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財政需要錙銖必較
【經濟日報╱社論】
2014.07.31 02:09 am
國庫支付給軍公教退休人員的月退俸,一年高達1,400億元,每年分兩期發放,一次預發半年700億元。國庫為調度支應這筆龐大資金,往往要額外多付10億元利息。行政院執行財政健全方案,基於減支目的擬調整為按月領取;消息曝光,引起軍公教人員的反彈,政策隨之喊卡。令人詫異的是,拍板煞車的理由竟是:省息10億「對國庫挹注有限」。
財政健全方案訂下增稅800億元、減支450億元,每年減少舉債至1,200億元的目標,以便重整國家財政。增稅、減支正是控制國債水位最關鍵的兩大支柱,其中,增稅案已經如期上路,扣除配套減稅所需財源後,國庫淨增約650億元,明年將會全數到位;反之,行政院帶頭檢討的減支450億元計畫卻不順遂,儘管財主單位東挪西扣,至今還無法達標,眼看跳票已難避免。
換言之,政府此刻執行減支,只能投注更強勢的作為,錙銖必較實屬當然,不要說10億,即使是1億元、1,000萬元,在國家赤字連年、累積債務居高不下,仍需舉債度日之際,哪有浪費的本錢。然而,行政院光是調整發放軍公教退休人員的「月退俸」,即因反彈而退縮,全民該如何期待政府真有健全國家財政的準備與決心。
「月退俸」非屬軍公教退休人員獨有,勞保、農保與國民年金,對勞工、農民等各行各業退休者,也都設有等同月退俸的「年金」給付機制。不管稱為月退或是年金,都是人民賴以安養晚年的重要財源,政府的一舉一動當然備受關注。但是,改革所能憑藉者無他,依法、依理而已。比較現有月退俸與年金發放方式,包括勞保、農保與國民年金等,都是採月領制,唯獨軍公教人員的月退俸是預發制,且一次預發就是半年。所謂「月」退俸,指的不就是每月領取的退休金,行政院財政健全減支小組通過調整軍公教人員月退俸由半年領改為季領、逐步到月領的決議,究竟何錯之有?軍公教退休人員的反彈,所持道理又在哪裡?
不要小看國庫因為調整預發制所能省下的10億元利息,10億背後,還潛藏了政府捍衛基本公平所展現的態度。行政院長江宜樺認為減支10億元,對國庫挹注不多,不省也罷。那就必須解釋,立法院臨時會通過老農津貼暫行條例草案,調整老農年金請領條件與金額,國庫一年也不過省下6.49億元,若不追究改革有無必要,一體比較國庫所能省下的支出,區區不到7億元的老農年金要改,軍公教月退俸為什麼就不必改。
外界批評行政院處理軍公教退休人員的月退俸請領方式,態度前倨後恭,與數十萬軍公教選票有關。健全財政是一條長路,不論何人執政,都必須要面對。我們不樂見政府在為健全財政努力的同時,卻將政治盤算放在改革合理性之上。「選票說」希望只是外界的臆測,行政院應該重啟對軍公教人員月退俸請領方式的檢討。
國家財政有多困難,幾個數字會給人民答案。包括,累積國債已逾5兆元、平均台灣2,300萬人人均負債超過20萬元,而軍公教退休給付等潛藏債務則已飆破17兆元;政府平均每年舉債2,000億元,到年底止,剩餘舉債空間已不到4,000億元,二年後將無債可舉,若不調高債限,就只有加稅一途。軍公教退休人員每年從國庫領走1,400億元,約占中央政府總預算的一成。相較此次調整退休俸請領方式省下的10億元,真的不算多。重點是,當全體國人以民意支持政府改革財政,讓800億元增稅案得以火速過關,那麼特定族群對於不該有的「福利」,更要有願意放手的體諒。
至於政府,必須認清改革沒有鄉愿的餘地,既已允諾要給下一代健全的財政,那麼,縱使只能省下一塊錢,也是這一代無可迴避的責任。
【經濟日報╱社論】
2014.07.31 02:09 am
國庫支付給軍公教退休人員的月退俸,一年高達1,400億元,每年分兩期發放,一次預發半年700億元。國庫為調度支應這筆龐大資金,往往要額外多付10億元利息。行政院執行財政健全方案,基於減支目的擬調整為按月領取;消息曝光,引起軍公教人員的反彈,政策隨之喊卡。令人詫異的是,拍板煞車的理由竟是:省息10億「對國庫挹注有限」。
財政健全方案訂下增稅800億元、減支450億元,每年減少舉債至1,200億元的目標,以便重整國家財政。增稅、減支正是控制國債水位最關鍵的兩大支柱,其中,增稅案已經如期上路,扣除配套減稅所需財源後,國庫淨增約650億元,明年將會全數到位;反之,行政院帶頭檢討的減支450億元計畫卻不順遂,儘管財主單位東挪西扣,至今還無法達標,眼看跳票已難避免。
換言之,政府此刻執行減支,只能投注更強勢的作為,錙銖必較實屬當然,不要說10億,即使是1億元、1,000萬元,在國家赤字連年、累積債務居高不下,仍需舉債度日之際,哪有浪費的本錢。然而,行政院光是調整發放軍公教退休人員的「月退俸」,即因反彈而退縮,全民該如何期待政府真有健全國家財政的準備與決心。
「月退俸」非屬軍公教退休人員獨有,勞保、農保與國民年金,對勞工、農民等各行各業退休者,也都設有等同月退俸的「年金」給付機制。不管稱為月退或是年金,都是人民賴以安養晚年的重要財源,政府的一舉一動當然備受關注。但是,改革所能憑藉者無他,依法、依理而已。比較現有月退俸與年金發放方式,包括勞保、農保與國民年金等,都是採月領制,唯獨軍公教人員的月退俸是預發制,且一次預發就是半年。所謂「月」退俸,指的不就是每月領取的退休金,行政院財政健全減支小組通過調整軍公教人員月退俸由半年領改為季領、逐步到月領的決議,究竟何錯之有?軍公教退休人員的反彈,所持道理又在哪裡?
不要小看國庫因為調整預發制所能省下的10億元利息,10億背後,還潛藏了政府捍衛基本公平所展現的態度。行政院長江宜樺認為減支10億元,對國庫挹注不多,不省也罷。那就必須解釋,立法院臨時會通過老農津貼暫行條例草案,調整老農年金請領條件與金額,國庫一年也不過省下6.49億元,若不追究改革有無必要,一體比較國庫所能省下的支出,區區不到7億元的老農年金要改,軍公教月退俸為什麼就不必改。
外界批評行政院處理軍公教退休人員的月退俸請領方式,態度前倨後恭,與數十萬軍公教選票有關。健全財政是一條長路,不論何人執政,都必須要面對。我們不樂見政府在為健全財政努力的同時,卻將政治盤算放在改革合理性之上。「選票說」希望只是外界的臆測,行政院應該重啟對軍公教人員月退俸請領方式的檢討。
國家財政有多困難,幾個數字會給人民答案。包括,累積國債已逾5兆元、平均台灣2,300萬人人均負債超過20萬元,而軍公教退休給付等潛藏債務則已飆破17兆元;政府平均每年舉債2,000億元,到年底止,剩餘舉債空間已不到4,000億元,二年後將無債可舉,若不調高債限,就只有加稅一途。軍公教退休人員每年從國庫領走1,400億元,約占中央政府總預算的一成。相較此次調整退休俸請領方式省下的10億元,真的不算多。重點是,當全體國人以民意支持政府改革財政,讓800億元增稅案得以火速過關,那麼特定族群對於不該有的「福利」,更要有願意放手的體諒。
至於政府,必須認清改革沒有鄉愿的餘地,既已允諾要給下一代健全的財政,那麼,縱使只能省下一塊錢,也是這一代無可迴避的責任。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