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兩岸半導體產業應由競爭進入合作
2015-11-21 01:56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近來中國大陸紫光集團在官方資金支持下併購動作不斷, 7月時釋出擬以230億美元收購美國DRAM大廠美光,但因各方反對而未成功;但至今已購併包括大陸的展訊與銳迪科,以約25億美元收購惠普旗下的新華三51%股權、以38億美元取得硬碟大廠威騰15%股權、透過威騰併購SanDisk,總交易價約190億美元。在對台灣產業方面,10月時挖角南亞科總經理高啟全出任全球執行副總裁,參股6億美元投資封測廠力成,持有25%股份;最近更放話若台灣政府願意開放陸資投資IC設計產業,願意讓展訊、銳迪科與聯發科合併,兩岸攜手超越美國高通。究竟應如何看待此一事件?面對兩岸半導體產業的競局該如何應對,相信各界都很關心。
觀察大陸半導體產業政策的發展脈絡,不難發現許多台灣經驗的痕跡。我國早年透過多項政府推動的大型計畫,從無到有創建了半導體產業,逐步孕育出獨步全球的半導體價值體系與聚落。目前台灣在晶圓代工、IC封測等領域已躍居全球領先,因此我國的半導體產業推動政策,也成為大陸推動其半導體產業的「樣板」。大陸無論在官方或民間,動輒以我國的台積電、聯發科、日月光為師,自然也不意外。
不過,放眼全球半導體產業,台灣雖然在領先群中,但無論是半導體製造技術、IC設計能力,仍有如Intel、Qualcomm(高通)等美國企業居首;在車用半導體、感測器、工業用半導體等領域,日系與歐系廠商仍居領先;韓國三星更執記憶體領域之牛耳。因此,從大陸發展政策的角度而言,如僅以超越台灣半導體產業為目標,也無法讓大陸躍居全球半導體第一大國。亦即,若大陸業者展訊有朝一日超越了聯發科,在國際手機晶片市場中也仍落後於高通。甚至可能因展訊與聯發科的激烈競爭,使在前的領導業者高通有機會進一步擴大領先優勢。
由於兩岸在多數半導體領域中尚非單獨領先者,從競局的角度而言,對雙方最有利的策略,必然不是彼此對抗的零和遊戲,反而是以合作取代競爭,共同超越在前的龍頭業者,也就是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兩岸若能透過透明的協商機制,以開大門、走大路的方式,商討雙方在半導體產業的互補與合作,以台灣的經驗協助大陸發展本土半導體產業鏈,同時將台灣半導體產業既有的元素置入大陸半導體供應鏈中,使大陸半導體供應鏈崛起的益處由兩岸共享,當可避免囚犯的困境發生在兩岸半導體產業的競局之中。
此一策略思維的調整,已可見於近期兩岸半導體產業的微妙互動中。近期積極欲與我國產業發展合作關係者,當屬大陸的紫光集團。由於紫光集團被歸類為大陸國家隊的一員,從其近期的積極作為中應可見大陸戰略思考的轉變。紫光不但可與聯發科化敵為友,共同開發手機晶片市場,挑戰高通在全球市場的領導地位,紫光亦可與台灣及美國業者結盟,共同發展本土記憶體供應鏈。雖然目前紫光集團尚無法直接與美光或東芝合作,但已轉向透過美光與東芝的供應鏈業者或合作廠商,如南亞科、華亞科集團、力成、SanDisk等,間接發展美中台三方的合作關係。
若未來兩岸的產業結盟可進一步具體成形,在手機晶片上最受威脅者當屬高通等龍頭廠商,在記憶體方面兩岸則可共同挑戰韓國三星。因此,若能以多元的競合思維取代傳統的對抗意識,對兩岸產業未來的發展應較為有利。
期待兩岸政府可察覺此一競局思維之轉變,共同建立互信,發掘多元的產業合作契機,那麼台灣與中國大陸的半導體產業才有機會在未來共同挑戰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龍頭地位,達成真正的互惠雙贏。
2015-11-21 01:56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近來中國大陸紫光集團在官方資金支持下併購動作不斷, 7月時釋出擬以230億美元收購美國DRAM大廠美光,但因各方反對而未成功;但至今已購併包括大陸的展訊與銳迪科,以約25億美元收購惠普旗下的新華三51%股權、以38億美元取得硬碟大廠威騰15%股權、透過威騰併購SanDisk,總交易價約190億美元。在對台灣產業方面,10月時挖角南亞科總經理高啟全出任全球執行副總裁,參股6億美元投資封測廠力成,持有25%股份;最近更放話若台灣政府願意開放陸資投資IC設計產業,願意讓展訊、銳迪科與聯發科合併,兩岸攜手超越美國高通。究竟應如何看待此一事件?面對兩岸半導體產業的競局該如何應對,相信各界都很關心。
觀察大陸半導體產業政策的發展脈絡,不難發現許多台灣經驗的痕跡。我國早年透過多項政府推動的大型計畫,從無到有創建了半導體產業,逐步孕育出獨步全球的半導體價值體系與聚落。目前台灣在晶圓代工、IC封測等領域已躍居全球領先,因此我國的半導體產業推動政策,也成為大陸推動其半導體產業的「樣板」。大陸無論在官方或民間,動輒以我國的台積電、聯發科、日月光為師,自然也不意外。
不過,放眼全球半導體產業,台灣雖然在領先群中,但無論是半導體製造技術、IC設計能力,仍有如Intel、Qualcomm(高通)等美國企業居首;在車用半導體、感測器、工業用半導體等領域,日系與歐系廠商仍居領先;韓國三星更執記憶體領域之牛耳。因此,從大陸發展政策的角度而言,如僅以超越台灣半導體產業為目標,也無法讓大陸躍居全球半導體第一大國。亦即,若大陸業者展訊有朝一日超越了聯發科,在國際手機晶片市場中也仍落後於高通。甚至可能因展訊與聯發科的激烈競爭,使在前的領導業者高通有機會進一步擴大領先優勢。
由於兩岸在多數半導體領域中尚非單獨領先者,從競局的角度而言,對雙方最有利的策略,必然不是彼此對抗的零和遊戲,反而是以合作取代競爭,共同超越在前的龍頭業者,也就是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兩岸若能透過透明的協商機制,以開大門、走大路的方式,商討雙方在半導體產業的互補與合作,以台灣的經驗協助大陸發展本土半導體產業鏈,同時將台灣半導體產業既有的元素置入大陸半導體供應鏈中,使大陸半導體供應鏈崛起的益處由兩岸共享,當可避免囚犯的困境發生在兩岸半導體產業的競局之中。
此一策略思維的調整,已可見於近期兩岸半導體產業的微妙互動中。近期積極欲與我國產業發展合作關係者,當屬大陸的紫光集團。由於紫光集團被歸類為大陸國家隊的一員,從其近期的積極作為中應可見大陸戰略思考的轉變。紫光不但可與聯發科化敵為友,共同開發手機晶片市場,挑戰高通在全球市場的領導地位,紫光亦可與台灣及美國業者結盟,共同發展本土記憶體供應鏈。雖然目前紫光集團尚無法直接與美光或東芝合作,但已轉向透過美光與東芝的供應鏈業者或合作廠商,如南亞科、華亞科集團、力成、SanDisk等,間接發展美中台三方的合作關係。
若未來兩岸的產業結盟可進一步具體成形,在手機晶片上最受威脅者當屬高通等龍頭廠商,在記憶體方面兩岸則可共同挑戰韓國三星。因此,若能以多元的競合思維取代傳統的對抗意識,對兩岸產業未來的發展應較為有利。
期待兩岸政府可察覺此一競局思維之轉變,共同建立互信,發掘多元的產業合作契機,那麼台灣與中國大陸的半導體產業才有機會在未來共同挑戰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龍頭地位,達成真正的互惠雙贏。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