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王健壯/這是公民社會的大勝利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1-17 05:42 聯合報 王健壯


選舉結果比預期更不可思議:國民黨遭逢雪崩式潰敗,蔡英文大勝朱立倫三百多萬票,民進黨變成席次過半的國會最大黨,時代力量異軍突起成為第三大黨;台灣政治從此翻開新的一頁。

自一九九六年總統首度民選開始,整整廿年內,台灣已辦過六次總統直選,經歷過三次政黨輪替,但這次大選不同於以往選舉的歷史性意義卻是:這是民進黨建黨三十年來首次完全執政,國民黨則是遷台六十七年來首次變成「完全的在野黨」。

國民黨之所以慘敗,是敗在他以一個「過去式的舊政黨」,去挑戰一個「現在進行式的新政治」。台灣舊政治的特色,是上層的政治社會主導下層的公民社會;但這幾年,公民社會與政治社會的主從關係卻徹底翻轉,屬於政治社會的政府、政黨、議會與選舉,早已喪失了向下滲透公民社會的主導性功能,反而是公民社會凌駕了政治社會,主導甚至壟斷了政治社會的議程。

台灣公民社會自一九七○年代崛起後,就一直扮演民主轉型的推手角色,因為公民社會的茁壯有如「昨夜江邊春水生」,例如八○年代無日無之的街頭運動,九○年代解嚴後初期的憲政改革運動,一波接踵一波;也由於公民社會的洶湧漲潮,最後才有了「艨艟巨艦一毛輕」的民主轉型結果;「沒有公民社會,就沒有民主」,這是對公民社會翻轉威權舊政治最公允的歷史評價。

但翻轉威權舊政治的公民社會,或者說,帶動民主轉型的那個公民社會,跟這幾年才崛起而以網路公民社會為主體的公民社會相比,在民主轉型時期的公民社會,已屬於舊的公民社會,而在民主鞏固時期的公民社會,則是新的公民社會。新的公民社會所發起的公民運動,與舊的公民社會的公民運動,在本質上當然也有很大不同,不但主體性更高,與政治社會的結盟關係也更弱;反核四、反大埔、反課綱、公民一九八五聯盟,以及太陽花學運等,都屬於新公民社會的新社會運動。

這個新的公民社會,讓國民黨在二○一四年九合一選舉時大敗,讓政治素人柯文哲橫空崛起,也讓馬政府的施政長年陷於動彈不得的癱瘓狀態。而民進黨因為向新的公民社會靠攏而獲利,國民黨卻因抗拒甚至遠離新的公民社會而被唾棄;這次選舉結果,就是國民黨渾然不知新的公民社會已經形成,以及新的公民社會已經催生出新的政治,所付出的慘痛代價。

然而,新的公民社會雖然催生了新政治,但新的公民社會因為主體性很強,民進黨即使在選舉時可以獲利,執政後卻未必。而且,研究公民社會的學者也早已證實,並非所有公民社會都有助於民主的提升,公民社會所發起的公民運動,也經常與民主價值互不相容。在第一次政黨輪替後,民進黨就曾與公民社會漸行漸遠,甚至對立,蔡英文執政後,不但不應重蹈陳水扁時期的錯誤,更該從馬英九身上學到教訓:政府不能與公民社會為敵,但政府也不能被公民社會綁架,畢竟領導台灣的是總統,並非公民社會,更不是社會運動。

五月廿日以後,剛卸任的馬英九也許會有「十年之後當思我」的感慨,才上台的蔡英文則應有「待從頭收拾舊山河」的奮發;否則,公民社會過去怎麼對待馬英九,未來也會援例對待她。(作者為世新大學客座教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dk 的頭像
    Andk

    andk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