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靈猴送錢春聯 春字貼50元變存錢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2-06 13:26 聯合報 記者魯永明/嘉義報導


image
嘉義市三弦詩社詩人陳文政(左起)、副市長侯崇文、商圈文化促進協會理事長邱國杰與書法家蔡奇勳共同為大年初三創意春聯義賣宣傳。 記者魯永明/攝影
分享「靈猴送錢!」嘉義市副市長侯崇文昨天會同嘉市商圈文化促進協會理事長邱國杰、三弦詩社詩人陳文政及畫法家蔡奇勳,在市府宣傳大年初三在檜意森活村KANO故事館舉辦的創意春聯義賣,蔡奇勳當場揮毫用市長涂醒哲名字寫對聯,陳文政展示不用貼的春聯年畫,用相片架置放創意巧思年畫春聯,討喜吸睛。
蔡奇勳用書寫及繪畫方式,完成靈猴「送錢」,春(存)錢,年年有魚年年「有錢」等3幅年畫作品,春與台語「存」諧音,在春字裡貼上50元硬幣,就變成諧音「存錢」,讓人看了討喜有創意,他用市長名字醒哲,寫下「醒無雜念一心建設新嘉義,哲有巧思全力翻轉舊諸羅」對聯。

陳文政巧妙地將猴年猴字,從第一個字逐次完成7幅對聯,如首聯「羊騎祥龍追年去,猴戲瑞獅賀歲來」;另俏皮的「除夕夜送走羊妞,新年初立刻猴急」,讓人看了莞爾。

邱國杰說,商圈協會與三弦詩社定10日大年初三早上9點,在檜意森活村KANO故事館前,合辦「靈猴送錢」創意春聯義賣,所得捐贈嘉市腦麻協會,賀歲兼做公益,他特別介紹故事館新引進的國內唯一在屋簷上行走的模型小火車,還可到對面的北門驛車站搭阿里山小火車,新春新玩法。

嘉市長涂醒哲父親病逝 享壽91歲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2-06 13:26 聯合報 記者魯永明、呂慧瑜/嘉義報導


image
嘉義市長涂醒哲91歲父親涂炳榕,昨晚病逝,他生前是桌球好手。 本報資料照片/魯永明攝影
分享嘉義市長涂醒哲的91歲父親涂炳榕,昨晚因缺血性休克大腸壞死病逝,遺體從嘉基醫院運回老家康樂街,明天就是除夕團圓日,涂父雖高壽善終,但在過年前撒手人寰,讓涂市長與家人哀痛逾恆。
市長辦公室主任張元厚昨晚證實涂父過世,涂醒哲忙著處理父親後事;他說,涂父前晚病危,涂市長與家人隨侍在側,市長父親年事已高,醫院進進出出,雖用最好醫療,仍難敵病魔,市長從前晚到昨天取消所有行程,守護父親。

涂市長日前貼臉書說,總統立委選舉開票日,他在蔡英文競選總部接到老父親送醫急救通知,心情複雜,幸父親病情穩定,讓他鬆口氣。

身為長子的涂市長,對父母很孝順,前年返鄉選舉與父母及家人住康樂街老家,選前老母親過世,當選就職後與妻子搬到市長公館,父親是老師退休,父子情深,常一起參加活動,老父親以他為榮為傲。

涂炳榕父親早期留日,不希望孩子離鄉背井,因此涂炳榕留在故鄉朴子市當數學老師,他曾開玩笑說:「我是醫師孩子,也是醫師爸爸。」他給兒子名言「數學就是遊戲」,讓孩子不怕數學。

機慢車道改徒步區 嘉市議員批急就章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2-06 13:26 聯合報 記者魯永明/嘉義報導


嘉義市政府封閉檜意森活村旁忠孝路機慢車道改成徒步區,日前上路,引起部分機慢車騎士不滿,議員郭文居與當地林森里長王廣禮昨天上班時段查看,發現許多騎士逆向或直闖馬路搶道,險象環生,痛斥市府倉促上路,剝奪機慢車路權,「究竟遊客重要? 還是市民安全重要?」

市府交通觀光處交通工程科長盧本能說,機車騎士還未習慣新措施,會加強宣導,上班時間已派人站路口舉牌引導,改徒步區是為連接檜意森活村與交趾陶藝術大道,規劃藝術文化廣場做準備,分時段開放反會讓用路人不習慣,改徒步區經周詳評估,未剝奪機慢車路權,只是引導到快車道的外側車道。

王廣禮說,用路人不只他們里民,事關全市機慢車用路權,市府不採納分時段開放建議,造成交通亂象;有騎士不滿說,市府對文化路改徒步區用問卷及網路ivoting,但對忠孝路改徒步區,卻未比照辦理,雙重標準。

郭文居說,忠孝路與林森西路口,每天湧現往返工業區、學校車潮,機車族路口與右轉車輛擠成一團,路線規劃混亂,要求上下班時間恢復機慢車通行。

春節返鄉 雲縣長高鐵送福袋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2-06 13:25 聯合報 記者姜宜菁/虎尾報導


image
高鐵雲林站去年底通車,縣長李進勇(左)昨天特別到高鐵站贈送福袋。 記者姜宜菁/攝影
分享高鐵雲林站去年底通車,首度迎接新年返鄉遊子,縣長李進勇昨天到高鐵站發送福袋,向旅外鄉親們賀年;另為方便接駁海線鄉鎮民眾回家團聚,春節期間,縣府另花200萬元,額外加開5條接駁車路線。
高鐵公司表示,昨天南下雲林車次都客滿,光是早上9點30抵達雲林的車次就有300多人下車。縣府預估昨天下午到今天將是返鄉旅客高峰期。根據高鐵公司統計,昨天到下午5點止共有3千人搭車返鄉。

居住苗栗的返鄉遊子,往年都是搭乘客運回家過年,因有了高鐵苗栗新站,許多人昨天都選擇搭高鐵,除了快速,也免於塞車的苦惱。

李進勇分別向高鐵站員工、商家、快捷公車司機等拜年,並發送福袋給搭車返鄉民眾,縣府也出動吉猴及勇伯娃娃人偶,陪同歡迎鄉親回雲林過好年。

原本雲林客運及台西客運只有往斗六、麥寮等地接駁車,縣府為方便往海區鄉親,即日起到14日,耗資200萬額外加開接駁車,讓回元長、北港、口湖、台西及四湖等地民眾,都可快速回家圍爐團圓。

走訪雲林「偶的家」 趣看戲偶人生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2-06 13:26 聯合報 記者李京昇


image

「偶的家」是全台唯一的布袋戲偶文化園區,展場中陳列野台戲中常見的金光布袋戲偶。 記者李京昇/攝影
分享雲林縣是布袋戲重鎮,黃俊雄製作的雲州大儒俠劇集,演活史艷文、藏鏡人與哈唄兩齒等角色,布袋戲偶造型也是整齣戲的靈魂,幕後戲偶製作名師徐炎卿更是功不可沒,他的後代傳人繼承遺志,歷經12年創建全台唯一的布袋戲偶文創園區「偶的家」。
徐炎卿12年前52歲積勞成疾英年早逝,生前最大心願是傳承技藝與設立布袋戲博物館,30多年技藝由長子徐俊文、張晴雯夫婦與次子徐建彰繼承衣缽,並在母親蔡素蘭引領下,兩兄弟與妹妹徐依裟從沒錢、沒土地,四處奔波籌措,終於在去年7月建造布袋戲博物館,完成徐炎卿遺願,將木偶雕刻傳統工藝流傳下去。

徐俊文保留傳統守護老店、徐建章創新製作布袋戲偶、徐依裟行銷經營園區,3兄弟姊妹各司其職。他們認為很多人都看過布袋戲,卻不曉得戲偶的由來,園區訴說著父親與家族50多年的歷史,也詳盡道出布袋戲300多年的文化與故事。

走進文化園區,有戲偶工藝展場,裡頭詳細介紹戲偶製作流程,並展示各式戲偶;文創賣場販售各類戲偶、文創商品、戲偶配件與服飾等商品;在戲偶製作工坊能看見戲偶師傅,一刀一鑿賦予木偶生命的過程;另外也設有小型戲棚,讓民眾體驗演出布袋戲樂趣。

「偶的家」不單是每個戲偶的故鄉,也是一個家庭為父親努力實踐夢想的奮鬥故事。一項技藝的傳承,不僅要師傅的功夫與堅持,更需各界的支持與重視,歡迎一同到斗南鎮認識布袋戲文化與木偶雕刻師們的傳承歷史。

image
「偶的家」是全台唯一的布袋戲偶文化園區,展場中陳列野台戲中常見的金光布袋戲偶。 記者李京昇/攝影
分享

佳里國小修樹 挨批「醜斃了」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2-06 13:25 聯合報 記者周宗禎/佳里報導


image
佳里國小行道樹修剪程度長短不一,引發家長批評。 記者周宗禎/攝影
分享佳里國小家長昨天投訴本報表示,學校四周行道樹最近枝幹被鋸,且每株斷枝長短不一,質疑「作法粗魯,傷害樹木與市容」。校長康瑞中表示,美觀與否見仁見智,並未傷害到樹木。
林姓、陳姓家長質疑佳里國小「莫名其妙亂砍樹」,有些枝幹被切掉一半,有的只被削去尖端,缺乏整體規畫。「東砍一棵、西砍一棵毫無章法」,感覺像在應付、隨便交差,醜斃了。

康瑞中則澄清,整理校園四周人行道樹木絕非草率行事,他說,整修不久的樹,少了枝葉有人覺得醜,但不少家長肯定校方防止枝幹傷人的用心。

哈日3姊弟 打造懷舊居酒風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2-06 13:25 聯合報 記者鄭維真


image
店內走日式風,還繪製汽油桶當餐桌。 記者鄭維真/攝影
分享來到赤崁樓,不妨放下一天倦意,繞進一旁巷弄的深夜食堂。「宇樂居食屋」外觀充滿日本味,裡頭是日本懷舊風格的用餐環境,所有擺飾都是每月從日本帶回來的。
謝榆心3姊弟6年前開設「宇樂居食屋」,上月才將內部重新裝潢。因喜愛日本文化,弟弟甚至還到日本向師傅學習日式料理,包括炸物、燒烤、生食、冷盤等;再融合自己的創意,形成一道道美味可口的菜餚。

姊弟堅持以新鮮、天然的料理呈現給顧客,每天凌晨1點上魚市,適量購買不囤貨,因此,像生魚片等料理每日僅提供20份左右。

為了留住日本味,店家會定期從日本帶回調味料,即使顧客反映日式料理偏鹹,店家仍堅持原味。

來這裡,必點的餐點是炭燒自製黑魷魚,由店家烘乾後,再用特製沾醬烤過,口感軟嫩偏鹹,適合拿來配酒;番茄起士松阪豬,則先烤過之後再涼拌,酸酸鹹鹹。此外,還販售芥末、醬油、辣椒等口味汽水,吸引不少愛嘗鮮的老饕上門。

宇樂居食屋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赤崁街45巷3號

營業時間:下午5點半至凌晨0點,周二店休

電話:06-2294412

嘉義湖子內違建戶 抗議市府強占民產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2-06 13:25 聯合報 記者魯永明/嘉義報導


image
嘉義市湖子內區段徵收20多戶違建戶聚集市府大門前,舉白布條抗議市府辦理拆遷補償不公。 記者魯永明/攝影
分享嘉義市湖子內區段徵收20多戶違建戶,昨天上午聚集市政府大門前,舉白布條抗議市府辦理拆遷補償作業不公,批市府「鴨霸」強占民產,爭取合理補償費,大批員警警戒,過程平和,市府政風處副處長盛炳淞出面,答應轉報市長處理,陳情民眾才離去。
湖子內區段徵收進入配地作業,但違建戶抗爭未停止,繼去年到市府向巡察監委陳情,昨天再聚集市府抗議,黃姓違建戶說,原依據「拆遷補償救濟自治條例」,認定71年7月1日以後的地上物不補償或救濟,但部分違建戶領補償費,隔3年,被市府提告追討溢領補償費,還要領取者檢舉其他未領者,挑撥離間。

羅姓住戶說,他們的家具工廠補償費63萬元,市府騙他父親先領錢再分配地,結果未兌現,他向監委陳情,監委發文要求市府處理,市府承辦人員積壓公文未處理;多名違建戶說,市長涂醒哲在議會指稱,會就補償費問題再研議,但「研議」變「延議」, 市府強徵人民財產,無合理拆遷補償費。

盛炳淞說,市長尋求法令解套,但卡在內政部與法務部對補償法令見解不同;市府工務處技正楊松樺指出,區段徵收依92年發布「興辦公共工程用地建築改良物拆遷補償救濟自治條例」辦理,71年7月1日以後違建不補償救濟,98年辦區段徵收,早期地主多以水電等繳費證明做憑證發救濟金,經航照圖判讀查出誤發溢領依法追回,他否認要求違建戶相互檢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