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馬凱/全球化潮流 當迎不當反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1-12 02:12聯合報 馬凱(經濟評論者)


川普意外當選,這個世界應已注定,主導二○一七年的就是所謂的「反全球化潮流」。

有三個名詞被幾乎所有的人混雜在一起,就是全球化、 自由貿易、民粹;而有所謂「反全球化,也就是反自由貿易的民粹主張。」但這三者根本風馬牛不相及;一旦認明真相,我們的態度也可能完全翻轉。

全球化自是其中關鍵。但真正廣受大家注意,成為流行的全球化一詞,大約只是近卅年來的事情。然而自由貿易,不論其在經濟學之中的地位、闡述,還是在現實世界中廣受關注、大力推動,直可回溯到二戰之後,距今至少已逾一甲子。是此二者,本即不可混為一談。

自由貿易十分單純,只是要去除各國基於種種私心而強加於貿易之上的各式障礙。正如同在一國之內,任何個人橫加阻擋交易順利進行,都會損人且害己;國家之間的交易受阻,各方同受其害,這是人類經過幾世紀的血淚經驗學習而得的寶貴教訓。今天除非無知的莽夫當道,罕有一國重蹈覆轍;即使貿然嘗試,很快就會知難而退。

但全球化現象則十分玄奧。從其表象看,似乎也正是排除人為的障礙,令資金、商品在國與國間順暢流動。然而實質上它代表人類社會極大多數人在政策觀念上的一大躍進。

儘管自由貿易的浪潮六十多年來洶湧澎湃、聲勢日大;但直到一九八○年代中期,全球落後國家仍與國際市場高度隔絕;而其人數高達全人類九成。因此全球經濟被一道高牆割裂,只有少數人能悠遊市場,自由貿易。

一九八○年代後半,是一個劃時代的里程碑。數年之間,落後國家紛紛揚棄閉關自守、自力更生的鎖國政策,跟隨台灣的腳步,極力爭取外人直接投資,發展勞動密集的加工出口業,積極投入全球市場。但因高達數十億的廉價勞動太快地湧入國際市場,使低階勞力嚴重過剩,造成先進國家工作機會流失、薪資停滯不前;同時對資本與技術的需求如飢如渴,令其報酬也倍數上升。二者結合,就是今日先進國家普遍見到的貧富懸殊、中產階級受害的現象;經過卅年的醞釀,這些受害者的憤怒與不平,終於達到臨界點,形成所謂反全球化巨浪,推擁出一個個高舉反自由貿易大旗,高呼替天行道的激進政治人物。

自由化固不可反,全球化更不可反;因為它乃是數十億二百年來飽受錯誤理念荼毒,自陷困境的落後國家人民,撥亂反正,走上正道的第一大步;我們鼓舞迎接之不暇,誰有權利阻止他們爭取本當有的權利!

但因為不明就理,先進國家錯讀了問題,乃提出種種荒腔走板的對策,如鎖國,阻止廉價加工品進口、禁止部分生產環節外包給低度開發國家。台灣卅年來首當其衝,以本身血淋淋的經驗鑄成寶貴的教材。川普不見前車覆轍,也會讓美國親嘗慘痛的教訓。

正確的因應之道是,竭盡全力將本國年輕子弟用專業技術與知識武裝起來,成為最善於運用廉價勞動資源的高手,則數十億廉價勞動的巨浪,正足以讓他們乘長風、破萬里浪,成為最大贏家,與幫助數十億人脫貧致富的最大推手。

(作者為經濟評論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