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聯合/面對嚴峻經濟,新政府應趨吉避凶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5-23 01:17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新政府尚未就任即坦言今年經濟成長率「保一」困難,蔡英文在就職演說中提到「經濟」的關鍵字更多達廿七次,顯示新政府深知,交出一張合格的經濟成績單,是項嚴峻的挑戰。然而,要如何打破台灣的「悶經濟」,在就職演說中卻未看到解方。


蔡英文。記者侯永全/攝影 侯永全
分享去年我國經濟成長率僅○.七五%,今年情況仍未見好轉,出口與外銷訂單分別出現連十五衰與連十三衰,是史上最差表現。由於統計基期偏低已持續一年多,新政府上台後,只要不出現如陳水扁廢核四的荒唐作為,台灣經濟要出現大幅下墜的機率不高。但這是我國第三次政黨輪替,也是民進黨首度「完全執政」,民眾對新政府的期待恐怕不僅止於「不要更壞」。
蔡英文上台,在經濟上立即面對了兩大不利因素。首先,北京對新政府採取「觀其行」的態度,兩岸貨貿談判暫停,陸客來台減少,短期內台灣不易再享有兩岸經貿紅利。其次,台灣近年出口表現高度仰賴美國蘋果手機等明星產品,目前蘋果陷入創新瓶頸,台灣外銷也難見起色,上月來自美國的外銷訂單衰退十一.四%,創近十年來最差表現,蘋果對台灣經濟的影響恐不下於對岸。

蔡總統在就職演說中宣示,新政府上台後的第一要務,是要推動經濟結構的轉型,突破台灣經濟的停滯不前。但是,推動經濟結構轉型並非一蹴可幾,政府喊產業升級已廿餘年,歷經多任總統,都未成功。蔡英文當然也知道這項工程之艱鉅,若不從整體決策思維及民間投資觀念的改造,乃至人才及教育品質的提升下手,轉型恐怕難有寸進。

台灣近年薪資成長停滯,與國內投資不振有極大的關係。民間投資已經連續十五年處於停滯狀態,固定資本形成的年增率從上世紀九○年代的平均八.二一%,一路下滑降至本世紀前十年的一.二%,近五年更降至○.九六%。相對而言,我國今年超額儲蓄率將創廿九年來新高,這顯示,台灣並不缺錢,缺少的是引導投資的意願和投資機會。

蔡總統的對策,是要發展綠能科技、國防產業、生技醫藥、亞洲矽谷和智慧機械等五大創新研發計畫,作為經濟轉型的旗艦計畫,藉以引進投資活水。但產業界質疑這五大計畫涵蓋面太窄:疑慮之一,是台灣現有的產業鏈、人才供應能否成功推動這五大計畫;疑慮之二是,這五大計畫皆非短期內可見到成果,未必能有效驅走當前的經濟寒流。

衡酌整體內外情勢,新政府的經濟政策必須注意「趨吉避凶」的原則,不可孤注一擲。第一,蔡政府即使無法像馬政府時代一樣維持良好的兩岸關係,也不可以認為兩岸經貿是可以忽視或輕易拋卻的環節。畢竟,兩岸經貿占我國經濟比重極為可觀,若任意擱置貨貿、服貿談判,卻寄希望於未可知的TPP和RCEP,是不切實際的想法,經濟可能轉型未遂即掉落深淵。

第二,推動產業升級不能僅局限於五大創新計畫,而應落實在已具實力的各項產業上,才能收促進投資效益之功。扁政府時代夸夸其談的「兩兆雙星」計畫,傾政府之力扶植面板與記憶體產業,結果反而造成業界投資過剩而互相廝殺,最後鎩羽而歸,政策誤導的殷鑑不可或忘。

第三,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強調環境永續、國土規畫、區域均衡的追求,是正確的方向,但必須拿捏衡平原則,不可偏廢。蔡英文宣示從二○一八年起核電廠要陸續除役,但另一方面,民進黨執政縣市反對燃煤電廠繼續運轉,在綠能開發進展缺乏下,國內供電能否保持穩定,令人憂慮。

要想在凶險的情勢下追求台灣經濟突圍,新政府能犯錯的空間不多。新閣要利用有限的資源,在有限的時間內繳出拚經濟的成績單,既點燃投資的火種,又避免誤踩雷區,必須步步為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