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晚/沒決心沒手段 證所稅一場空
2015-11-13 14:51:02 聯合晚報 午後熱評
一路不被看好的證所稅,連國民黨都決定棄守後,幾可確定廢除,一切回到原點。三年來,不只台灣股市及廣大股民被凌遲,稅制改革的美好想像也被踐踏至極。財政部長張盛和口中「禿頭僅剩的兩根毛」,選舉當頭,藍綠輕易就聯手拔光了。

證所稅從標舉資本利得的課稅正義出發,過程卻是政治妥協的老路;版本從財政部出手,節節敗退,當時站在第一線的財政部長劉憶如為此抗議辭職下台時,註定改革成空的命運。

當年從行政院送出的版本,在立院遭執政黨立委集體造反,七折八扣後,2013年通過實施的證所稅已名存實亡。半年後,再拆解8500點天險;逼近選舉,執政黨連起碼的遮掩都省了,藍綠兩黨同聲向股民示好,順勢想讓證所稅走入歷史。

改革之路既已走偏,證所稅勉強維持名目,意義不大。證所稅的雙軌制,三年來「設算所得」因為8500點起徵點,什麼也沒課到;今年才上路的「核實課稅」,只要立院三讀廢除,政府稅收也是零;唯一課到只是零星的IPO(首度公開募集的股票),如此內涵的證所稅放諸國際,恐成國際笑柄。

錯誤的政策比貪汙更可怕,當初財政部過度樂觀地估算每年證所稅將收60-110億元,未料稅不但沒課到,三年來台股因證所稅就蒸發三兆元市值,證交稅收萎縮千億元。更嚴重的後果,因為證所稅排除外資,國人化身外資避稅,扭曲台股結構;逃不掉的大戶轉往陸股、港股棲身,台股成交量一蹶不振,百害而無一利,莫此為甚。

就稅制公平性,證所稅無罪,先求有,再求好,更是政府部門妥協現實最常用的藉口。但證所稅推動過程的荒謬,在於主事者既無決心,也無手段,一開始通過就是「 空殼子」,其後一修再修,已無足輕重。整個過程僅餘的價值,在於為未來任何改革的負面教材;亦即重大政策的推動,若不是謀而定後動,最好不要出手,以免被看破手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