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川普減稅政策的機會與風險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12-22 03:32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自從川普勝選之後,美股投資人便對減稅政策垂涎三尺。市場預期企業稅率從35%大幅降低到15%,盈餘及股利自然大幅提高,因而演出一波「川普行情」。

然而,規劃減稅相關細節的工作,其實是由共和黨國會黨團主導,尤其是眾議院議長萊恩。追蹤川普官網及財經媒體逐漸曝光的減稅計畫細節顯示,共和黨主張的,絕不只是單純式減稅,而是一次廣泛的稅制改革,不同的產業將各自面對不同的機會與風險。

第一,川普主張將企業稅率從35%降到15%,萊恩的草案主張降到20%;這是減稅幅度的差距,對各產業基本上一視同仁。

第二,取消現有的利息支出扣除額,目的是增加稅收,以免因降低稅率使預算赤字過度擴張。據租稅基金會估計,取消這項扣除額後,未來十年企業可能須多繳1.1兆美元的稅。

據摩根士丹利估計,財務良好的投資級企業由於負債較少,因此取消利息支付扣除額,同時將企業稅率從35%降到20%後,將使企業淨利平均提高11%;但債台高築的垃圾級企業,淨利僅會增加2%。對不同產業的影響也互異;例如銀行業需要大量舉債,在相同條件下淨利反而可能減少3%。

新稅制不鼓勵企業舉債,也將使銀行業承銷公司債的手續費收入縮水;據美國銀行估計,公司債市場可能萎縮約30%,使華爾街銀行業這項手續費收入一年約減少30億美元。但企業可能藉由增發新股來集資,使銀行的股票承銷收入增加。

第三,為鼓勵企業增加廠房及其他固定資產的投資,企業年度內所有資本支出都能一次扣抵,不需分年攤抵,也無論資金來源。租稅基金會估計,十年間企業可因這項改革而少繳2.2兆美元的稅。

高盛集團指出,企業經營階層可能因此而減少舉債,而偏愛增資,長期間有助於企業改善財務;但也使企業較不願買回庫藏股,而且股權遭到稀釋,都對每股盈餘及股價表現不利。

第四,企業如果把滯留在海外的2.6兆美元累積盈餘匯回,可以享受一次性減稅待遇,稅率可能降到10%。科技及製藥業的海外盈餘最多,因此受益最大。

這些資金如果匯回,可能用於增發股利,或藉由買回庫藏股使每股盈餘提高,對股價都相當有利。萊恩甚至提議對企業的國外盈餘不再課稅,這將是長期的利多。

第五,將稅制精神改為「以目的地為計稅基礎」。產品出口到國外者不論是在何處生產,獲利都不用繳美國的所得稅;進口的產品不論是在那裡製造,都要繳美國稅,即不再對進口成本減稅。這項提議統稱為「廣泛性調整」,顯然是在懲罰進口,並補貼出口,希望能縮減貿易逆差。

最不利的是只出售進口產品的零售業者,例如沃爾瑪。高盛估計,只賣進口品的公司,淨利最多將減少75%。以產業來分,成衣、電腦、汽車、電子設備及基本金屬等業受損最重,受益的產業包括飛機到鐵路等運輸業、出版與媒體業,以及農業。

這項調整也會把降低企業稅率的好處大幅抵消。由於美國一向是進口大於出口,因此這項稅改實施後十年內,稅收將增加1.2兆美元,相當於降低稅率效應的三分之二。但如果沒有這筆收入,共和黨必須縮小公共支出計畫,此將令投資人失望;也可能使政府增加舉債,預算赤字擴大,利率升高,加重美元的升值壓力。因此無論何種結果,股市都會受到不小的「驚嚇」。

「廣泛性調整」也會影響匯率,因為出口免稅及進口加稅都會使美元升值。進口品稅負雖加重,但美元升值使售價反而便宜;出口品雖可避稅,但價格卻因美元升值而變貴。

總之,川普稅改還有許多細節未定,股市也將隨著相關內容逐漸曝光而出現震盪;一旦定案,很快就能分出贏家與及輸家。投資人應該了解這絕不只是單純地減稅,對股市與投資人也並非絕對利多。

川普﹒銀行業﹒高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