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恆/峰會搭台,何懼兩岸合作?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11-21 01:12聯合報 陳立恆
到訪西安之後,我才知道原來「買東西」一詞源自於古代長安。
據信遠在歐洲依然處於黑暗時代的盛唐,長安城裡的外國人口就已經趨近廿萬,城內各國商賈如雲且集中東西兩市以便於管理,東市主要經營本地產品,西市則是匯集各種異國貨物,是世界上第一個實質意義上的國際交易市場。由於當時人們購物都在這兩處進行,時而買東,時而買西,久而久之,「買東西」一詞即演變成日後購物的通俗說法。
這個典故來源幾分真實我不清楚,然而「買東西」三個字的確清楚詮釋了貿易本義的具足微妙,本來「買東賣西、互通有無」就是人類文明碰撞進化的主要動力之一,雖然近來諸如英國脫歐與川普效應等各國貿易保護主義意識逐漸抬頭,我仍相信大規模的區域整合與更複雜的貿易依存照舊會是大多數國家避無可避的未來趨勢。
今年兩岸企業家峰會文創小組的主軸定調為「一帶一路、文創領路;峰會搭台、西部起步」,是以在十一月的廈門年會之前,我們文創推進小組一行,一面敲定幾項合作協定之後,一面參訪了大陸幾個一帶一路的重點城市,除了千年古都西安意欲重振盛唐兩市風采的積極布局、舉辦了四國論壇的烏魯木齊及彙集六十二國名城會的南京之外,業已成為中國與中東主要門戶的銀川也令人印象深刻,他們長年舉辦各類中阿題材的展會與論壇,當地的智慧宮文化傳媒更踴躍翻譯出版阿拉伯語系的各型圖書,致力以文化先行的方式,促成日後雙方商業與外交上的物通人和,而待我們從塞上江南來到臨海鷺島,又顯然感受到明年要接待金磚五國的廈門正躊躇滿志準備大展身手。
值此兩岸關係降至冰點的當下,許多人對於兩岸合作妖魔化渲染,眼看著被國內一眾人士視為宿敵的對岸,大張旗鼓迎向全球化的經貿文化合作,兩三年之間,就已經將「請進來、走出去」的區域概念,推進到地方與產業執行的實際層面,反觀自詡華人民主先鋒的台灣,卻一直糾結於各種無謂的意識形態,被拒在各種重要國際組織的門外不得其門而入,當然這箇中的政治因素不是吾一介商人可以窺探,但你我都明白國際貿易對於台灣而言,從來不是一個選擇問題,而是一個生存問題。
我認為此次兩岸峰會的搭台之舉,除了讓他們的西部起步,又未嘗不可為台灣國際貿易再起步的契機?事實上,無論南向還是西進,台灣勢必需要重新找到與這個世界溝通的新模式與新平台,與其礙於尷尬的國際地位,何妨借鑒文化先行的折衷模式,利用相對靈活的兩岸文創活動與民間組織,進行一場由文創領路、貿易隨行的迂迴晉升,例如藉由兩岸峰會的文創合作,曲線參與多達廿二國的中阿論壇,或是來年5+9的廈門金磚五國峰會等,都可以實質性增加台灣MIT的國際能見度及磨練市場競爭力。
其實,只要能把世界請進來、讓台灣走出去,我們真的毋須畏懼兩岸合作的模式,我們真正該畏懼的是一個被邊緣化的台灣,一個越來越少人到台灣「買東西」的將來。(作者為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創會理事長)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11-21 01:12聯合報 陳立恆
到訪西安之後,我才知道原來「買東西」一詞源自於古代長安。
據信遠在歐洲依然處於黑暗時代的盛唐,長安城裡的外國人口就已經趨近廿萬,城內各國商賈如雲且集中東西兩市以便於管理,東市主要經營本地產品,西市則是匯集各種異國貨物,是世界上第一個實質意義上的國際交易市場。由於當時人們購物都在這兩處進行,時而買東,時而買西,久而久之,「買東西」一詞即演變成日後購物的通俗說法。
這個典故來源幾分真實我不清楚,然而「買東西」三個字的確清楚詮釋了貿易本義的具足微妙,本來「買東賣西、互通有無」就是人類文明碰撞進化的主要動力之一,雖然近來諸如英國脫歐與川普效應等各國貿易保護主義意識逐漸抬頭,我仍相信大規模的區域整合與更複雜的貿易依存照舊會是大多數國家避無可避的未來趨勢。
今年兩岸企業家峰會文創小組的主軸定調為「一帶一路、文創領路;峰會搭台、西部起步」,是以在十一月的廈門年會之前,我們文創推進小組一行,一面敲定幾項合作協定之後,一面參訪了大陸幾個一帶一路的重點城市,除了千年古都西安意欲重振盛唐兩市風采的積極布局、舉辦了四國論壇的烏魯木齊及彙集六十二國名城會的南京之外,業已成為中國與中東主要門戶的銀川也令人印象深刻,他們長年舉辦各類中阿題材的展會與論壇,當地的智慧宮文化傳媒更踴躍翻譯出版阿拉伯語系的各型圖書,致力以文化先行的方式,促成日後雙方商業與外交上的物通人和,而待我們從塞上江南來到臨海鷺島,又顯然感受到明年要接待金磚五國的廈門正躊躇滿志準備大展身手。
值此兩岸關係降至冰點的當下,許多人對於兩岸合作妖魔化渲染,眼看著被國內一眾人士視為宿敵的對岸,大張旗鼓迎向全球化的經貿文化合作,兩三年之間,就已經將「請進來、走出去」的區域概念,推進到地方與產業執行的實際層面,反觀自詡華人民主先鋒的台灣,卻一直糾結於各種無謂的意識形態,被拒在各種重要國際組織的門外不得其門而入,當然這箇中的政治因素不是吾一介商人可以窺探,但你我都明白國際貿易對於台灣而言,從來不是一個選擇問題,而是一個生存問題。
我認為此次兩岸峰會的搭台之舉,除了讓他們的西部起步,又未嘗不可為台灣國際貿易再起步的契機?事實上,無論南向還是西進,台灣勢必需要重新找到與這個世界溝通的新模式與新平台,與其礙於尷尬的國際地位,何妨借鑒文化先行的折衷模式,利用相對靈活的兩岸文創活動與民間組織,進行一場由文創領路、貿易隨行的迂迴晉升,例如藉由兩岸峰會的文創合作,曲線參與多達廿二國的中阿論壇,或是來年5+9的廈門金磚五國峰會等,都可以實質性增加台灣MIT的國際能見度及磨練市場競爭力。
其實,只要能把世界請進來、讓台灣走出去,我們真的毋須畏懼兩岸合作的模式,我們真正該畏懼的是一個被邊緣化的台灣,一個越來越少人到台灣「買東西」的將來。(作者為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創會理事長)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