 圖/報系資料照19
烏坵燈塔於清同治13年、西元1874年啟用,1954年因兩岸情勢緊張而熄燈,1968年拆卸燈具及發光體。去年,國防部同意復燈,金門縣府也同意,將在熄燈63年後重新亮燈。
球子山燈塔是第一座由國人自行設計、施工的燈塔。 圖/報系資料照20
1956年啟用的球子山燈塔是第一座由中華民國自行設計施工的燈塔,當時因基隆港外有新瀨險礁,常有船隻出事而興建;1991年,新瀨險礁被炸掉,球子山燈塔熄燈。航港局在基隆光華路設置全台首座燈塔文物館,將與市府合作,串連球子山燈塔、基隆港築港紀念碑、仙洞巖、荷蘭城、基隆燈塔成為觀光廊帶,招攬觀光財。
墾丁﹒國家公園﹒珊瑚﹒歷史建築
公告版位
- Mar 12 Sun 2017 17:45
台灣百寶鄉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