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貿易成長減速…供應鏈在地化 台灣新危機
2015-11-01 04:05:12 經濟日報 記者潘姿羽/台北報導
「全球貿易成長幅度過去高於經濟成長,金融海嘯後,開始低於經濟成長。」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副處長蔡鈺泰點出了出口導向經濟體的新危機—全球貿易成長減速。

image
圖/經濟日報提供
分享
他說,為創造就業,美國、中國主要經濟體推動製造回流以及在地供應鏈,減少部分貿易量,導致全球貿易成長率下降。

金融海嘯發生在2008年,就以海嘯前2004年、海嘯後的2013年為例,比較其變化。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資料,2004年全球經濟成長5.19%,全球貿易成長幾近兩倍,達11.02%,貿易是商品出口和進口;同一年台灣出口成長21.10%,又幾近是全球貿易成長的兩倍,經濟成長6.51%,高於全球經濟成長。

2013年,全球經濟成長率3.31%,全球貿易成長3.33%,兩者成長相當;同年,台灣出口成長1.41%,比全球貿易成長低,經濟成長率2.33%,也比全球經濟成長率低。

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梁國源日前在經濟成長預測的記者會特別提到這一點,他認為是個極大的警訊。他指出,3%以上的全球經濟成長算是正常,外在環境沒有大變化之下,台灣經濟成長竟然可能不保一。

簡單地說,台灣經濟成長跟不上全球腳步。

這意味著,在全球經濟版圖中,台灣越縮越小。

「台灣貿易依存度超過100%,」蔡鈺泰表示,全球貿易成長沒有像以前那麼高,對台灣影響很大。

怎麼個影響法?來看2013年數字,當年經濟成長率是2.23%,輸出貢獻了2.48個百分點,輸出部門占國內生產毛額(GDP)69.51%。沒了出口成長,單靠內需,蔡鈺泰表示,台灣經濟很難有亮眼表現。

「台灣的國內生產毛額(GDP)結構中,輸出占約六成。輸出包括商品出口和服務輸出,服務輸出占的比重不大,僅一成多,商品出口占近九成。」蔡鈺泰解釋。

梁國源指出:「全球貿易成長情況已經對台灣不利,台灣又有自己的結構性問題。」包括一、出口價格受匯率影響,台幣並不是貶最多;二、很多國家搶簽自由貿易協定(FTA),台灣在圈圈外;三、技術優勢正在流失,目前僅剩電子零組件尚有優勢。

中國和東協需求增加的同時,也在拓展出口市場,但相同的產品,台灣品質卻沒有明顯區隔。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統計,全球ICT產品製造重心轉向亞洲,中國ICT產品、電腦及周邊設備以及通信設備出口占全球比,2000年都在個位數,2013年已分別突破三成、四成和接近四成的表現,但台灣相同產品出口全球占比都在下降,僅電子零組件從8.1%成長近4個百分點,仍具備出口競爭力。

梁國源指出,台灣逐漸喪失技術優勢,是產業面臨的重要危機。

學者看問題/別過度保護 該淘汰就淘汰
2015-11-01 04:05:14 經濟日報 記者潘姿羽/台北報導
台灣不論商品輸出還是服務輸出,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直指整體出口面對同一問題:「都是賺辛苦錢,附加價值卻很低。」呼籲政府別再過度保護企業,應放手讓產業競爭、淘汰。

邱俊榮認為,台灣出口都專注在衝量而非提升品質、技術,現在產業需要轉型,政府放了太多資源在出口,但愈保護、產業愈不會轉型,政府不敢讓產業淘汰,內需或新興產業反而沒有足夠資源、人力能夠利用。

他建議,政府應該去發掘有前景的產業、發展基礎建設、開放法規,其他留給產業去適應。

點燃經濟動能不只靠出口,前台經院六所所長楊家彥表示,民間投資是經濟成長一大助力,企業把海外資金移回台灣投資,政府給予賦稅優惠,會是很好作法;不過根本方式還是在國內創造有前景的產業,讓企業願意投資,但首先政府必須鬆綁法規。

「台灣經營投資環境被舊法規給綁住。」楊家彥舉例,老人照護是很大的市場,但相關法規不足,長照法今年才通過;台北市把河岸步道做得很好,觀光船也是個商機,但沒有相對應的法規,「企業很精明,有法律風險的話就不會投資。」

學者看問題/貿易太依賴大陸 設法分散
2015-11-01 04:05:15 經濟日報 記者潘姿羽/台北報導
台灣是貿易依存度特別高的國家,進出口總值占GDP逾100%,也就是貿易依存度逾100%;還有,去年台對中國貿易依存度更高居全球第二。也就是說,台灣經濟依賴貿易,貿易又很依賴中國。

中經院台灣WTO中心副執行長李淳解釋,貿易和經濟成長的正向關聯性又和國家貿易結構有關,以亞太國家為例,台灣、韓國、馬來西亞、越南都屬高貿易依存度國家,大部分就業、薪資和經濟的成長動能來自貿易,台灣進出口總值占GDP超過100%,但中國、日本貿易依存度僅約四、五成。

李淳指出,台灣貿易依存度高,出口主要國家中又有中國,中國經濟走緩,台灣自然受影響。

2014年台灣出口至中國金額占台灣GDP 16%,僅略低於馬來西亞的19.2%,顯示與他國相比,台灣出口相當仰賴中國需求。

李淳表示,明年全球經濟趨穩,台灣出口負成長應會有顯著改變,但除非解決出口過度集中特定產業和地區問題,否則同樣問題仍可能發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