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治仁/從官舍看政治文化
2015-11-06 01:45:16 聯合報 盛治仁(雲朗觀光集團總經理)
北市府研考會前主委陳銘薰因為官舍調漲問題,在議會接受質詢時憤而請辭。我們應該如何定位政府官員的角色,決定相關待遇及受到的對待,是社會應該思考面對的議題。

有人說怕熱就不要進廚房,想從事政治工作,就必須任勞任怨任謗,這個想法看來是當前社會主流。因此,不管藍綠政治人物,都必須面對來自四面八方有理無理的攻擊。官員宿舍是什麼性質,該如何計價,絕對可以討論。我相信陳主委當時願意主動投身公職,絕對不是基於金錢考量,而是願意為社會貢獻一己之力。但是當宿舍議題成為引爆導火線時,就興起了不如歸去的辭意。

一個官員離職,不久之後又會有另一位官員上任,所以大家不覺得有什麼大不了。但是在這個轉換的過程中,重要的是我們展現出什麼樣的政治文化和價值。在我過去從事公職過程中,真的是活生生見證「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這句話。固然有積極主動想要從事公職者,也有許多即使虛位以待還是堅辭不就的人,不願意進入這樣的職場文化工作。兩種心態做起事來各有優劣,重要的是各人內心抱著什麼態度面對每一天的工作。

先撇開政治領域,我相信每一個人在工作上,除了有形薪資福利外,都希望有成就感,能夠被尊重,並在工作中自我實現。普遍在職場上,我們也都從各種的管理學理論和實務中,學習到用正面鼓勵的力量,營造快樂的工作環境,是提高職場認同度和工作表現的最佳方式。知名的卡內基訓練及其成功運用的案例,就是典型的範本。

為何在政治上,我們會形成一種互不尊重的文化。官員被形容為公僕,做的確實是為公眾服務的事。但是回到家中、公司裡、或是服務業中的僕人角色,都應該被待之以禮,並尊重其人格、維護其職業尊嚴。曾幾何時,我們卻發展出對於官員「公僕」,要在議場和媒體上受到羞辱,並且視為理所當然的文化。當然不是說官員不能批評,而是應該就事論事。最簡單的標準,就是您希望別人用什麼樣的標準評價您的工作,就用同樣的標準對待他人。

過去威權統治時期,當官者高高在上,享有各種特權,或許必須靠衝撞來打破權威,爭取人民該有的權益。但是發展民主化至今,應該認真思考回到常軌。社會改革的鐘擺,往往為了改變一個弊端,引發另一個問題,過猶不及。

再仔細想想,不只政治領域如此,過去消費者權益被商家忽略,個別消費者也無力對抗不良企業,所以保護消費者成為重要運動。隨著媒體和網路爆料盛行,消費者現在不一定居於劣勢,也發生許多消費者霸凌業者事件。某一個店家,轉個身可能就成為另一個商家的消費者。今天的素人,也可能成為明天的民代或官員。在朝和在野身分,更可能隨著定期選舉而更替。道理不會永遠只站在某一方,必須就事論事,理性論辯。

世界上有很多國家的政治都陷入長期僵局,也讓民眾感覺深沉的無力感。最近在義大利,拜會了憲政改革部長Boschi,她主導了一個近乎不可能的任務,將參議院權力虛級化的憲改方案在國會通過,明年將公投確認,以解決國會效率不彰問題。

在台灣,要解開政治僵局和無力感,不是靠持續的謾罵和對抗,而是要建立起文明社會裡相互尊重的價值和規範。用制度來解決問題,而不是在吵吵鬧鬧中,陷入一事無成的僵局。(作者為雲朗觀光集團總經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