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學者該做什麼?〉
【聯合報╱馬凱】 2010.11.21 03:32 am


在國民黨一黨獨大時代,甘冒大不韙,敢為天下蒼生請命的胡佛教授,不論在學術崗位,還是開啟民智、引導風氣,都留下赫赫名聲;在今日萬馬齊瘖,諤諤之士幾已絕跡的大環境之中,格外令人緬懷。 惜乎胡教授於阿扁主政以來,即鮮少與聞世事;直到最近接受台大名譽博士,方才大抒胸中塊壘,痛罵專業不足、很會硬拗之非「一流學者」,又謂不會上電視,只為不會罵人。

看今日立場鮮明、無事不通卻又自是其是、非其所非的媒體名嘴,讓所有的問題,或大或小,若重若輕,一概在詭辭、偽辭、遁辭的攪擾之下是非混淆、黑白難分,胡教授語重心長的感慨,的確引起深深的共鳴。

然而,反過來看,豈不正因為有真知灼見的一流學者、知識分子不屑拋頭露面,參與混戰,使整個社會在專業知識方面呈現一片空白的困窘?而廿年來台灣內外環境變動日亟,許多重大事件言人人殊,社會大眾迫切尋求專家指點迷津;而一流學者卻不願慷慨分享其獨到見解,更不願自尋煩惱,與伶牙利齒的資深媒體人、名嘴學者糾纏不休;因而黃鐘毀棄、瓦釜雷鳴,令整個社會只聞一片喧囂的雜音,偏見、邪見瀰漫,迷惑益深,最後只能靠民粹引導社會走向。平心而論,這樣的局面,不正是富有專業知識的一流學者孤芳自賞、自閉於象牙塔中所造成?

其實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知識分子,原本不是如此的。數千年來,「士以天下為己任」,就是每個讀書人懷抱的職志,從不以獨善其身、獨享其利為已足。這就是解嚴以前,不畏警總偵騎密布,隨時準備做階下囚的胡佛教授,這些令人敬仰的讀書人敢於衝撞既有體制、宣揚憲政主義、捍衛民主自由的驅動力。

當時電視媒體尚深受管制,政論節目更如鳳毛麟角,而今日之所以能夠大鳴大放乃至囂聲震天,何嘗不是幾位民主鬥士奮力爭得?如果當時電視媒體即如此重要,相信胡佛等「四大寇」必不會不積極運用影響力無遠弗屆的傳播管道宣揚其觀念、擴大其戰果。

今天一流學者不上電視,相信不只因不會罵人;即使並非一流學者,不張口罵人者亦不在少。一流學者於今日,或皓首趕寫美國期刊的SSCI論文以求升等、補助、躋身一流學者之不暇,連基本的教學工作都視若餘事;或眼觀八方、仰體上意,冀望有朝一日雀屏中選,可以功名得意;這才是無暇理會世間事的主要原因。胡教授聲名極盛,復視前者如敝屣,何不布施些專業知識及真知灼見,為斯民解惑、除迷?

(作者為經濟評論者)

【2010/11/21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