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去梯言/朱立倫是不是曹丕?
2015-11-04 02:18:09 聯合報 公孫策
王金平說「沒有名分就不輔選」,等於將了朱立倫一軍,朱立倫能不能頂得住,只有等著瞧。而四十位立委連署要求,將王金平置於不分區立委第一名,則代表地方派系對黨中央的一次大反撲。

國民黨政權在台灣,好有一比:東漢政治。東漢開國初期,皇權可以完全貫徹,之後開始外戚干政。而小皇帝為了對抗舅舅,只能跟宦官結合,於是演出長時期的「外戚鬥宦官」戲碼。外戚由於隨太后、皇后更換而換姓,不能建立長期執政班子,漸漸不敵永遠在宮中的宦官集團,到了後期,宦官乃完全占了上風。於是外戚拉攏士族(文官)對抗宦官,士族從外戚那兒得到各種特權與利益,又相互標榜、援引,由清流變成剝削者。在皇權式微,外戚與宦官都被軍閥消滅之後,士族成為統治集團的主要力量。

當時已經進入三國時期,曹操為了壓抑高門士族,大力拉拔寒門士人。有歷史社會學家認為,曹操跟袁紹的戰爭,本質上是高門與寒門士人集團的對決。雖然後來曹操打贏了官渡之戰,可是士族集團仍隱忍潛伏,伺機反撲。等到曹操死後,曹丕想要當皇帝,只好跟士族妥協,實施「九品中正」,從此士族壟斷了政治資源三百多年(魏晉南北朝時代)。

國民黨在台灣,雖然不能硬套「外戚/宦官/士族」模式,可是脈絡走向卻像煞前述情境:起初政令齊一,之後為了壓制黨外崛起,乃跟地方派系結合,同時接受了伴隨而來的黑金。終至黨組織完全失去能量,地方派系如今變成國民黨最主要票源。

馬英九二○○八年大勝後,確曾有心消弭派系與黑金,派系於是向王金平靠攏。而馬英九的改革因為他的施政失敗而無法推行,二○一二年大選時,為了選票,只好再跟地方派系妥協。從此,國民黨已無力節制地方派系,四十位立委連署相挺,當然是選票壓力使然。

朱立倫的處境與壓力,也就可想而知了。如果馬英九是「敗給士族的曹操」,那朱立倫有沒有「不做曹丕」的選擇?問題在於,歷史跟現實完全無法比擬:一是曹操當年打贏了,二是曹丕當年「只要肯妥協就可以當皇帝」,可是今天朱立倫卻未必。甚至,國民黨如果將王金平置於不分區立委第一名,對政黨票的影響是正面,還是負面?還真難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