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健保廿歲/醫療浪費 沒人敢碰的健保毒瘤?
2015-02-27 02:00:33 聯合報 張裕昇/藥師(高雄市)
二月三日,個人服務院所來了一位一歲六個月大小朋友掛號看診,為什麼特別提到這位小朋友呢?他是初診,健保IC卡上的紀錄是第十四次就診,這看診次數引起了我的注意。在本院最後一次看診日期是二月十四日,本年度第十八次就診。

換言之,從元旦到二月十四日共四十五天,計入元旦假期及星期例假日均不休息,這位小朋友平均每二點五天看診一次。以每次看診開三天份藥量計算,共領了五十四天份的藥量,而今年不過才過了四十五天。十四日後,這位小朋友即未再來看診,據經驗推估,家長應已帶至其他醫療院所就診,看診次數也必然持續攀升。

歷任健保首長參加健保廿年感恩茶會,對於健保制度的看法與檢討,幾乎都朝向財務結構方向檢討,卻無人對醫療浪費的情形多所著墨。從開辦至今,斤斤計較的是保費、藥價、診察費、給付等財務問題,很少有人觸及醫療浪費。

像這樣浪費醫療資源,然後大喊血汗醫院,想盡辦法從納稅人身上榨出每一分錢,嚴格審核罕病用藥,許多應該給付卻不予給付的藥物、醫材,有五百萬就可用人工心臟維持性命,沒有錢的只有等死一條路。這就是我們引以為傲的健保制度、醫療品質?

報載大家對健保政策滿意度高達百分之八十五,身為醫療界成員,想請大家捫心自問,這項滿意度是針對醫療服務的方便性,還是包含醫療服務的品質在內?健保廿年,除了提供民眾可以任意浪費的就醫便利性外,醫療人員的血汗情形,民眾享有的醫療品質有無同步提升?

永無止盡的醫療資源浪費,想盡辦法從受薪族口袋掏出錢,廿年來,健保就在這兩項無間道中循環。每每檢討健保制度的缺失,卻永遠在錢坑中打轉,打著保險的旗號,骨子裡是不折不扣的課稅精神。

健保已經失去了平均分攤風險的意義,而成為實質上的課稅、社會福利制度。

醫療要對症下藥,健康保險也要對症下藥,道理不難懂,但願不願意去做?做不做得到?這才是檢討全民健康保險的重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