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奏效 登革熱未本土化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12-06 01:20聯合報 蘇益仁/國家蚊媒疾病防治及研究中心總召集人(台南市)

時序進入十二月,今年登革熱疫情,自五月起本土病例台南二例、高雄二例及屏東一例,加上台北市最近三例,全台只有八例,是台灣近五十年來的新低紀錄,頗出乎大家意料之外,但也慶幸台灣登革熱疫情未本土化。

今年登革熱本土病例特別低的原因,尚待疾病管制署及國家蚊媒疾病防治研究中心召開專家會議來檢討,但與全球疫情恐怕沒有關係,因東南亞國家,如新加坡,今年疫情皆比去年嚴重,台灣今年的登革熱境外移入病例也多達三百卅三例,比去年高近兩倍。因此,今年疫情降低應與防疫措施相關。

今年初台灣南部三縣市政府登革熱防疫單位,紛紛成立登革熱防治中心,編列專責防治人力,並展開全面性的孳生源清除。除對民眾進行鄰里動員,光台南市就舉辦了三百場以上教育及講習會,同時也對高危險地區、市場、廢棄空地等進行掃蕩及查核,這些措施應居首功。此外,今年八月至十月多個颱風及連續大雨,與去年八月的台南水文頗為相似,但地方政府有了經驗,雨後即強力清除積水及孳生源,也與疫情控制有密切關係。

今年國家蚊媒中心成立的最大貢獻在於,集合全國蚊媒防治專家,在南部三縣市高風險區廣泛布建蚊蟲誘卵器及誘殺器,提供埃及斑蚊密度的客觀指標。根據中興大學杜武俊及屏東科技大學張念台教授團隊的初步資料顯示,南部三縣市高風險區的蚊蟲分布陽性率仍普遍存在,達四十至八十%,但密度指數未達WHO發病值,使蚊蟲叮咬傳遞鏈打斷,可能是境外移入病例雖多,但本土病例降低的原因。

今年南部三縣市防疫的最大進步,除上述措施外,對未來防疫最重要措施是科學防疫能量的建置,包括地理資訊及蚊蟲密度等監測資料,可即時分析各項風險指標,並預測疫情熱點,及時提供孳生源清除及化學防治的參考。成大莊坤達教授也建置了雲端系統,提供民眾以手機掌握疫情最新資訊。台灣經過去年慘痛經驗發展出的科學防疫能量,已內化成地方防疫的常態建置,可作為新南向政策的寶貴輸出經驗。

登革熱疫情雖未常態化,但疫情爆發的客觀環境仍存在,不能掉以輕心,更應保持戰果並防患未然。政府除成立專責機構防疫,在醫療公衛面應普及快篩檢驗試劑的運用,加速病例偵測;建立完整血清流行病學資料,以有效預測疫情幅度,及早規畫病患分流機制。

對於蚊媒防治工作,應以根除埃及斑蚊為國家防疫政策的最高指標,針對基改蚊及沃巴氏菌兩項科學防蚊策略進行評估,方是登革熱未來防疫的長久之道。此外,登革熱疫苗及藥物的開發都對國家防疫及生醫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應積極規畫執行。台灣今年的登革熱疫情,正驗證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古訓。

疫情﹒登革熱﹒埃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