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久咳又喘又水腫? 小心肺動脈高壓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5-31 23:43聯合報 記者劉嘉韻/台北報導
肺動脈高壓初期症狀會水腫、喘咳。 本報資料照片
一名女性罹患肺動脈高壓,當時她懷孕,明顯咳、喘、水腫,誤以為是懷孕導致。結果生產大出血,住院1個多月才找出病因。
醫師指出,肺動脈高壓難被確診,高危險群應注意。
43歲的林小姐10年前懷上第三胎,約莫懷胎六、七個月時開始出現喘咳、疲倦、水腫等現象,都是之前懷孕不曾出現的症狀,嚴重時連過個馬路都會氣喘吁吁。
醫師當時僅認為是懷孕壓迫到橫膈膜,未進一步檢查,沒想到後來居然在產房大出血,當場就昏迷住院,差點連孩子都抱不到。
她住院一個多月做了各項檢查卻查不出病因,而且嚴重到說話急一點就會喘不過氣,甚至須使用氧氣罩輔助呼吸,後來檢查確診肺動脈高壓。
女性高於男性 死亡率達五成
肺動脈高壓起因於肺部的血管緊縮,造成阻力增加,導致肺動脈壓力升高,進而使右心室過度負荷、肥大增厚,最嚴重可能產生右心衰竭甚至猝死,死亡率高達五成;由於患者心臟缺氧造成嘴唇變藍,此症又被稱為「藍唇病」。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林俊立說,肺動脈高壓可分為「原發性」與「續發性」兩大類,原發性通常病因不明,被列為罕見疾病之一,平均每百萬人僅約有6至10人罹病,患者女性居多,約為男性2倍,罹病高峰年齡為40至50歲;續發性成因則由疾病引起,包括結締組織疾病與先天性心臟病患者為肺動脈高壓的高危險族群。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余忠仁表示,早年肺動脈高壓沒有專屬治療藥物,死亡率極高,五年存活率僅36%,比許多癌症存活率都低,堪稱「心臟的癌症」。
余忠仁表示,所幸近20年來已有不少肺動脈高壓專屬藥物被研發出來,大幅改善患者存活率,提醒患者若出現喘不過氣、呼吸困難、胸痛等症狀,應早期診斷且積極接受治療,就能有效控制病情、恢復正常生活。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7-05-31 23:43聯合報 記者劉嘉韻/台北報導
肺動脈高壓初期症狀會水腫、喘咳。 本報資料照片
一名女性罹患肺動脈高壓,當時她懷孕,明顯咳、喘、水腫,誤以為是懷孕導致。結果生產大出血,住院1個多月才找出病因。
醫師指出,肺動脈高壓難被確診,高危險群應注意。
43歲的林小姐10年前懷上第三胎,約莫懷胎六、七個月時開始出現喘咳、疲倦、水腫等現象,都是之前懷孕不曾出現的症狀,嚴重時連過個馬路都會氣喘吁吁。
醫師當時僅認為是懷孕壓迫到橫膈膜,未進一步檢查,沒想到後來居然在產房大出血,當場就昏迷住院,差點連孩子都抱不到。
她住院一個多月做了各項檢查卻查不出病因,而且嚴重到說話急一點就會喘不過氣,甚至須使用氧氣罩輔助呼吸,後來檢查確診肺動脈高壓。
女性高於男性 死亡率達五成
肺動脈高壓起因於肺部的血管緊縮,造成阻力增加,導致肺動脈壓力升高,進而使右心室過度負荷、肥大增厚,最嚴重可能產生右心衰竭甚至猝死,死亡率高達五成;由於患者心臟缺氧造成嘴唇變藍,此症又被稱為「藍唇病」。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林俊立說,肺動脈高壓可分為「原發性」與「續發性」兩大類,原發性通常病因不明,被列為罕見疾病之一,平均每百萬人僅約有6至10人罹病,患者女性居多,約為男性2倍,罹病高峰年齡為40至50歲;續發性成因則由疾病引起,包括結締組織疾病與先天性心臟病患者為肺動脈高壓的高危險族群。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余忠仁表示,早年肺動脈高壓沒有專屬治療藥物,死亡率極高,五年存活率僅36%,比許多癌症存活率都低,堪稱「心臟的癌症」。
余忠仁表示,所幸近20年來已有不少肺動脈高壓專屬藥物被研發出來,大幅改善患者存活率,提醒患者若出現喘不過氣、呼吸困難、胸痛等症狀,應早期診斷且積極接受治療,就能有效控制病情、恢復正常生活。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