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後天后宮整修 祈福開工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12-22 23:14聯合報 記者徐如宜/高雄報導

image


旗後天后宮百鳥柱栩栩如生(圖),中門石獅造型古樸。 記者徐如宜/攝影
已有344年歷史的市定古蹟旗後天后宮,超過半世紀未整修,建築本體已有多處損壞,中央、地方及所有權人三方協力促成修復工程。昨天祈福開工,廟方準備「金斧」與「尺磚」,金斧象徵神器、尺磚象徵地氣,以神器動地氣,宣告動土驅煞祈福。

旗後天后宮建基於西元1673年,內政部74年指定為古蹟,建築平面格局為二殿、二廂房,空間分成三川殿、正殿、拜亭、龍井、虎井、過水、廂房等,裝飾藝術、彩繪及匠藝都是國家級水準。
image


旗後天后宮百鳥柱栩栩如生,中門石獅造型古樸。 記者徐如宜/攝影
建築師葉世宗表示,三川殿的八角柱礎上,有蝦兵蟹將、烏龜、魷魚、貝類等裝飾圖樣,八仙過海的剪黏等也都是與海相關的裝飾藝術,反映旗津靠海的地理位置外,也有象徵媽祖海神意味,與其他內陸廟宇不同。
image

有344年歷史的市定古蹟旗後天后宮,由中央、地方及所有權人三方共同協力促成修復工程。 記者徐如宜/攝影
整體修復經費4000多萬元,由中央、地方及所有權人三方共同負擔。修復主要內容包含剪黏、泥塑、大木構架、彩繪、灰作及廟埕空間環境整理,預定109年底竣工。工程期間應廟方及信眾參拜需求,特為媽祖設置臨時行宮。

「天后宮見證了地方的移民史。」高雄市副市長史哲表示,清康熙12年閩籍漁民徐阿華迎奉故鄉媽祖分靈來台,施琅攻下台灣時,畏懼功高震主,將功勞全歸媽祖所有;後來旗後人口漸多,徐阿華恐廟產被奸貪之徒侵占,邀洪、王、蔡、李、白、潘六姓頭人丈界廟地,合力開墾杜絕爭端。

旗後天后宮主任委員陳冠銘表示,天后宮已近70年未見大規模整修,感謝市府文化局及文化部大力協助,讓高雄最古老的廟宇得以順利修復。

天后宮﹒媽祖﹒古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