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核低碳 敵不過供電現實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3-12 02:19聯合報 葉宗洸/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新竹市)


三一一反核遊行訴求之一,是「非核低碳 乾淨空氣」,除了核電,反核團體亦批評燃煤電廠與民間的汽電共生設施,希望政府能鐵腕禁煤,以解決空汙。

民進黨政府至今仍不敢做出立即廢核,更不敢輕易減煤,原因無他,即供電緊迫窘境每下愈況,但具體有效的解決方案,至今仍付闕如。眼看時序即將進入夏季,缺、限電危機迫在眉睫,令人憂心。

選前蔡英文總統宣示的電力規劃中,有兩項挑戰,其一是目前發電占比僅有四%的再生能源,在二○二五年時要大幅提升至廿%,另一則是用電零成長。然而,以目前公布的相關數據來看,這些挑戰似乎可直接升級為「鐵板」了。

根據主計總處的資料,去年經濟成長率為一.五%,而台電總發購電量為二二五八億度,較前一年增加六十七億度,三.一%的用電量增幅是近六年新高。二○一一與一四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三.八%與三.七四%時,用電量增幅均達到二.七%,但以去年的經濟成長率,用電量增幅卻創下新高,未來難道要壓抑經濟成長,來達到用電零成長的目標?

去年用電量大幅增加,蔡政府不是把責任推給前朝就可了事的。政府必須務實面對用電將持續成長的趨勢,透過節電讓用電零成長的想法太過天真。

今夏供電預期異常吃緊,主要是因北部兩座核電廠的四部機組中,兩部面臨用過燃料無法從爐心退出的難題,必須先後停止運轉;另兩部則因非關技術的政治因素,被迫停止運轉。

如果,核二廠一號機的裝載池改建計畫,以及大潭緊急發電計畫,都無法如期於今年七月完工,就算重施去年「找電」故技,今夏限電仍將無可避免。

林全院長或許迫於壓力,不敢輕言重啟停止運轉的核電機組,但反核遊行的非核低碳訴求悖離供電現實。去年核電機組的總發電量僅剩三○五億度,較前一年減少近四十七億度;燃煤則是八九二億度,增加近四十八億度;燃氣也來到八一二億度,增加近四十三億度。再生能源總發購電量雖增加廿三億度,但在總發購電量占比反下滑○.一%,來到四.一%。

急速減核且再生能源發展不及之下,面對未來的用電成長,目前解方似乎就是持續增加火電占比。不過,第三座天然氣接收站及相關貯氣設施,尚不知何時動工,火電占比的提升只能依賴燃煤發電,標榜要低碳綠能治國的政府能不慎思嗎?

政府若真有心回應低碳訴求,誠心建議仿效英國「以核養綠」的能源政策,唯有保留核電提供充足且穩定的基載,方能穩健且無後顧之憂地發展綠能,並儘早達成低碳永續的目標。

核電﹒再生能源﹒反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