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喜樹嬤將退休 媒合弱勢縫筆袋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18 07:49 聯合報 記者鄭宏斌/台南報導


image
最佳代言人 台南市南區喜樹阿嬤魚筆袋爆紅後,接受電視、雜誌採訪外,還要趕縫筆袋,累壞阿嬤。未來將退休,轉為喜樹魚筆袋及文創市集喜事集形象代言。 圖/喜事集提供
分享
台南市南區喜樹阿嬤魚筆袋爆紅後,文創市集喜事集為擴大產業鏈,回饋地方,將與在地「新世代」社福團體結合,媒合弱勢家庭增加產能。10位阿嬤將退休為「喜事集形象代言人」,持續為喜樹地區注入活力;未來3個月,也將在林百貨設臨時櫃,行銷喜樹。

喜樹阿嬤魚筆袋原由10位阿嬤所組成的魚包品牌「黃槿花文創工作室」製作,魚筆袋爆紅後,近2個月來阿嬤接受近20個節目、雜誌專訪,不少名人廣告也預計在喜樹拍攝;勞累與製作壓力,累壞老人家,經地方決議,由在地文創市集「喜事集」回收品牌重組。

「兩個禮拜只能做1000條,每次釋出還是都賣光。」喜事集策劃人、互動策略專案經理施育宗表示,不少阿嬤表示過度勞累,兩眼昏花,看到有不少人為了筆袋來喜樹,想維持遊客活絡這塊「老地方」,卻力不從心。

南區公所與喜事集、黃槿花文創工作室開會決議後,將與在地「新世代」社福團體合作,媒合單親媽媽、獨居老人手工縫紉魚包;回歸過去「客廳即工廠」概念,提供就業機會,盈餘也回饋在地使用,未來喜事集將改為每月1次。

施育宗表示,魚筆袋將在古蹟林百貨開臨時櫃販售3個月,與消費者見面。他強調,為了引進遊客,持續活化社區,販售量非常少,種類也不齊全,功用偏向宣傳而非營利,遊客最快下周就可以在林百貨與魚包見面。

無米樂拍續集 進入收尾階段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18 07:49 聯合報 記者邵心杰/後壁報導


「無米樂」紀錄片拍出後壁4名老農民勞動身影及樂天知命的故事,感動許多人,迄今已超過10年,續集也進入收尾階段。87歲的崑濱伯,還能下田勞動嗎?無米樂稻米促進會總幹事張美雪說,「讓故事繼續說下去!」

這部紀錄片由市府觀光旅遊局出資奧援,續拍「無米樂」10年後的故事;同時,搭配無米樂稻米促進會舉辦在地小農市集及體驗活動,行銷無米樂故鄉。

「老了!」崑濱母不假思索10年前、10年後的轉變,她說,當年拍攝時,孫女才「度睟」(周歲),還玩著豆子,轉眼間已是國二生,身高比阿公還高。

崑濱伯說,常有年輕人經過時要求合影,更有嫁到深坑的水上女兒,專程來拍他的雙手。無米樂紅了10多年,是地方的福氣。

新化天壇送暖 尾牙席開50桌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18 07:49 聯合報 記者吳淑玲、邵心杰、曹馥年/台南報導

image
台南市新化區天壇老人養護中心,昨天舉辦尾牙及發放開運紅包,長輩拿到紅包後,開心比YA。 記者吳淑玲/攝影
分享
新化區天壇老人養護中心昨天舉辦尾牙,席開50多桌讓家屬與長輩同歡,並發放「開運」紅包每人600元;保生慈善會捐款21萬元給台灣世界展望會,市議員郭國文與邰欣建設也寒冬送暖。

天壇養護中心的尾牙平安宴喜氣洋洋,志工隊有舞獅表演,讓老人家看得合不攏嘴;80歲的蘇老太太說,除了難得能和子女聚餐,還有紅包可以拿,很開心。

邰欣建設與市議員郭國文服務處合作舉辦歲末送暖活動,共發放紅包禮金、麵食禮盒以及柳丁給永康、新市區的單親家戶等共1400戶。

仙公廟梅林 花況不如往年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18 07:49 聯合報 記者邵心杰/東山報導


image
東山孚佑宮仙公廟後方梅林,今年因雨大受影響,花況不復往年。 記者邵心杰/攝影
分享
元旦以來,台南山區陰雨綿綿,連帶影響東山孚佑宮仙公廟梅林花況,梅花一開,不久就被大雨打落;片片花瓣,隨風雨紛飛,散落一地,化作春泥更護花。

東山孚佑宮仙公廟後山種植200株梅花,元旦前後隨著冷冽寒風,陸續開花,但今年冬雨較往年多,綿綿細雨滴滴答答下個不停,雪白花瓣被吹落大半。

管理委員會總幹事葉聰永說,梅花雖然開了,又被風雨吹落,花況不如往年。然而,幾株初綻的白梅,有如繁星般點綴其間,串串雨滴掛在樹頭上,朵朵梅花更顯清麗,惹人憐愛。

「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遊客說,置身雲霧之間賞花,洗滌疲憊的身心,別有一番滋味。

探索巷弄綠帶 南社大繪地圖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18 07:49 聯合報 記者鄭惠仁/台南報導


image
台南社大師生走訪台南公園公園里社區,昨發表小巷弄綠帶社區地圖。 記者鄭惠仁/攝影
分享
台南社大為即將滿百歲的台南公園模擬規畫藍圖,師生走訪周邊社區,已完成公園里綠角落與潛力空間的調查;昨天發表「小巷弄綠帶」社區地圖,希望紓解台南公園生態壓力。

台南公園每天吸引上萬人來此活動,連運動都在這裡,卻也造成生態的壓力。其實公園周邊都是老社區,巷內有著老建築與綠帶,但因有路障或是未經規畫,被忽略了。

台南社大地圖工作坊課程師生決定走進社區,為台南公園模擬規畫藍圖,調查綠角落與潛力空間。他們踏入公園,繞著小巷走,從福隆宮、「水協仔」、木造老屋、西華堂到公園里活動中心,發現了綠帶及可利用的空間,繪製成社區地圖。

公園里長徐富美及居民昨天參加社大的小巷弄散步活動,探索綠角落和閒置空間,有阿嬤說,住了40年,卻未曾走過。居民看到師生繪製的小巷弄綠帶社區地圖都很感動,希望市府能參考。

講師吳比娜說,地圖工作坊是門關注台南公園,以繪製社區地圖為學習內容的課程,下期探索兵工廠後方長德里,希望「為台南公園預約更好的藍圖」。

新南國小種菜 看,化蛹成蝶!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18 07:49 聯合報 記者鄭惠仁/台南報導


image
台南市安平區新南國小闢開心農場,每天師生抓蟲,並且在學校觀察化蛹、成蝶過程。 記者鄭惠仁/攝影
分享
新南國小闢開心農場種菜,主要目的是抓蟲,觀察化蛹、羽化成蝶;老師打開盒子,紋白蝶快樂飛出,小朋友都揮著手向蝶兒道再見。

安平區新南國小西北側空地,去年經換土後闢建小農場,由志工教導小朋友植菜種花,班級認養,目前種有青蔥、青江菜、甜菜頭、小番茄等。

「我們種菜是為了抓蟲」,老師周心、李靜秋表示,菜園最多紋白蝶,學生在種植、照顧中,發現蟲卵、幼蟲,最後化蛹成蝶。小朋友就抓幼蟲到教室飼養,觀察毛毛蟲變成紋白蝶。

老師周心抓了滿手的蟲,小朋友圍著老師聽解說,學生都搶著要摸蟲蟲,讓綠色小蟲在手掌上一拱一拱地爬著。

「小朋友怕不怕毛毛蟲?」大家都異口同聲說「不怕」。校長劉明道說,志工爺爺徐清山教導孩子種菜,也帶領孩子抓蟲,起先小朋友看到蟲就怕怕,不敢碰觸;但有幾名較大膽的學生先抓蟲,其他人也跟進,現在抓蟲已成學生樂趣,開心農場也成為學生最愛來的教學場所。

思念亡父做泡菜 有阿爸味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18 07:49 聯合報 記者曹馥年/台南報導

「這罐泡菜,是思念阿爸的滋味。」輕度智能障礙的阿金,憑幼時記憶,還原已故父親拿手的四川口味泡菜。台南恩友中心經過數月試驗,讓這罐充滿回憶的「黃阿金泡菜」上市銷售,推出月餘,已有不少回頭客。

台南恩友中心傳道人劉奇峯表示,39歲阿金在兄姊嫁娶後,與父親相依為命,4年前父親過世,酗酒流落街頭,後來被安置到恩友之家。學甲陳姓菜農常送來整車高麗菜,「吃不完,就拿去做泡菜!」卻煩惱不會做泡菜;1年前阿金卻湊上前說,「我做得出阿爸的味道,全天下最好吃的黃金泡菜。」

阿金依記憶中的比例做成泡菜,大家吃了讚不絕口。經數月口味改良、食安檢驗,正式販售。劉奇峯為泡菜取名「黃阿金泡菜」,「酸辣中帶點甜的泡菜,就像思念的滋味。」

經口耳相傳,客人愈來愈多,「第一次買是因愛心,第二次買是因為好吃!」阿金看到訂單成果,自信不少,也改掉酗酒惡習。黃阿金泡菜每罐200元,可宅配,可洽台南恩友中心(06)2757783。

寶島新住民/張雅君學美甲 病後翻轉人生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18 07:49 聯合報 記者胡瑋芳/雲林報導


image
林佳惠(左)從泰國嫁來台灣,獨生女兒張雅君(右)是她的掌上明珠。 圖/林佳惠提供
分享
3年前一場大病,讓雲林縣新住民二代張雅君人生突然轉個彎。當時才17歲的她,因腦瘤休學開刀住院。康復後,她跟隨母親林佳惠腳步,考上美容與美甲丙級證照,與開設美容工作室的母親一起工作,同心為家打拚。

「感謝上蒼留我一條命,媽媽是我的依靠、我是媽媽的寶貝。」張雅君是獨生女,這幾年母親生日時,她總親手做卡片,寫下對母親的感謝,密密麻麻的文字,就像她對母親的愛一樣濃密。

張雅君說,母親23年前從泰國來到台灣,起初國、台語都不通,隨爸爸一起開麵店,每天工作超過12小時且全年無休。

工作占去林佳惠大部分的時間,但她很努力,到夜校上課,也利用零碎時間讀書、認字;後來考上乙級美容證照,在斗六市開設蘭欣美容工作室,教授同樣來自異鄉的新住民,希望這些飄洋過海來台的外籍配偶習得一技之長。

3年前,張雅君突然莫名頭痛,被診斷為腦瘤破裂,住進台南成大醫院開刀治療。她的家境不是很好,母親為籌措醫藥費拚命工作;住院3個月期間,母親更是每天斗六、台南兩邊跑,為她按摩、擦澡,出院後仍天天燉雞、魚湯細心照料,看著母親終日忙碌奔波的身影,讓她有說不完的感謝和心疼。

她說,從小看媽媽不向命運低頭,靠自己的力量,認真做好每件事,對她產生很大的影響。

出院後,張雅君興起「學習美的事業,用美容、美甲改變家人生活環境」的想法,努力考取美容與美甲丙級證照,和母親一起工作。她想證明新二代靠自身努力一樣能出頭天,也要努力賺錢改善家計,並讓遠在泰國的外公過更好生活。

雲林溪掀蓋計畫啟動 7月起執行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18 07:49 聯合報 記者陳信利/雲林報導


image
貫穿斗六市區的雲林溪,在莊敬路旁牛墟橋起被加蓋改建為停車場,縣府將啟動掀蓋計畫。 記者陳信利/攝影
分享
配合開發中的雲林縣斗六市社口區段徵收闢建水岸藝術園區綠美化案,縣府正啟動全長約800公尺的「雲林溪掀蓋計畫」,掀蓋工程預計動用3億元從今年7月起分3年執行,實現縣民期待已久的雲林溪重見天日夢想,營造親水綠地溪岸休閒空間。

雲林溪上游源自古坑鄉東和村境、流經斗六市三平、中和、保庄、公正、嘉東、太平、林頭、社口、虎溪、鎮南、鎮西等11里,穿越斗六市中心,納入區域排水範圍,主流長度約7.1公里。

雲林溪貫穿斗六市中心,昔日溪畔垂柳綠蔭,是許多市民垂釣、童年嬉戲玩水的好去處;斗六市公所於民國80年間向交通部爭取近億元經費,將莊敬路旁牛墟橋至雲林橋間溪段加蓋興建停車場。

但停車場零星分布,使用率偏低,長期以來被批政策草率,加蓋後雖暫時掩去汙濁臭味,卻也將溪畔優美景觀一併斷送,阻絕現代城市治理揮灑空間。

縣長李進勇上任後與斗六市公所合作成立雲林溪掀蓋推動小組,計畫掀開從牛墟橋至中山路長約800公尺溪段水泥蓋,帶給斗六市親水生活環境。

李進勇表示,整治完善的河流可活化城市,雲林溪穿越斗六市區,卻被掩蓋起來實在可惜,指示水利單位加速執行掀蓋綠美化計畫,日前已完成規劃設計決標,要讓斗六市成為親水兼具休閒觀光美麗城市。

縣府配合雲林溪流經斗六市社口區段徵收營造水岸藝術園區案,已先行啟動雲林溪美化工程。

其中「雲林溪自然淨化系統工程(人工濕地沿岸部分)」長約1100公尺,工程範圍從上游大學路二段至牛墟橋,採漿砌卵石護岸型式施作,另施作親水步道及綠美化,預計今年3月完工,實現雲林溪美化第一步。

接續的掀蓋計畫包括拆蓋、新建河道、橋梁改建、環境營造、洪水預警及停車設施等工程,將以既有三孔箱涵為基礎,保留箱涵側牆並進行植筋培厚,採漿砌卵石護岸,保留兩岸既有5公尺車道及行道樹,讓雲林溪重新呼吸,並一併積極打造社口水岸藝術園區,還給斗六市民友善親水空間。

更生人學木雕 翻轉人生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18 07:49 聯合報 記者姜宜菁/土庫報導


image
張振明無師自通做藝品,找回他人尊重,也扛起家計。 記者姜宜菁/攝影
分享40歲的張振明曾因案入獄服刑,出獄後經歷親人死亡、妻子離家,他徹底覺悟,無師自通專研木雕藝術品,現在每月進帳20K,也贏回街坊鄰居的認同。
張振明從小愛混陣頭,跟人拚輸贏,出入八大行業,鄰居見到避如蛇蠍,4年前因槍砲彈藥案入獄,個性不改,常在獄中與人起衝突,監獄一間換過一間。

出獄後的他,面對父親驟世、妻子離家,家庭經濟無人扛,之前的朋友再度找上門,但他深思八大行業錢好賺,但也花得快。

張振明想到自己小時候愛繪圖,對於藝術品有興趣,在獄中從事園藝工作,對樹木的硬度、質地略有瞭解,於是專心研究文昌筆、聚寶盆等木造藝術品,木頭來源舊房舍的梁柱和舊家具。

他經朋友介紹,幫人代工或是自行製作,開始有穩定收入,平均1個月可生產5、60件作品,月收入至少20K;有些顧客直接點名他操刀,等上1年也沒關係。

顧客張景富說,張振明的鬼點子多,作品具獨特性,重點是他個人的才華,不會因其過去而否定一個人。

張振明回顧過去,感嘆白活了好幾年,現在的人生才有意義,鄰居看到他都會打招呼,從他人眼中找到認同;他從不隱瞞過去的背景,願意與他人分享更生人的故事。

感念阿爸教誨 虎尾高中校友以父名設獎學金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18 07:49 聯合報 記者姜宜菁/虎尾報導


虎尾高中校友林建宏在商場打滾半世紀,曾大起也大落,但不服輸的個性讓他終於站穩腳步,拚出一番事業,感謝母校培育之恩,並將對父親的思念化作對學弟妹的期盼,設紀念獎學金回饋。

校長楊豪森指出,林建宏去年和同屆同學廖光照、林久華、林金順、張勝彥、林金爐、許智雄等發起捐獻,旅居各地同學熱烈響應,挹注母校231萬元,使校友獎學基金增加到1600多萬元,其中林建宏就捐50多萬元。

林建宏為讓母校發揮更大獎勵效果,鼓舞更多學子,他以父親名義獨立設置「林球紀念獎學金」,每學期提供多達30萬元獎學金,這學期有15人獲獎。

頒獎典禮上,林建宏與學弟妹們經驗分享,他遺憾努力不夠未能考上大學,首次做生意,因經驗不足,賠光父親一生辛苦累積的財產,只好舉家北遷,經營婦產科診所奠基,後轉行房地產致富,不料又因缺乏專業團隊等慘賠,甚至負債拖累診所。

林建宏說,父親堅毅吃苦的教誨,讓他不放棄任何學習機會,他告訴自己,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為感念父親在困窘環境中讓他上學,鼓勵年紀足堪當他孫子的學弟妹,「人生要精彩,時時刻刻都要爭氣,事事都要盡心盡力,而這一切,完全操之在己」。

阿賢廚房的堅持 自然食材小吃價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18 07:49 聯合報 記者林伯驊


image
阿賢廚房的小菜,有各式水煮蔬菜。 記者林伯驊/攝影
分享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
image
阿賢廚房由蘇育賢(左)、妻子陳妍稔努力經營3年多。 記者林伯驊/攝影
分享健康料理成為主流,嘉市成功東街的阿賢廚房,挑選自然農法食材,幾乎只用水煮烹調,老闆「阿賢」蘇育賢堅持「做自己敢吃的東西」,以經濟實惠小吃價格,開店3年,已有許多死忠顧客。
家住雲林縣北港的蘇育賢,五專、二技主修電機,內心嚮往美食,9年前辭去工程師,偷跑到嘉義便當店當學徒,家人起初很不諒解。

他回憶說,每天騎車往返嘉義,店內什麼事情都做,時薪50元,月休2天,收入僅1萬餘元;再換到小餐館打拚5年,薪水才破3萬,但他學會經營餐飲店一切,與太太陳妍稔結婚後,買下房子,決定開自己的店。

蘇育賢表示,他向產地採買食材,了解農民耕作情形,包括新港的蔬菜、北港的地瓜等,以烹調水煮為主,沒有油炸,高湯是純大骨熬煮6小時以上。陳妍稔每周三、五、日會做麵包,麵粉是台灣十八麥麵粉,餡料都純手工,沒有添加物。

阿賢廚房受歡迎的「五木麵」含有5種蔬菜,咖哩飯不加勾芡慢慢熬煮,小菜類提供數種水煮青菜,不到百元能吃飽,是蘇育賢秉持的「健康,價位也要讓人接受」。

阿賢廚房

嘉義市成功東街46號

05-2293-555

周一公休 11:00~14:00 1630~2030

下雨泥濘 高跟鞋教堂趕過年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18 07:49 聯合報 記者黃煌權/布袋報導


image
布袋高跟鞋教堂雖然植草皮及吊掛飾品工程因雨受阻,昨早仍有不少遊客前往拍照。 記者黃煌權/攝影
分享
嘉義地區連日雨勢造成布袋高跟鞋教堂施工受阻,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長鄭榮峯說,因下雨造成重機具無法進場施工,「我已經快被天氣打敗!」雖然老天爺不作美,但鄭榮峯強調,會設法趕在農曆春節前開放,不然將成為國際笑話。

布袋高跟鞋教堂去年底完工以來,已成為南台灣最受注目觀光景點之一,現在每逢假日,通往高跟鞋教堂的布袋海埔地就嚴重塞車,除警方出動大批警力疏導交通,當地餐飲業者也受惠,很多業者都說營業額至少增加3成。

約在1周前,英國每日郵報圖文並茂報導這座位玻璃建築,前來朝聖的遊客頓時暴增,除了本地遊客,連外國及大陸遊客也紛紛到布袋一睹風采。

但受到這幾天連日雨勢影響,原本臉上總帶著自信笑容的鄭榮峯,昨天受訪時顯得既沮喪又焦慮。

鄭榮峯說,布袋鎮上周下了3至4天雨,園區泥濘不堪,導致重機具無法進場,而正進行的植草皮及吊掛飾品作業也被迫停工,再過20天就是農曆春節,工程進度受阻讓他忍不住抱怨說「我已經快被天氣打敗!」

但他強調,農曆春節前一定開放,今天將找廠商研議替代工法,希望工程早日復工,否則一旦跳票,將成為國際笑話。

地方有人認為,天雨不斷,鄭處長所謂的「一定開放」,有可能是「半開放」,即尚未全部完工就局部開放供遊客參觀,對此,多數遊客及業者均認為這也是莫可奈何的事,畢竟有開幕就有人潮,還是值得肯定。

菜農重拾畫筆 繪竹崎水道頭老街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18 07:49 聯合報 記者呂慧瑜/竹崎報導


image
沒落40年的竹崎鄉水道頭老街,最近進駐畫家林忠村(圖),以水彩畫出老街、阿里山及鄉村等系列近20幅作品,為百年歷史老街注入新藝文元素,經在地居民吳孟錦鼓勵,目前正在老街68號籌備畫展,期盼恢復早期人來人往盛況。 圖,記者呂慧瑜攝
分享
沒落40年的竹崎鄉水道頭老街,最近進駐畫家林忠村,以水彩畫出老街、阿里山及鄉村等系列近20幅作品,為百年歷史老街注入新藝文元素,經在地居民吳孟錦鼓勵,目前正在老街68號籌備畫展,期盼恢復早期人來人往盛況。

「種了半輩子的菜,我想用畫來記錄家鄉的美好」林忠村說,高中學生時期有學習繪畫,但畢業後有40多年沒畫過作品了,都在鹿滿村忙種菜農務,直到去年3月12日再重拾畫筆。

林忠村表示,會再度有繪畫念頭,是有感自己60歲,4名孩子也都長大,該培養出自己的興趣,讓下半段人生過得更有意義,沒想到創作後,被街坊鄰居誇寶刀未老,畫作深受喜愛。

吳孟錦表示,日前見到林忠村返回妻子娘家老街68號,在外頭專注繪出老街風貌,看到從小生長的環境,當下深受感動,建議他開畫展,為地方注入特色。

來嘉義梅山公園 品茗賞梅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18 07:49 聯合報 記者呂慧瑜/嘉義縣報導


image
嘉義縣梅山公園梅花盛開,許多遊客昨天冒雨搶拍與梅花合照。 記者呂慧瑜/攝影
分享
嘉義縣梅山公園正值梅花盛開期,昨天嘉義地區陰雨綿綿,仍吸引許多遊客撐傘,沿著園區步道漫遊賞梅拍照;現場還有遠從梅山鄉偏鄉太和村,來擺設茶席的茶農,邀請各地遊客品茗賞梅,濛濛細雨反而讓梅花清香更加濃郁。

image
嘉義縣梅山鄉太和村茶農黃月娥(左),在梅山公園擺設茶席邀遊客品茗賞梅,孫子許文捷(右)連續3年都來幫忙招待。 記者呂慧瑜/攝影
分享今年因暖冬,梅山公園梅花約晚1個月才完全盛開,近期因連日下雨導致花期縮短。昨天雨雖下個不停,但前來公園賞梅遊客,卻是絡繹不絕,把握最後1周的最佳賞梅機會。
「好香喔!」特地從台南來嘉義賞梅的蔡女士說,下雨雖較不方便,但園區道路平緩好走,適合老人家來,而且下雨意外讓梅花花香更濃,一入園就聞到清香撲鼻,又能邊品茗邊賞梅,氣氛特別好。

前來擺設茶席的太和村茶農黃月娥表示,已連續3年都來擺茶席,透過品茗談天認識許多各地遊客,也讓大家藉此機會能喝到,阿里山在地自產自的清新烏龍茶。

黃月娥與丈夫許誠賢,一早就帶著就讀太和國小幼稚園大班孫子許文捷,從山上開了2小時路途下山,文捷年紀小小就學會泡茶技巧與招呼客人,讓人見識到偏鄉推廣茶席文化傳承的用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