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雙/多專長」學制 跨領域學習需更多配套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3-02 01:41 聯合報 王道維/清大物理系教授(竹縣竹北)


今年大學招生亮點之一是交大、中央等校提出「雙專長」學制,而已實行十年的清大甚至提出「多專長」設計。若加上台大推出的輔系事後核准制,這股頂尖大學帶動的跨領域學習,還需要更多配套,才能對未來的教育政策與產業發展產生更深遠的影響。

一、學習資源重新整合:根據人力銀行調查,大學畢業生有半數以上因選錯科系而後悔,根本原因是不知如何整合興趣與就業資訊。事實上,多數學生到高年級仍沒有清楚的生涯規畫,而多數教授也只有學術經驗,對其他類型的生涯發展無法給出有效的引導。因此,雙/多專長的學習真要發揮功能,從招生開始就要從考試取才轉移到對興趣志向、自主學習與自我管理能力的綜合評估。此外大學課程需要更多介紹社會發展的現狀與趨勢,推動跨領域的合作學習,來幫助學生將興趣、知識與未來發展作更有效的整合。

二、大學科系重新定位:傳統大學觀將自我定位於知識殿堂,培育社會菁英來推動文明進步。但隨著網路學習的普及化,大學更需要動態地培養學生自學創造的能力。雙主修或輔系仍須修完某科系的全部必修,但雙/多專長學生僅需修習更少的核心課程。這代表連研究型大學都要為更多將來不在其領域工作的學生,提供他們想要的課程。未來「擁有的專長」將會取代「某系畢業生」成為學生自我認同的基礎,最後再選擇適當的研究所深造,將所學進一步整合。

三、產業結構重新轉型:正如前Google全球副總裁李開復指出,廿一世紀最需要的是跨領域的綜合性人才,從事熱愛的工作並將理論與創新結合運用。台灣經濟過往是以製造業為主幹,自然需要大量專才投入。但近十餘年來代工產業外移,卻因缺乏軟硬體整合或綜合行銷管理的能力,使得產業升級面臨瓶頸。此外,服務金融業的GDP雖已超過七成,也因為缺乏跨領域多專長的優秀人才,難發展出跨國的競爭力。因此我們的產業也需要積極投資於這些人才,讓他們有合適的舞台發揮,進而繼續帶動產業轉型創新。

當然,大學存在並非只為協助學生就業,單一專長的人才仍有其重要的位置。雙/多專長的課程設計只是為僵化的高等教育打開更多跨領域的可能,還需要學校更多的配套、學生個人的努力與產業的覺醒,才能幫助我們一起面對未來世界的劇烈變化與挑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