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票無紙化缺一張卡
【經濟日報╱社論】
2014.05.31 04:14 am
統一發票今年64歲了。64年來,發票始終以紙本形態存在;直到2012年之後,訴求環保、減紙的電子發票出現,看不見也摸不著的發票,大大轉變人們腦海中對發票的傳統印象。發票大變身,目的只有一個,即是期待電子發票能夠顛覆消費者購物「拿」發票的習慣,進而取代紙本發票,達到每年少砍8萬棵樹的減碳目標。本報願景專題特別探討了統一發票的轉型必要,也獲得政府正面回應,有必要進一步評析。
從環保永續的角度著眼,全台每年開出的統一發票約80億張,需要砍伐相當8萬棵大樹才足以供應,憑藉這一點,電子發票訴求減紙,政策方向當然值得支持。然而,從減紙成效檢視政策成果發現,每年存於雲端、完全無紙化的電子發票,不過2億張,只占80億張發票的2.5%,九成七發票仍是紙本發送。發票無紙化面臨瓶頸,也是不爭的事實。
「看不見」的電子發票PK「摸得到」的紙本發票,二年半來,不論消費者喜好或現實數據,始終未能取得上風,甚至處於苦苦追趕的階段。究其癥結,與政府基於不可強行改變消費及商業習慣的原則,選擇柔性策略推廣,將選用電子發票的主動權,交給消費者與店家息息相關。換言之,只要店家不配合、消費者不愛用,電子發票就沒有生機。
原則無可厚非,問題出在柔性導入電子發票過程,政府既捨棄棍子,亦無足夠的蘿蔔刺激,自然難以捍動消費者與店家60多年來對紙本發票的依賴;加上,攸關電子發票成敗的載具百花齊放,消費者眼花撩亂之餘,還得搞懂各別載具的優劣區別、通過電子發票對個人數位能力的挑戰後,才能放心選擇電子發票,均大大降低消費者對無紙化的支持意願。
儘管電子發票代表進步,也擁有百般好處,如果達不到無紙化,就等於一無是處。電子發票使用前必須申請、註冊、登記、歸戶及查詢,而傳統的紙本發票並不需要這些繁瑣步驟,是它在消費者心中立於不敗之地的最大利基。電子發票如果做不到老少咸宜,想要取代紙本發票,終將是緣木求魚。
由此可見,推動電子發票不能強行改變消費習慣,在此原則下,自然必須提供多元載具;而多樣化的選擇,卻是無紙化比重無法提升的致命傷。過去二年多的實驗足以證明,無紙化比重沒有因為載具夠多而相對提高。因此,政府與其再在增加載具的選擇性上絞盡腦汁,不如反向思考,朝整合或簡化載具種類、降低電子發票管理門檻等方式,嘗試誘導消費者接受電子發票。
例如,功能多樣的自然人憑證IC卡,也是電子發票共同載具之一,但因需要支付申辦工本費,且有使用年限限制,依附其上的電子發票,因而未能產生推升的預期效果。然而,政府應該考慮擷取其概念,去蕪存菁,推行個人專屬的「電子發票卡」,做為集中儲存消費紀錄與交易發票的統一載具。
當然,載具單一化,政府必須負起資訊管理者的角色,滿足消費者與店家在發票儲存、查詢、兌領獎通知、捐贈等種種延伸性業務的需求,所需經費與人力均極其龐大。不過,將眼光放遠來看,一張小小發票,不僅承載消費者一夕致富的期待,它還是稅捐機關重要的課稅利器。掌握每一張發票,代表掌握每一塊稅收;縱使投資不斐,國庫還是最大贏家。
再進一步分析,一方發票所載交易資訊,等同商業行為的縮影,若能透過系統性的整合運用,不僅可做為政府制定產經政策的參考,也是企業調節產銷與控制生產成本的重要輔助資訊。除了徵方,納方也能蒙受其利。
面對年資超過一甲子的紙本發票,僅有不到三年歷史的電子發票,至今仍無一席之地。加快無紙速度,是電子發票的唯一出路。
過去,電子發票泰半只是有形有體的另類「紙本發票」;何時才能擺脫紙本包袱,有賴政府調整戰略,重新布局。
【經濟日報╱社論】
2014.05.31 04:14 am
統一發票今年64歲了。64年來,發票始終以紙本形態存在;直到2012年之後,訴求環保、減紙的電子發票出現,看不見也摸不著的發票,大大轉變人們腦海中對發票的傳統印象。發票大變身,目的只有一個,即是期待電子發票能夠顛覆消費者購物「拿」發票的習慣,進而取代紙本發票,達到每年少砍8萬棵樹的減碳目標。本報願景專題特別探討了統一發票的轉型必要,也獲得政府正面回應,有必要進一步評析。
從環保永續的角度著眼,全台每年開出的統一發票約80億張,需要砍伐相當8萬棵大樹才足以供應,憑藉這一點,電子發票訴求減紙,政策方向當然值得支持。然而,從減紙成效檢視政策成果發現,每年存於雲端、完全無紙化的電子發票,不過2億張,只占80億張發票的2.5%,九成七發票仍是紙本發送。發票無紙化面臨瓶頸,也是不爭的事實。
「看不見」的電子發票PK「摸得到」的紙本發票,二年半來,不論消費者喜好或現實數據,始終未能取得上風,甚至處於苦苦追趕的階段。究其癥結,與政府基於不可強行改變消費及商業習慣的原則,選擇柔性策略推廣,將選用電子發票的主動權,交給消費者與店家息息相關。換言之,只要店家不配合、消費者不愛用,電子發票就沒有生機。
原則無可厚非,問題出在柔性導入電子發票過程,政府既捨棄棍子,亦無足夠的蘿蔔刺激,自然難以捍動消費者與店家60多年來對紙本發票的依賴;加上,攸關電子發票成敗的載具百花齊放,消費者眼花撩亂之餘,還得搞懂各別載具的優劣區別、通過電子發票對個人數位能力的挑戰後,才能放心選擇電子發票,均大大降低消費者對無紙化的支持意願。
儘管電子發票代表進步,也擁有百般好處,如果達不到無紙化,就等於一無是處。電子發票使用前必須申請、註冊、登記、歸戶及查詢,而傳統的紙本發票並不需要這些繁瑣步驟,是它在消費者心中立於不敗之地的最大利基。電子發票如果做不到老少咸宜,想要取代紙本發票,終將是緣木求魚。
由此可見,推動電子發票不能強行改變消費習慣,在此原則下,自然必須提供多元載具;而多樣化的選擇,卻是無紙化比重無法提升的致命傷。過去二年多的實驗足以證明,無紙化比重沒有因為載具夠多而相對提高。因此,政府與其再在增加載具的選擇性上絞盡腦汁,不如反向思考,朝整合或簡化載具種類、降低電子發票管理門檻等方式,嘗試誘導消費者接受電子發票。
例如,功能多樣的自然人憑證IC卡,也是電子發票共同載具之一,但因需要支付申辦工本費,且有使用年限限制,依附其上的電子發票,因而未能產生推升的預期效果。然而,政府應該考慮擷取其概念,去蕪存菁,推行個人專屬的「電子發票卡」,做為集中儲存消費紀錄與交易發票的統一載具。
當然,載具單一化,政府必須負起資訊管理者的角色,滿足消費者與店家在發票儲存、查詢、兌領獎通知、捐贈等種種延伸性業務的需求,所需經費與人力均極其龐大。不過,將眼光放遠來看,一張小小發票,不僅承載消費者一夕致富的期待,它還是稅捐機關重要的課稅利器。掌握每一張發票,代表掌握每一塊稅收;縱使投資不斐,國庫還是最大贏家。
再進一步分析,一方發票所載交易資訊,等同商業行為的縮影,若能透過系統性的整合運用,不僅可做為政府制定產經政策的參考,也是企業調節產銷與控制生產成本的重要輔助資訊。除了徵方,納方也能蒙受其利。
面對年資超過一甲子的紙本發票,僅有不到三年歷史的電子發票,至今仍無一席之地。加快無紙速度,是電子發票的唯一出路。
過去,電子發票泰半只是有形有體的另類「紙本發票」;何時才能擺脫紙本包袱,有賴政府調整戰略,重新布局。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