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全不走兩稅合一 「稅改不倫不類 該修」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6-04 14:53 聯合晚報 記者陳雲上/台北報導

1998年國內實施「兩稅合一」至今16年,行政院長林全昨天拋出未來稅改也許不要再走兩稅合一的震撼彈。國內稅務專家給予支持,有人表示近來的稅改東加西扣,早就不倫不類,失去兩稅合一的基本精神,修改稅制或取消有其必要,但若無完善配套,靠股息過活的小散戶可能最傷,原本綜所稅率只要6%、12%,一下子提高至20%,大戶最受益,股息一旦採分離課稅,政府光稅收損失金額將逾400億元。

資誠會計事務所會計師周建宏表示,前財長邱正雄時代推動的兩稅合一,是基於OECD國家當年為避免公司、股東重複課稅不公平,採取的稅制,當時將25%營所稅降至17%,但去年財長張盛和的健全財政方案稅改,除了增訂45%稅率富人稅外,將股利可扣抵稅額比率由100%降至50%,增加未分配盈餘加增10%稅,等於向公司、股東多增加了稅負,可扣抵稅額減半,政府增加近500億元稅收,進行稅改有其必要。

立委曾銘宗表示,兩稅合一取消,應是指股利扣抵稅額部分,目前國際間對股利課稅方式多樣化,台灣要考量鄰近國家的課稅條件的競爭性。稅改不能只考量財政收入,還要兼顧資本市場動態發展,在租稅公平與產業發展間取得平衡,因為股市是資本市場的發動機,只有交易量擴大、人才金流回流、資本市場及經濟成長起飛,稅收才能擴大,全民共享成果。

立委賴士葆對於政府下半年利用稅改機會,替有錢人減稅,相當保留。尤其是股利分離課稅,修法將使稅收流失超過400億元,以10億元以上的前10名大戶來算,股利採分離課稅,一名股市大戶現金股利即可少收2億元。若加上財政部擬修改的所得稅法第17-4修正草案,即增訂綜合所得稅非現金財產捐贈列舉扣除,這部分的稅收損失又超過600億,還未加上為富人減稅等方案,稅收減損金額恐逾千億元。

林全拋震撼彈…兩稅合一有變? 最快年底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6-04 14:51 聯合晚報 記者張為竣/台北報導



行政院長林全昨日拋出震撼彈,表示「未來的稅制改革也許不要再走兩稅合一」;財政部長許虞哲上午針對此一議題表示,兩稅合一可以檢討,但要到今年底或明年初之後,今年另有攬才留才、跨境電商課稅的法案要優先處理;許虞哲也表示,財政部與金管會沒有不同調。 記者林澔一/攝影
分享
行政院長林全昨日拋出震撼彈,表示「未來的稅制改革也許不要再走兩稅合一」;財政部長許虞哲上午針對此一議題表示,兩稅合一可以檢討,但要到今年底或明年初之後,今年另有攬才留才、跨境電商課稅的法案要優先處理;許虞哲也表示,財政部與金管會沒有不同調。

行政院長林全昨在立法院院會備詢說,稅制改革也許不要再走兩稅合一制、國際趨勢確實有在檢討兩稅合一的制度。許虞哲今補充,公共政策本來就可以檢討,要評估的項目很多,須聽聽投資人、專家學者等各界意見,時間上不會這麼早。

許虞哲今出席首長交接典禮,會後受訪指出,《所得稅法》的反避稅條款已送進立法院,另還有為了攬才留才檢討綜合所得稅,以及修正跨境電商加值型營業稅法,這兩個法案要在年底前提出,兩稅合一的檢討還需要更多時間。

兩稅合一是對於已繳營利事業所得稅部分可抵扣綜合所得稅,避免對股利重複課稅,去年可抵扣稅額比率從100%降為50%。

金管會主委丁克華日前指財政部擬修股利扣抵稅額減半政策,後遭財政部澄清沒有列入優先法案,被媒體解讀為財政部「打臉」金管會;許虞哲今天說,財政部與金管會沒有不同調,財政部還在研究。許虞哲說,財政部在修法上會考量資本市場的情況,不會只管稅收,不管市場、產業的發展。

image
圖/聯合晚報提供
分享

評估兩稅分離 許虞哲:沒那麼快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6-04 14:19 聯合報 記者孫中英╱即時報導

行政院長林全昨天(3日)才在立法院說,稅制改革或許不要再走「 兩稅合一」,財政部長許虞哲今天(4日)強調,檢討兩稅合一「沒那麼快」,最快今年底或明年初才會開始檢討。

許虞哲說,兩稅合一是「公共政策」當然可以檢討,但可能要到今年底或明年初,因為「我們不可能同時做很多事」,財政部今年底前要推的優先法案,除已送立法院的反避稅條款之外,其他就是「攬才留才租稅環境、跨境電商修正加型營業稅」。

許虞哲說,有關兩稅分離的問題,還要再聽聽各界意見,包括投資人及學者專家,他評估,若針對兩稅合一議題要召開公聽會討論,應該也會是明年年初的事。


財長:兩稅合一可檢討 但需要時間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6-04 12:08 經濟日報 記者張為竣╱即時報導


財政部長許虞哲表示,兩稅合一可以檢討,但要到今年底或明年初之後,今年另有攬才留才、跨境電商課稅的法案要優先處理;他說,財政部與金管會沒有不同調。

行政院長林全昨在立法院院會備詢說,稅制改革也許不要再走兩稅合一制、國際趨勢確實有在檢討兩稅合一的制度。許虞哲今補充,公共政策本來就可以檢討,要評估的項目很多,須聽聽投資人、專家學者等各界意見,時間上不會這麼早。

許虞哲今出席首長交接典禮,他會後受訪指出,《所得稅法》的反避稅條款已送進立法院,另還有為了攬才留才檢討綜合所得稅,以及修正跨境電商加值型營業稅法,這兩個法案要在年底前提出,兩稅合一的檢討還需要更多時間。

金管會主委丁克華日前指出,財政部擬修股利扣抵稅額減半政策,後遭財政部澄清,沒有列入優先法案,被媒體解讀為財政部「打臉」金管會。許虞哲今強調,財政部與金管會沒有不同調,財政部在研究,研究須要時間。


財政部今舉行首長交接典禮,首長宣讀誓詞。記者張為竣/攝影
分享
所得稅﹒反避稅條款﹒股利

簽證下不來!數十位陸方餐飲業老闆來台喊卡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6-04 10:56 經濟日報 記者葉卉軒╱即時報導


近來除陸客明顯銳減外,兩岸民間交流也「卡卡」。


來台觀光的大批陸客排隊進入故宮看展。記者林澔一/攝影
分享
今、明二天首度移師在金門舉辦的「第六屆海峽兩岸美食文化交流論壇」,主辦單位證實,原本陸方約有150多位的餐飲企業老闆將與會,但最後卻只來了100位左右,一下子少了三分之一,據傳都是因為簽證下不來。

中華海峽兩岸餐飲經營連鎖協會秘書長胡涵婕指出,本屆論壇有來自北京、安徽、成都和深圳等地,年營業額高達上億元人民幣的知名餐飲企業老闆與會,原本預計還會有來自大連、瀋陽、合肥、西安等地代表,但最後皆因簽證問題而取消此行。

胡涵婕指出,近年來中國餐飲業有很深的危機感,過去高檔、氣派的經營模式,因為這幾年中國政府積極打奢,受到不小衝擊,正面臨重要轉型期,而台灣在中價位連鎖餐飲市場的發展卻相當成熟,特別是能夠在兩岸三地迅速展店的成功經營模式,成為不少中國餐飲企業代表此行亟欲取經的重點。

胡涵婕說,近年金廈一日生活圈型態儼然成型,兩岸文化交流日益頻繁,這次特別選定金門,也有助於當地的城市行銷。胡涵婕並進一步指出,一直以來兩岸餐飲業的交流,多半透過「直接採購」、「技術移轉」和「品牌代理」三方面進行合作,進而促進龐大商機。

同時,兩岸餐飲業者也會透過「名菜」的分享,讓彼此更熟悉之間的飲食文化特色與差異,交流最新流行的食尚趨勢,而今年論壇的焦點,將聚焦在「如何將如金門高粱酒的華人白酒文化」,帶進國際美食殿堂。

「第六屆海峽兩岸美食文化交流論壇」今、明二天將在金門的金湖大飯店舉行,與會的兩岸三地知名餐飲企業代表,包括:頂鮮101餐廳董事長周文保、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理事長李日東、王品集團創辦人戴勝益、雲朗國際董事長盛治仁、深圳市飲食服務行業協會會長鄒洪、天津市濱海新區百宴千味餐飲管理公司總經理趙立波、四川省飯店與餐飲娛樂行業協會會長何濤、馬來西亞餐飲協會主席施文康等人。

許虞哲談兩稅合一「公共政策可討論」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6-04 10:46 聯合報系攝影中心 記者林澔一╱即時報導


財政部長許虞哲上午出席財政部新人事宣誓就職及交接典禮,對於兩稅合一可能有變數,許虞哲表示公共政策本來就是可以檢討的。

台肥董座 下個異動的公股企業?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6-04 02:25 聯合報 記者陳美玲/台北報導

繼台鹽董座楊秋興異動後,台肥董座可能是下一個異動的公股企業。行政院農委會昨天發函台肥,改派四席法人代表,將由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農委會農糧署署長陳建斌,以及張基長、楊振民擔任。

據了解,現任台肥董座李復興職務,可能先由陳吉仲擔任,下周二就接掌。

新政府上台後,具有公股成分的民營企業陸續出現董事大換血,台肥也在其中。農委會原來四席代表為李復興、陳文德、李蒼郎以及廖振賢,新政府上台原法人代表全數更換,由陳吉仲、陳建斌、前國大代表張基長,以及紹興圓泰工藝品董事長楊振民擔任。

台肥昨收到農委會函文後立即公告農委會法人代表異動,預計下周二舉行臨時董事會、推新任董座。

據悉,農委會早在上周三決定新任董座,不過因高層屬意的人選眾多,因此遲遲未出爐。據了解,下周二台肥臨時董事會可能先由陳吉仲接掌董座,讓公司在過度時期仍能正常營運。

目前台肥新任董事長以前台南縣長蘇煥智,及前台鹽董事長林靖最可能出線,不過蘇煥智本人還未同意。

生技添柴! 政委率隊赴美取經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6-04 02:25 聯合報 記者黃文奇/台北報導


美國生技雙年會登場,台灣不缺席。美國腫瘤醫學年會ASCO昨天在美國芝加哥登場,行政院昨也宣布,將由政務委員吳政忠率領國內十五家生技公司組團,參加美國舊金山生技年會,為新政府發展生技產業增添話題。

ASCO是每年在美國芝加哥辦理的全球指標腫瘤醫學年會,今年國內有浩鼎、北極星參與,並將發表臨床試驗論文。

美國生技年會(USBIO 2016)則有多家上市櫃生技廠參加,包括台灣微脂體、太景、藥華藥、泉盛、合一、杏國、台康等,均在舊金山洽談國際合作,橫跨特色藥、小分子藥、蛋白質藥等。

行政院指出,USBIO是全球最具規模的生技展,今年六月六日在舊金山登場,一連舉辦四日,吸引超過六十個國家及一萬五千名生技醫藥的專家及業界人士參與。

為了推動台灣生技醫藥與全球連結,今年的代表團由吳政忠領軍,整合產官學研百餘人,官方單位有科技部、衛福部、經濟部、農委會等政府部會代表。

據悉,行政院生技產業諮議委員會(BTC)的海外委員也將舉辦預備會議,為今年、第十一屆的BTC做準備。

BTC是政府在生技產業策略擬定的「智庫」,每年都會由副總統召集、行政院主導,集合國內外生技專家在台北召開會議,會中充分討論當前生技產業政策的優劣,並建議政府未來的政策走向。

在大會正式展開前,行政院說,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將於五日舉辦台灣生技商機論壇,為大會熱身,利用這次的會議連結台灣與舊金山的生技社群及其他國家參與本次大會的代表。

吳政忠六日將在舊金山代表處開記者會,當日並有部長級會議,進行國際生技政策交流;七日為台灣館揭幕,八日將舉辦以台灣作為亞太地區卓越臨床試驗中心為主題的會議,呼應「亞太生技醫藥研發產業中心」的願景。

image
美國生技雙年會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
舊金山﹒腫瘤﹒芝加哥

被指植牙迴避批彰銀案公文? 林全動怒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6-04 02:25 聯合報 記者周志豪/台北報導



行政院長林全昨天至立法院施政報告,曾任金管會主委的國民黨立委曾銘宗質疑,林全曾以「植牙」名義迴避批閱台新金入股彰銀公文。 記者曾吉松/攝影
分享行政院長林全昨天至立法院施政報告,曾任金管會主委的國民黨立委曾銘宗質疑,林全以前擔任財政部長時推動「二次金改」,以「植牙」名義迴避批閱台新金入股彰銀公文;兩人唇槍舌戰,一度引起林全不悅。林全稍後在院會休息時間受訪表示,不希望受到任何汙衊。
林全解釋說,當時他是依規定請假,公文當然依規定由次長代為決行;但即使如此,他也從未否認台新金入股彰銀是他擔任財政部長任內做的政策,沒有逃避。

為了重整國內的金融體質,前總統陳水扁任內推動「二次金改」案,推動金融機構整併,卻也因此傳出弊端。

曾銘宗昨天在立院質詢林全時質疑,二次金改案過程,府院強力介入金融監理,在「限時限量」政策下,未經審慎評估,就任意處理國家重大股權,處理過程還違反公開透明程序,甚至行政院當時由正副院長召集的相關會議,都沒有留下任何紀錄。

林全答詢時沒有否認曾銘宗質疑,但認為曾所提的事情,不一定與二次金改真的有關。

林全澄清,二次金改過程所涉及的公股銀行,與外界所傳的中華開發、元大、復華銀行都沒有關係,只有涉及十二家銀行整併,唯一與民營銀行整併的就是台新與彰銀案,但過程中政府也沒有出讓任何股權,只是把經營權交給台新。

林全還原「結親」過程表示,因為當時彰銀有很高的逾放款,在公開競標下,台新以逾價百億元取得經營權,不認為彰銀案程序有問題。

林全談彰銀案:合併經營權是兩回事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6-04 02:25 經濟日報 記者何孟奎/台北報導

行政院長林全昨(3)日首度在立法院施政報告並備詢,國民黨立委曾銘宗主打二次金改議題問。林全表示,二次金改涉及的公股銀行,只涉及12家銀行整併,唯一跟民營銀行整併的就是台新彰銀案,但該案沒有出售任何股權,只是把經營權交給台新金,因為當時彰銀有很高的逾放比。

據了解,財政部當年透過招標的方式,讓台新金取得彰銀經營權,林全當時曾以財政部長的身分,前往彰銀舉行說明會。

但隨著二次政黨輪替,財政部對於經營權的移轉看法,與台新金出現分歧,官民協商董監席次的做法,在彰銀2014年底改選第24屆董事時破裂,台新金不滿最後改選結果,狀告財政部。目前雙方都對判決結果繼續提出上訴。

至於現在是否同意彰銀併給台新?林全說,招標只是把經營權交給台新金,沒有同意彰銀併給台新;要不要合併是彰銀和台新的事情,不是政府機關的事情。

拚經濟 林全靠短期財政政策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6-04 02:25 經濟日報 記者何孟奎/台北報導

政府會採行貨幣政策或財政政策來提振經濟?行政院長林全昨(3)日在立法院表示,今年要提振經濟,需靠短期的財政政策,但政府並沒有打算追加預算,會要求各部會有落後的公共投資計畫能夠加速。

林全補充說,今年財政政策所能增加的GDP(國內生產毛額)有限。提振經濟沒有特效藥,必須改善民間的投資環境,畢竟民間潛力大於政府。

6月30日央行要召開理監事會,新政府9月要提出明年度預算案,國民黨立委曾銘宗昨天質詢林全,會動用貨幣政策或財政政策來提振經濟?

林全指出,現階段並沒有考慮提出追加預算,因為今年執行預算時間只剩約半年,將就現有預算檢討,加速落實公共建設。林全沒有進一步說明明年度是否動用財政政策,也沒有觸及貨幣政策。

曾銘宗詢問林全對GDP保一的信心?林全答詢指出,儘管4月景氣燈號轉為黃藍燈,但其他指標顯示國內景氣仍處低緩,今年經濟成長率要保一有相當大的困難度,但不是一定做不到,目前主計總處預估是1.06%,但它的趨勢還是往下,還是要非常小心。

林全昨天順利進行了施政報告,報告時說,將依蔡英文總統的施政藍圖,以「創新、就業與分配」三原則,來引導台灣新的經濟方向與發展模式。

營所、綜所分離課稅 會計師支持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6-04 02:25 經濟日報 記者郭珈爾/台北報導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楊建華表示,支持符合國際趨勢的營所、綜所兩稅分離做法。但為避免股利重複課稅,應配套對股利採分離課稅,分離稅率訂為20%,與外資扣繳稅率相同。

但對於小股東這又不公平,原來可以適用5%或10%的綜合稅稅率級距,一下子稅率拉升到20%,小散戶和大股東應繳稅率相同,恐會影響租稅的公平性,所以還需要再配套處理,楊建華對此的建議是:給予免稅額。

楊建華補充,現行兩稅合一的制度極為複雜,企業花費在申報營利事業所得稅的時間成本很高,光是計算股東可扣抵稅額就費時已久。如果計算錯誤,國稅局還會對企業連補帶罰。若能改採兩稅分離,則企業的稅務成本會單純許多。

楊建華指出,兩稅分離制下,參考外國立法經驗,政府可規定,股利所得適用稅率是20%;可設立相關的免稅額,民眾的股利所得在一定額度以下,就可以免稅。

林全拋震撼彈 兩稅合一有變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6-04 02:25 經濟日報 記者陳熙文/台北報導


正當外界期待股利可扣抵稅額比率由50%往上提升,行政院長林全昨(3)日在立法院質詢時,卻給了一個完全相反的方向,他說:「未來的稅制改革也許不要再走兩稅合一。」

林全昨天到立法院進行施政報告並備詢,下午國民黨立委費鴻泰質詢:金管會日前表示希望檢討提高兩稅合一扣抵率(股利可扣抵稅額比率),「你同不同意提高兩稅合一扣抵率?」

image
我國走向兩稅合一沿革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
林全說,他不願表示同意或不同意,一切要看配套而定。接著又表明自己未來的政策目標,「稅制改革也許不要再走兩稅合一制。」

費鴻泰指出,台灣是在前總統李登輝時代實施「兩稅合一」,意在效仿經濟發展暨合作組織(OECD)國家,讓企業有更多資金投資,促使產業升級,以期增加就業機會,但後來發現效果不彰,又逐步取消兩稅合一制。

林全認為,前財政部長張盛和的兩稅合一扣抵率減半政策沒有對錯,必須要看如何訂定與執行配套,他並指出,目前國際趨勢確實有在檢討兩稅合一的制度。

兩稅合一是指不對股利重複課稅,已繳過營利事業所得稅部分允許於綜合所得稅扣抵。直到去年,張盛和將兩稅合一的改革納入健全財政方案,股利可扣抵稅額比率才由100%降為50%,估計一年約可增500億元稅收,股東們叫苦。如果股利可扣抵稅額比率降到零,就回到台灣最早的兩稅分離制度。

前金管會主委、國民黨立委曾銘宗昨天表示,在股利所得課稅方面,國外的形態很多元,有些是按比例扣稅,有的則是限額扣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