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筆記/綠生活的省思
2015-06-20 02:13:12 聯合報 李莉珩
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了「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環保署宣稱,台灣進入「減碳時代」;歐洲經貿辦事處也立刻發布新聞稿,歡迎台灣踏出對抗氣候變遷能力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共同面對這世代最關鍵的課題。台灣的溫室氣體排放的確有了配合全球趨勢的立法,但政府、企業與人民,真的做好準備了嗎?

幾年前的暢銷書「世界是平的」,作者佛里曼將人類的能源分為兩種:一種被他稱為「來自地獄的燃料」,就是煤、石油、天然氣。另一種燃料是風力、水力、潮汐、生質能及太陽能,被他稱為「來自天堂的燃料」。不過,目前國民黨和民進黨都把「非核家園」納入政策方向,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的競選政見更鮮明強調「二○二五年達成非核家園」,方式包括:提高再生能源比率、增加火力發電效率、新建電廠以天然氣電廠優先、鼓勵節電等。如果從佛里曼的定義來看,非核家園要增加燃煤、天然氣等發電,我們雖阻絕了核能,卻依然更依賴仿若地獄的能源。

那麼,發展幾乎不會增加什麼碳排量的綠色能源,應該是最好的選擇了。但是,台灣的情況又如何呢?

經濟部能源局這兩年積極推動綠色源認購計畫,能源局高層只要碰到企業主管、媒體主管,最常談到的話題之一(除了核能之外),就是綠電認購。認購一度綠電,在一般的電費外,會再增加電費支出一點零六元;按理說,一旦減核、廢核,電費一定會大幅增加,大家都要做好電費大增的心理準備。不過,企業和民間,甚至反核團體,對於綠電的實際行動,出奇冷漠。

能源局的「綠電認購即時資訊網」上,目前認購綠電只有一千七百七十五戶,認購度數接近一千八百萬度,距離今年基礎目標七億八千四百萬度,僅是少得不能再少的零頭而已。

台灣的模範企業台積電,原本決定「要替全台灣每人認購一度綠電」,今年認購二千三百萬綠電;但在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三讀後,台積電的綠電認度擴大到一億度,遠遠超過所有民間和企業的綠電認購總量,等於幫全台人民每人認購四度多的綠電,每年增加一億餘元的電費支出。另外,僅有奇美、日月光、台北一○一大樓認購電超過一百萬度。

大陸記者柴靜在環保紀錄片「穹頂之下」裡說,空氣汙染的責任在人民嗎?那政府呢?那企業呢?

面對更熱、更擠的地球,我們除了身體力行節電外,還能做些什麼?佛里曼說,「不要只換家裡的省電燈泡」,更要慎選領導的政客、拒絕投資不肯節電的股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d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