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高教 不需要表面功夫
2015-10-17 02:21:42 聯合報 翁履中/紐約州大科特藍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美國紐約
教育部研判,未來五到十年台灣高等教育將出現師資不足,最近提出學術菁英培育計畫,希望透過補助方式,讓本土博士有海外經驗,為高等教育培養出優秀師資。不過,這計畫只是再次顯示政府對高教發展,抱持「治標不顧根本」態度。

以筆者在美國的經驗來說,博士班至少需要四年到六年,甚至更長時間來完成。前兩到三年屬修課階段,此期間,博士生根據自己的主修領域修習必要的課程,接著需要通過根據個人主修及副修領域所設計的博士資格考,才得以取得博士候選的資格,正式開始撰寫博士論文。

教育部計畫,讓台灣學生到美國「體驗」兩年,不論是跳過美國博士班最繁重的前兩年課業要求,或是省下後兩年與指導教授對博士論文密集討論的腦力激盪過程,這樣設計出的所謂菁英學術博士班,與國外名校的博士畢業生所受到的訓練,可以說是完全無法相比。

這個計畫的可行性,其實相當高。因為從國外名校的角度來說,有學生願意出錢「帶槍投靠」,讓系上能夠有多餘的研究助手,卻又不花分文,大多數學校都相當樂見。

筆者在美讀博士班期間,曾經接待過土耳其政府補助到美國念書的博士生,實際觀察發現,國外大學對這樣的學生往往相當「友善」。友善到不論這樣的學生要不要上課,願不願意參與討論,都抱持開放的態度,因為這樣的學生,說穿了就只是繳錢來參觀的過客!

或許這樣的觀察不夠全面,但是,誰能保證我們的博士生,在美國交流期間的收穫?誰又確定這樣的補助不是砸錢在水裡,被國外的學校當作冤大頭呢?與其開設這樣的博士班,不如增加公費博士名額,讓台灣的學子真正的獲得國外名校的完整學術訓練。

但這些擔憂都是次要的,因為真正重要的是,政府和台灣社會對高等教育的態度,就是只在乎「表面功夫」是否做足,所以這樣的規畫也不算太出乎意料。簡單來說,所謂的學術菁英博士班,不過是想要讓本土博士班看起來不這麼Local,讓台灣自己培養出的博士生,在學術履歷上加上兩年名校經驗。這個好處正好符合了「表面功夫」所需要的,對於實際的學術發展能有多大助益,實在令人懷疑。

台灣不是沒有人才,而是沒有好的制度讓人才得以發揮,所以才看到博士去賣雞排。國立大學大都不願採用本土博士,因為擔心本土博士沒有海外經驗所以學術能力不足,但是卻忘了如果他們學術能力被懷疑,最該負責的應該是教育博士生的大學本身。

新加坡國立大學所產出的博士,被認為是具有國際水準;日本、南韓等國的博士生,就算英文不好,也沒人懷疑他們的能力,為什麼我們的大學不願意用本土培養的人才?現在還要想辦法幫忙鍍金,擦脂抹粉讓他們看起來更像受過海外學術訓練的菁英?

如果真感覺到高教師資出現斷層,不用搞這麼多浪費錢的計畫,稍微改變現行的大學教師退休辦法,和大學評鑑方式,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改變退休制度,讓師資的空缺能夠流動,而改變評鑑方式就能促使現有的大學,產生研究型和教學型導向的不同區隔。讓菁英學術人才在研究型大學,能減少教學負擔,而有更多時間和資源進行研究;同時,讓教學型大學的教師,沒有論文壓力,專心負責更多的教育工作。

在分工清楚制度下,台灣的高教工作者們在教學和研究上,才能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