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六張犁「明進文房具」文具控聖地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2-12 12:09 聯合晚報 記者何定照╱即時報導


來到六張犁嘉興街,走進古道具旁的「好木」材料行,原木香迎面撲來,自承特愛木作的作家紀蔚然笑開眉眼。34歲的店長Joy說,她先生家族從事木業,小倆口想走出新方向,先以舊木料家具「W2」做出口碑,再以「好木」提供各式大小平價原木料、現成小木作,希望成為木作愛好者交流地,未來還可開課。紀蔚然說,店內原木桌板等實在太迷人,會是他訂做木具好去處。

文藝小旅行終點,在堪稱全台三大文具控朝聖地之一的「明進文房具」。店長陳柏宏屬芳蘭陳家(建有芳蘭三塊厝),世居六張犁一帶200多年,對六張犁深懷情感:「這是台北罕見沿用古地名的地方,我又親眼見證它從稻田、瑠公圳變化至今,太有意義了。」

店名沿用阿公在屏東開的鐘錶行店號,陳柏宏說,當時阿公也販售萬年筆(今稱鋼筆),看著阿公手工修理萬年筆,開啟他對文具的濃厚興趣,5年前決定創業,引進日本、歐洲等地各式文具。如今小小店內常滿是各國粉絲,各有偏愛的筆記、手帳、筆類,陳柏宏也都能提供專業建議:「什麼紙該配什麼筆、什麼墨,我最在行。」

走完一趟文藝小旅行,紀蔚然說,過去他在六張犁散步10多年,都沒看過些這類店,能讓人走進去會忘記是六張犁,不像外面小生意氣息,變得好像有自己的空間。如今六張犁和他書中描述已有不同,像是「白千層長出新的皮」,又展新面貌。

image
全台三大文具控朝聖地之一的「明進文房具」,位於六張犁。記者陳立凱/攝影

六張犁變身 私家偵探紀蔚然帶你遊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2-12 12:08 聯合晚報 記者何定照╱即時報導


位於基隆路和和平東路間的六張犁,在國家文藝獎得主紀蔚然2011年小說《私家偵探》裡,是相對「舊台北」大稻埕和艋舺的「舊的新台北」:凌亂中表現生氣,又帶點霉味,「甚至摩登的年輕人都帶著一絲土味兒」,整體就像不斷長新皮、卻殘留滄桑老皮的白千層樹。

隨著台北市中心商圈密集、房價高漲,這一、兩年的六張犁,已悄悄長出不少藝文店家,連成一塊文化小街區,一新傳統印象。

這天,我們邀紀蔚然一探他平日六張犁散步路線外的巷弄,第一站是離捷運5分鐘的「風和日麗唱片行」。這家獨立唱片行,以發行929樂團、黃玠等專輯聞名,去年開設結合音樂空間、咖啡店、小畫廊等功能的新店面,歌手吳志寧等人都來此演唱過,集結不少樂迷。

唱片行位於和平東路靜巷,大片玻璃窗面對一棵茂綠大樹。紀蔚然一看就眼睛一亮:「這店跟我朋友家同棟大樓,我以前就在那天天打麻將,寫出《夜夜夜麻》!」執行長張菁紋說,正是這棵大樹和三面採光環境,讓他們決定在這開店,也相信樂迷會自動尋來。

店門口特設的試聽耳機,吸引附近民眾駐足聆聽;透明窗內的店內大片音樂牆,由自營唱片和老闆卓煜琦的收藏組成,也成路人視覺焦點。張菁紋說,店內採定額消費,250元就可用CD隨身聽和耳機,聽遍所有音樂加飲品,吸引文青一坐一下午,晚上還有附近住戶前來。紀蔚然看到好友吳晟兒子吳志寧用爸爸的詩編創的專輯,也立即聆聽。

沿著風和日麗旁的私人停車場巷弄走,彎曲3分鐘,就來到另個新世界,首先會看到右手邊的火紅咖啡店「苔毛」。這店前身是獨棟兩層樓民宅,庭院寬大,老闆是前咖啡名店「木抽屜」員工,不論店面設計、咖啡甜點都有可觀,卻非常低調,連招牌都靜靜隱在牆底。

苔毛往前走1分鐘,一座全白的大三角屋頂建築映入眼簾,這是改造自鐵皮屋的「古道具」(日文:舊物、骨董)。32歲前詞曲創作人店主陳啟樂一趟日本「古道具」之旅,啟發他從蒐集舊物到開店,由於小時住過六張犁,對家附近一棟入口寬大、空間瘦長的閒置鐵皮屋印象深刻,順利租來在鐵皮屋頂內加木造屋頂、開天井,注入濃濃日本風。

店內擺滿古舊物,碗碟、雕像、家具……就算微有銅銹殘破,都獨具美感。紀蔚然讚道,這裡很有意思,尤其他太太朱靜華教藝術史,一定會很喜歡這店。店長李其峰說,開店2年,靠網路粉絲團經營出不少顧客,行業廣含藝術設計、科技、醫師、律師、上班族等,還有不少人從外縣市來,不過附近住戶不大買。

image
作家紀蔚然遊六張犁,來到「風和日麗唱片行」。記者陳立凱/攝影
分享

建築業轉戰咖啡園自種自烘 景美咖啡只送不賣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2-12 00:00 聯合報 記者郭逸君/台北報導


image
景美區農會理事長高福勝,種出景美在地好咖啡。記者郭逸君/攝影 郭逸君
分享
一般人熟知台灣在地咖啡是雲林古坑咖啡,但很少人知道,其實在台北景美也有一座咖啡園,由景美區農會理事長高福勝細心呵護十餘年,他不只種咖啡,還學烘豆,研磨出來的咖啡濃郁香醇,目前還沒量產,想買還買不到。

高福勝的咖啡園,是北市內唯一一處低海拔咖啡園,走進園內,空氣中就聞到淡淡的果實香氣,一公頃坡地種滿了咖啡樹,僅管採收季已經進入尾聲,但咖啡樹上仍看得到櫻桃色澤、結實累累的咖啡果實。

高福勝難掩驕傲的說,十年前他開始種咖啡,從剛開始的四棵,到現在已經有將近四百棵的規模,每次採收季可產出約四百磅咖啡。

高福勝年輕時從事建築業,有感家中土地荒廢可惜,十餘年前開始整地種植桂花、櫻花等,看到南部有人在種咖啡,「台北這麼多人在喝咖啡,但好像沒人種咖啡」,於是試種四顆咖啡苗。

沒想到,他選擇的卡帝莫種咖啡在景美土地適應相當好,結出果實碩大飽滿,高福勝於是擴大咖啡園規模,同時也自學烘豆技術,從咖啡的種植到研磨,都不假他人之手;他說,喝下第一口自己做的咖啡時,「只有一個字形容,讚啦!」

景美咖啡口感不酸澀,但帶點微苦,濃郁順口,曾有喝過的人出價上千元要買,但他都搖頭婉拒,他說目前產量不多,因此都只送人、或是泡給客人喝。

近幾年,高福勝除了自己種咖啡,也到處送咖啡苗給農友,鼓勵大家一起種咖啡,希望將景美好咖啡營造成為在地特色,預計在今年十月採收季時推出咖啡微旅行,藉此打響景美咖啡的名號。

春節林口outlet塞 新北警交管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2-12 13:06 聯合報 記者李易昌╱即時報導


新北市交通大隊針對林口地區文化二路及文化三路商場春節交通疏導,除交通局轉乘疏運及交通管制外,交大也以增加停車位(空間)及加強違規拖吊、增派警(義交)民力及保全協勤、路口淨空及調整停車場交通動線、鼓勵(優惠)民眾搭乘大眾(接駁)交通運輸工具等相關作為。交大表示,在道路工程部分,將於每日12時至18時,封閉文化二路右轉忠孝二路往文化三路,以順時鐘方式疏導交通,以讓路口保持淨空。

image
春節期間林口outlet塞,新北市交通大隊交通疏導。記者李易昌/翻攝

萬華一條東園街 3家戲院都散場了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2-12 09:06 中央社 台北12日電


台北市萬華區主要由龍山區、雙園區合併而成,當地的西園路、東園街,代表了雙園。一位在當地居住近50年的人說,以前東園街有3家戲院,熱鬧非凡,現在1家都沒了。

當地居民說,以前東園街最大的戲院叫復興戲院,地點臨近東園街、西園路的交接處,有2個廳,同時播放2部最新的國片院線片。

戲院本身有販賣飲食,爆米花、汽水、可樂及當時流行的小吃、零食;周邊商家小吃,有蚵仔煎、魷魚羹、八寶冰、紅豆湯等各式小吃。

隨著復興戲院拆掉改建,原址已不復見當年風華,雖然旁邊的店家生意還是不錯,但整個復興戲院商圈的熱鬧已經大不如前。

東園街是早年萬華雙園區最主要的道路,與其大致平行的萬大路、寶興街都是後來擴充來的道路,萬大路更取代東園街,成為雙園區的主要幹道,直接通到萬華火車站。

東園街沒落之後,當地3家戲院當中,最大復興戲院改建成住商混合式大樓,除了住家,並無任何商店,只是周邊的商店仍維持復興戲院商圈的名號。

至於和復興戲院僅一巷之隔的大勝戲院,因為規模較小,在電影人口減少後,已改建成公寓,根本沒有所謂的商圈。

至於同樣規模不大的東園戲院,雖一度苦撐經營,甚至播放情色片,但也早早停業了。

居民感慨,40年前東園戲院所屬的商業大樓,雖然遠不如西門町的規模,也不是百貨公司,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很多樓層都有商家,吃的、用的都有,1樓的芋圓湯、紅豆湯,各類甜湯或刨冰,是當地居民的生活重心之一;不過,現在都已繁華落盡,僅存在居民回憶之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