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浮球再生 陶藝家創環保「不一鼓」
2015-04-30 08:16:17 聯合報 記者邱奕寧/瑞芳報導

新北瑞芳區水湳洞陶藝家許居福(圖),以浮球和帆布獨創不一鼓。 記者邱奕寧/攝影
分享新北瑞芳區水湳洞陶藝家許居福,以浮球和帆布獨創不一鼓。他平時喜歡打非洲鼓,6年前他以剖半的浮球加上粗帆布做鼓面,三五好友群聚打鼓,渾厚鼓聲響徹水金九,主張垃圾再生、不殺生的創作理念,讓鼓聲蘊含對大自然與人道的關懷。
「不一」一詞源自浮球的英文「buoy」,來自中國、日本等國家的浮球漂洋過海來到水湳洞,許居福在鼓面畫上海洋之眼,象徵浮球來自海洋。

許居福平時以陶藝創作為主,6年前靈光一閃,把海邊撿到的大浮球裁去三分之一後以羊皮封口,成為第一代「不一鼓」,長年茹素的他認為取獸皮的方式相當殘忍,「一顆鼓一隻羊」,因此改以厚帆布作為鼓面,聲音雖不若獸皮鼓高亢,卻多了分柔和,在他心中,生命應該被尊重,不該為了享樂殺害動物。

許居福說,南島移民的船首都會畫上一隻炯炯有神的大眼,他參考概念畫在鼓面,希望賦予不一鼓「領航」之意,這些來自各國的浮球曾經淪為海洋廢棄物,期盼重生後能夠回到故鄉。

「綠色浮球來自浙江,橘紅浮球源自日本」,許居福夫婦對浮球的「國籍」如數家珍,不一鼓在水湳洞社區發展多年,上周應邀到中國上海進行社區交流,許居福挑了一顆自上海飄到台灣的不一鼓,帶到社區展出時頗受好評,沒人想過這些浮球真的回家了。

「海岸的浮球若沒處理,會是千年不化的海洋垃圾」,許居福以環保的概念出發,結合人道關懷,創造了東北角獨有的海洋樂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