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管理一點靈/優質人做優質商品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3-02 02:32 經濟日報 井植薰(日本三洋公司創辦人)


先製造「優質人」,再由「優質人」製造「優質商品」,因為是「優質商品」,因而「銷路暢通」。

古書今贏/觀功念恩 成就圓滿人生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3-02 02:32 經濟日報 劉順杰


大部分的人,都認同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概念,不過自以為是種瓜種豆,往往在「結果」不同的時候,讓種者轉為大失所望;所求不得的原因,常因為是「今日之錯,來自昨日之解」,唯有透過全面宏觀,才能在了解來龍去脈之後,做到真正的回顧前瞻。

據釋迦摩尼傳記載:佛陀出家時,另有六名王子受到感召隨同出家,其中一位名叫提婆達多,在修行一段期間後,心中嫉恨佛陀,想藉由外道和魔力奪位,曾多次暗殺構陷佛陀。

佛陀的弟子想要以牙還牙,但佛陀告誡弟子:「我雖然開悟證果,仍遭到提婆達多的陷害,都是自己過去的無明造成,才會有今生的業報。既然過去生中造了業,今日只有歡喜受報!不能重蹈惡性循環,犯下身、口、意業。」

原來在無量劫之前的某世,佛陀曾是婆羅門的宗教者,提婆達多則是剎帝利的貴族,雙方在祭典中角力時,剎帝利的貴族向婆羅門的宗教者行賄,婆羅門的宗教者,於是在第一、二場比賽時讓步,結果剎帝利的貴族食言而肥。

在第三場比賽時,婆羅門的宗教者心中夾雜瞋恨,不再讓步且用了重手,剎帝利因此戰敗往生,勝敗雖然是兵家常事,一時不能忍,衍生後世無盡糾纏。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微妙而複雜,每個人都會期望好結果,隨著不同的互動和不同的作為,產生不同的「結果」。

當遭遇困厄構陷和欺凌的時候,如能把別人施作在自己身上的折磨,當作成長的鍛鍊,不斷積極學習,才能累積正向的力量;更何況錯者未必是對方?

只是心懷委屈憤憤不平,在此苦悶泉水澆灌下長大的果實,想必也是生澀難入口。

稍有見解的人,容易自我侷限、為所欲為而心生傲慢;西遊記中的孫悟空(約誕生在西元前400年),距佛陀滅度約100年以上,半魔半佛,因為輔佐唐僧西天取經有功,被封為鬥戰勝佛,經過後人穿鑿附會,和佛陀竟有夙世因緣。

原來佛陀和阿難曾路過耆闍山,被提婆達多知道,從山上推落巨石,想壓死佛陀。大石落下時,被護法神在空中用金剛杵擊碎,其中一顆碎石擊中佛陀腳趾,迸飛到花果山,在吸取日精月華之後,後來成為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

所以美猴王雖然本領高強,精通72變化,一個筋斗可達十萬八千里,仍然翻不過佛陀的手掌心。顯見任何人,都無法因為有所仗恃,跳脫出冥冥中的律動規則。

佛典菩提道次第廣論中提到「若多了知生死過患,故生眾多厭患出離。」當每個人都能清楚了解:他人對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用來成就自己未來的功德,不論造次顛沛之間,時時心存觀功念恩;體悟此時此刻和下一步怎麼選擇和怎麼做,將有如何的好處和壞處,才會產生喜悅好事和厭患不做壞事(錯事)的企圖心。

惟有善念不泯,惡業消退,才能真正解脫束縛,成就圓滿人生。

(作者是易群企管顧問有限公司資深顧問)

好書導讀/保經女王業務勝經── 同業徵員 複製成功概念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3-02 02:32 經濟日報 李麗英


向同業高手徵員的最後一關,即是報聘面談。從同業成為同事的最後一哩路,往往容易因徵員對象自信心不足,或背後有人阻礙造成壓力等兩大原因,以致功敗垂成。若能克服同業轉換戰場的絆腳石,即可成為並肩作戰的事業好友。

早期經營保險業時,跟隨師父學習到同業徵員的訣竅,從非常完整的教育訓練流程開始,他總是不厭其煩的花時間授課,把保險從開門、名片介紹、說明、激勵促成、激勵小故事一次講授完畢,只要他上課,一定親自擔任班主任,希望將這套武林絕學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這也促使今日發展組織的強大動力。

複製成功的概念對我而言,在同業徵員的過程中運用得相當透徹,甚至改版建立出完整的訓練系統和活動系統,經過不停地練習、驗收,發現只要找到徵員對象裹足不前的原因,重新擬定達成目標和需要的方法,才能幫同業的徵員對象解除壓力。先為對方設想,替對方解決當下的問題,向來是用人的原則。

如果遇到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通常會思考他到底配得起多少價值?

總之,把在同業的高手變成一起打拚的佼佼者,就要確保他們的能力和財力,能夠達到快速成長的目標。

過去徵員時,經常聽見這則幽默笑話:「當你有一個聰明的業務時,似乎感到自己挖到寶,快樂指數破表,若有三個聰明業務時,則會感到痛苦;若有一個笨蛋時,會感到很痛苦,當有三個笨蛋時,反而會感到快樂。」

這個意思是當三個聰明人湊在一起,只會拚命討論戰術,卻毫無執行力,三個笨蛋反而憨憨地做,因為他們的執行力超強。

從踏入保險業開始,從業務員、主管、當老闆到投資企業體,一路披荊斬棘,現在最渴望的就是建立起成功的事業版圖與完善各項資源系統。

成功的事業版圖需要市場機會、訓練資源、經營資源、發展資源、管理資源、專業資源、佐證資源與制度獎勵。

要評估能否賺大錢,只要評估三件事:第一、市場有沒有這個機會,有需求的市場才叫市場。

第二、有沒有商品可解決這個問題,商品是因為市場存在才出現,如果這個商品沒有市場,就不叫商品。

第三、市場有沒有成功推廣的案例。

只要評估這三項條件,即可確定是否賺得到錢。但是如果要創造財富,就要再評估教育訓練、後勤支援、業務制度,還有獎勵和福利,以上這七項就是組織發展很重要的關鍵因素!

相較於同業徵員的報聘面談,大多是針對個人來進行,另一種則是團隊之間的同業徵員。有些業務主管徵員時,會採取一個一個團隊的面談方式,此時要留意企業文化背後的影響力,當一個新夥伴帶著原有的文化進入組織,雖從整個團隊來看,人數占比不多、影響力有限,無法改變原有的團隊文化。

但值得注意的是,曾經有過高達兩百人的部隊移植,當整批人加入團隊後,原有的文化反而漸漸消失,這點是業務主管時常忽略的。組織文化重整可以透過系統架構,沒有系統,整個團隊就只有「亂」字可以形容,唯有系統才能循規蹈矩、按部就班地組織文化重整!

(摘自李麗英《變,就是不變:保經女王的業務勝經》新書,即日起於各大通路銷售,團購請洽02-86925588轉5735張小姐)


健康管理/醫療資源 用在刀口上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3-02 02:31 經濟日報 王欽堂



圖/麥口
分享一家生技公司因為癌症新藥臨床實驗解盲結果「不如預期」,股價連幾日跌停。這類仍在研發中、沒有任何營收的公司,市值就超過千億元,讓管理學院所教的企業價值評量完全無用武之地。除了反映投資人對投資知識及資訊的不足外,當然也和該公司所研究治療的標的疾病,有重大關係。
重大疾病特別是癌症,除了早期發現外,至今仍然沒有一種藥物能根治它,只能暫時緩解或延緩死亡。因為,沒有根治癌症的曠世良藥,任何宣稱可以治療癌症的藥有些風吹草動,自然讓病人、病家及投資人對其寄予厚望而趨之若鶩,股價自然有無限的想像空間,形成所謂的本夢比。

鼓勵消費 未必是全民之福

這其實反映了人性。平常要花錢做預防,多數人都不積極,或者認為不必要,等到有一天罹患重大疾病後,卻又再多錢都願意花。在癌症新藥開發中,會投射在股價的期待上,自然也不難理解。

當然這也反映了現代醫學的盲點。儘管人類宣稱醫學技術已經如何發達,我們仍然對諸多威脅人類生命的疾病束手無策,我們甚至連一個高血壓都沒有辦法治癒。

醫療如果以「產業」視之,就要鼓勵消費、驅動需求和開發新的治療方法等。只是,這真是全民之福嗎?

對於民眾的健康照護,究竟應該以追求經濟產值,還是追求全民健康為任務?

最近幾則新聞都與交通有關,包括已經來台營業三年的國外叫車軟體,因為「罰不怕」,政府要祭出吊銷執照等更嚴厲懲罰手段。

另一件新聞是北市某區長年交通壅塞,市府要提出可能管制措施。前述這家在全世界沒有任何自己車子的「運輸」公司,市值卻已經超過600億美元,而另一汽車共享網站Zipcar,是美國一家成立於2002年的公司,在2015年估市值也超過60億美元。

類似這種因著網路的發展而創新的商業模式,都是可以讓資源擴大運用的好構想。

「這種經濟模式正為不斷消失的工作、不斷加大的貧富差距,以及日益嚴重的資源短缺問題,找到一個好的解決方案」。Zipcar創辦人羅蘋.蔡斯(Robin Chase)在她的新書《分享型企業》中提到。

共享型企業 善用有限資源

這位三個孩子的媽媽,創辦一家以半小時為出租時間單位的平台,原因是她要接送三個孩子上下學,但卻認為沒有必要因此而買一部車。

她總合成功分享型企業的三個共同基礎是:產能過剩+共用平台+不同的同儕參與者。她稱這種新型態的組織結構為「共享型企業」 (Peers Inc.)。

「全球平均氣溫到2100年預計會提高攝氏四度,而地球人口將高達110億人。面對這些人類生死存亡問題,我現在能做的,也是唯一能做的,就是投資分享型企業,來解決眼前這些現存的威脅──氣候變遷、全球有限資源的耗竭、以及生態系統的崩潰」。她在書中強烈呼籲。

聯想到醫療體系。健保實施20年,台灣醫療環境產生的劇烈變化。小小台灣共有兩萬餘家醫療院所,其中有20餘家醫學中心、500餘家大小醫院。因此,論及產能過剩議題,醫療體系絕對是一個大領域。

在各國政府都正視醫療成本過高、醫療效率低落及人口高齡化等問題,如何有效的運用醫療產能是一個重要議題。而現在台灣的醫療資源,正是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

創新思維 發展協同經濟

醫學中心床位一位難求,而擔負社區照護的社區型醫院及地區醫院逐漸消失,偏遠地區醫療資源則嚴重不足。

生產及消費導向的經濟發展模式讓人類不斷地製造和消耗。因此,如何有效率地運用既有資源,讓資源創造更大價值或資源重覆運用,都是地球永續的重要議題。一般產業如此,醫療產業也是如此。新總統產業之旅,如果能把這些新經濟納入政策規劃中,則人民甚幸。

幾天前因為牙齒不適去看了牙醫,這位牙醫師沒有經過討論和徵詢我的同意,就逕行安排X光照射,既沒有告訴我原因,也沒有告訴我結果。因為他心想多檢查不是壞事。

只是他錯了,我清楚知道不必要的放射線是有危害的。

只要健保制度一天沒有改變,台灣的醫療消費永遠都是鼓勵消費的,只是分為由消費者或由供給者所驅動,或者共同驅動。怎樣讓資源充分運用,減少浪費,如何讓創新驅動的經濟,取代生產及消費驅動的經濟模式。協同經濟、分享經濟,可望成為解救人類走向自我毀滅的解方。

(作者是哈佛健康事業董事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