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經濟強化措施 要亮點出擊
2015-07-31 03:14:08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今年上半年,台灣出口拉警報,行政院在日前端出三年期「經濟體質強化措施」,準備一石二鳥,一方面要改善短期出口及當前投資萎靡不振現象,二方面要激勵中長期經濟轉型。以毛內閣所剩不多的光陰,兩大目標若非有過人的執行意志及民間力量配合,最終恐怕白忙一場,無助化解暮氣沉沉的台灣經濟。

行政院推出「經濟體質強化措施」時,把話說得很明白,這套強化措施是用來補強現有上路中的各種方案,並做期中檢討,政府無意端出一桌全新的大菜來。這話說得中肯、務實,因為台灣向來不缺大計畫,缺的總是執行力,而過去不少名稱響亮的大計畫走到後頭,也往往愈走愈無力,甚至被束之高閣。

毛內閣這回提出的13道強化產業轉型、出口及投資策略,有新意、有務實的橋段,卻也不乏「畫大餅」之處。前者像是,國發基金將與民間籌組併購基金,及政府首度明確表態,將加大投資半導體、面板、車輛、機械與紡織等產業,對抗紅色供應鏈,相較過往官方多是被動回應紅潮,這回總算是積極一點了。

依照國發會設計,併購基金將由官方出資三成,另外七成資金來自民間,最快10月可找尋民間業者主導營運。國發基金也表態,將引入市場常見的投、融資及股夾債等多元作法,協助國內中小企業透過併購,加快產業升級轉型。

這檔即將成軍的併購基金,最為可取之處就在於,政府懂得引進民間資源及借重市場智慧,活絡台灣的併購市場。從谷歌或是臉書等今日網路巨擘發展軌跡來看,一開始兩家公司規模都不大,但是它們卻善用連續併購取得關鍵技術、人才與通路。如今的台灣中小企業,面對辛苦的淘汰戰,要靠一己的力量慢慢研發恐怕太慢,併購基金有助於中小企業透過連續併購、快速轉骨。

事實上,面對一波波的紅潮席捲,也唯有靠著官方彈性放權,加上民間豐沛資金協作,才有辦法真正減緩大陸政府重資挖台灣產業牆腳的速度。有了這次合作經驗,政府下一步還可考量,針對半導體、面板等兆元產業,邀民間籌設大型併購基金,協助業者強強聯合。

至於強化措施當中,尚待補充的畫大餅之處,包括了,毛內閣提出「文創國家總動員」概念,表明未來將整合跨部會資源,如投融資、無形資產鑑價、智財保護、產學合作、海外行銷等,推動文化創意產業輸出。

又例如,毛揆宣示,今後要擴大觀光業的火車頭角色,將結合醫美健檢、美食、農業、文創、觀光工廠等,讓台灣成為質量優化、創意加值、處處皆可觀光的觀光大國。兩大宣示說來均是頭頭是道,「如果」能實現,絕對有助提升台灣服務業競爭力及文化軟實力,但是,問題也在於,這些尚停留在概念階段的政策,到底是不會實現的政策口號,還是尚待長出血肉的潛力方案?

兩大關乎台灣服務業輸出的新作為,要能實踐,一來得仰仗高度跨部會協調合作,二來需要具體可行的策略與行動方案。毛揆打算找誰做這些事,得在最短時間內選定,付諸行動。

毛內閣的經濟強化措施,雖是為了救援上半年台灣出口表現不振,但是核心概念,仍不脫要在三年內轉動中長期的產業升級轉型。毛內閣光陰有限,不妨再鎖定13道措施中的幾個關鍵亮點,如併購基金及目前尚缺補充骨血的文創、觀光,方案定了,就需全員配合落實,務必在半年內端出階段性成果,避免日復一日,台灣總是要靠新方案來挽救經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